《爭鳴》 舉辦慶祝創刊25周年研討會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本報記者馬有志舊金山報導】在慶祝《爭鳴》雜誌創刊 25 周年之際,《爭鳴》學人顧問委員會及《爭鳴》之友會在金山華埠舉行一場題為「中共十六大後兩岸情勢」的。研討會由舊金山州大教授黎成信主持﹐于浩成、孔健生、溫煇、黎成信、古華、楊力宇及薛盛華共同主講。

民主教育基金會的蔣亨蘭女士主持新聞發佈會和慶祝酒會。

研討會前﹐在慶祝《爭鳴》雜誌創刊 25 周年的儀式上﹐81歲高齡的爭鳴雜誌創辦人溫煇說﹐風風雨雨的這些年來﹐兩個上帝一直在保護著我﹐一個在冥冥中﹐另一個就是就是你們﹕爭鳴所有的讀者們。爭鳴是為專制獨裁政府而生而滅﹐大家以為十六大後爭鳴就可以關門大吉了﹐今天本來安排的就是告別會﹐可是現在看來﹐我們告不了別﹐有必要的話﹐爭鳴還要辦到十七大﹑十八大。只要獨裁政府存在一天﹐爭鳴就會存在一天。

當談到香港23條會對《爭鳴》前途有什麼影響時﹐溫輝說﹐第一﹐不怕﹔第二﹐繼續。我們的立場永遠不會變更﹐我們就要在香港﹐這是我們最大的樂趣。

美國西東大學亞洲學系教授楊力宇表示,十六大沒有政改的意圖﹐沒有軍隊國家化的暗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還是橡皮圖章﹔十六大沒有實行法制的決心﹐更沒有建立獨立媒體的可能。所以﹐在大陸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十六大後還是很悲觀的。

洛杉磯加大法學專家于浩成說,本來對於十六大有很大希望,期盼中斷了 13 年的政治改革重新起步。但是﹐十六大開幕後令人大失所望,江澤民留軍委主席,看來他是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的。

作家古華說﹐中國以前有句名言﹐“蘇聯的昨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變是絕對的。十六大有一個進步就是沒有再呼萬歲,中國人幾十年來被運動整慘了,希望和平演進,不要再搞暴力革命了。

來自溫哥華的兩岸問題專家薛盛華說,就「一國兩制」而言,不管是在台灣的藍營或綠營都沒有市場,都只有不到 10% 的支持率﹐台灣的主流民意還是希望保持現狀。大陸一直堅持以「一國兩制」來解決台灣問題,現在中國新人出來,他們是否會真正有權力﹑是否會聽台灣的主流民意呢?

資深媒體工作者孔捷生說,他對於十六大不感失望,因為本來就沒有抱什麼希望,患絕症的病人有點小變化,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十六大沒有新意,中委會年輕化平均年齡為 55 歲多一點,其實比十二大時還老。 現在﹐中國的貪污和失業率都已經超過國際安全線﹐三農問題嚴重﹐農村暴動迭出不窮﹐是讓人堪憂的﹔而今天的台灣是中國人走出來的真正民主政體的路。

當記者問到台灣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時﹐薛盛華表示﹐這是主權與制度的問題。來自舊金山的任松林說﹐其實﹐“台灣問題”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本來大陸有大陸的問題﹐台灣有台灣的問題﹐美國華人又有他們的問題。“台灣問題”是被人根據他們的需要搞出來的東西﹐台灣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是有人要讓台灣人自己內斗。等到大家相安沒事了﹐或者國內內部有什麼需要了﹐台灣問題又會被提出來被人當成猴子來耍。我同意這樣的說法﹐我們許多人只是在人家魔笛聲中起舞而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為了美國的未來 數百名民眾 舊金山集會挺川
美議員籲嚴查原產中國的熱門新聞App
舊金山藝術高中春季匯演 德藝共進展風采
紐約通過SAFE法案 防止兒童沉迷手機信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