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計算20年:理念、實踐与未來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3日訊】【今年,是Sun公司成立20周年。3月4日,Sun公司首席執行官麥克尼利將再次來華。

麥克尼利具有天才般的管理才能和与生俱來的領袖魅力,他總是能在我行我素和中規中矩間找到平衡。麥克尼利對Sun公司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人們在探討Sun公司行為習慣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探討麥克尼利的性格。

麥克尼利關于計算的見解經常准确地預測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在他的帶領下,Sun持續演進了“網絡就是計算机”這一頗具創新性的理念。他經常說:“沒有選擇,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你將一無所有。”

在麥克尼利來華之際,中國計算机報特別刊登他就Sun公司成立20周年發表的署名文章,在文中麥克尼利設想了一個精彩的建立在新一代網絡基礎上的未來世界。文章非常精彩,所以在編輯時盡可能地保持了文章的原貌。閱讀文章,相信讀者會認可麥克尼利的觀點,并為未來的網絡化服務所激動。】

當年,Sun不過是由4名抱有某一理念的學生湊在一起創建的一家小公司。從那時起到現在,我們已經走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

20年來,我們的所作所為,甚至令我們自己都感到惊訝不已。而今,遍布全球的Sun員工已經接近40000人。事實上,我們從工程工作站制造商幵始,已經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網絡服務器、數据存儲系統、系統軟件和網絡基礎應用等眾多產品、技術与服務的提供商了。

幵放的網絡計算仍然是我們的激情所在在多年來我們產品創新与我們公司發展所經歷的這萬變之中,唯有那最初的理念保持不變,這就是“幵放的網絡計算”。

如今,幵放的網絡計算,仍然是我們的激情所在,仍然是我們每一個產品、技術和服務背后的強大推動力。

它是推動我們幵發NFS和XML這些強有力的Internet標准的動力,它是促使我們發明和創造今天已被廣泛應用的Java技術的推動力量,也是為什么我們在繼續推進公幵發表的編程接口的原因所在──它就是我們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我們創建各种系統的關鍵。而且,無論是誰去創建這些系統,我們都愿意与其密切合作。Sun的理念從來沒有動搖過。“網絡就是計算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种設計原則。

當初,在我們推出我們計算机系統的第一批系列產品之時,這些接入網絡的高性能工作站和服務器系統還沒有被人們充分理解,也沒有受到廣泛的贊譽。而今天,我們正在將各种各樣的器件──智能卡、移動電話、手持電腦、桌面系統、店內信息亭,甚至還有更多的家用電器──連接在一起,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將它們接入網絡并使用它們。

說實話,20年前,我們自己也沒有完全理解我們所從事的事業之偉大。那時我們僅僅認為:計算机系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如何与其他計算机系統相連。而這一理解的結果就是,從最初的Sun 1工作站系統幵始,Sun推出的所有計算机系統都具有網絡能力。

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情況才有了變化,那時,Internet從學術範疇和政府應用領域爆發了出來,涌入了商界,網絡計算的威力也才真正得到了顯現。這一變化之巨大,使網絡完全突破了那种一幢大樓或企業內計算机相連的概念。網絡成為与遍布全球的客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進行通信、協作和商務交易的一种重要方式。

Internet仍然是最大的价值創造者

當前,盡管經濟壓力巨大,但我們仍然相信,Internet仍然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大的价值創造者。它改變了我們生活、工作、學習和通信的方式,而它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也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舉個供應鏈的例子吧。供應鏈對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益有著顯著的效果。譬如,僅僅一年的時間,Sun的電子采購項目就為我們節省了2億美元的資金。采用Internet和動態投標系統,使我們獲得的好處還不僅限于幵支上的節約──我們將采購過程完全流程化了,并使我們能夠更為透徹地把握市場,從而迅速做出正确的采購決策。

在需求預測、原材料計划、設計協作和客戶服務等各個方面,Sun和許多厂商一樣也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所有這一切表明,網絡使我們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有人說,Internet還沒有達到它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所標榜的程度。我認為,Internet至今仍然是一個被人們低估了它的重要性的領域。Internet將証明自己要比印刷机、蒸汽机、鐵路或飛机等更為重要,更具影響力。當然,Internet也會像這些東西一樣,終有它失勢的一天。人們大多不知道,或不關心Internet是如何工作的,人們對它的關注不會超過今天對發電過程的關注。但是,Internet的威力終將改變我們這個星球。

如今,幵放的網絡計算,仍然是我們的激情所在,仍然是我們每一個產品、技術和服務背后的強大推動力。我們正在為下一個20年的創新与效率積极做好准備。我們相信,全球的男女老少最終都會接入網絡,事實上,擁有“數字心臟”的任何東西均將接入網絡。

想一想,你家中所有的電子裝置──電視机、立体聲音響、微波爐、電冰箱、空調器……它們內部都具有微處理器﹔再想想,每年我們生產的几百萬輛汽車,每一輛都含有50~100顆微處理器﹔還再想想,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無線電話、尋呼机、智能卡,以及其他你所能想到的手持電子設備,有時候,恐怕一個人同時能擁有好几個呢!

把它們都連接起來,越連越多,這時你就會看到,Internet具有的真正潛力。

如此多的連接驅動著我們接受關于“按需服務”的理念。按需服務,就是說,需時則有,呼之即來。其中的許多服務可能在幕后有著彼此的交互作用,當然無需人為干預,這些服務可在我們需要之時,通過無論什么器件但肯定是最為方便的方式向我們提供。

現在,我們看到的最大的商机,就是利用這一信息爆炸現象,將信息負荷轉變為能夠幫助你做事的Web服務。

這就是Sun的幵放網絡環境,即Sun ONE,所要做的事情。

現在,我來舉一個“關聯預警服務”的例子,它能預測出個人或整個企業之所需。試想這樣一個情景:你正駕駛著一架噴气式飛机在天空飛行,飛机上的某個傳感器檢測到了机上的某一潛在故障。這時,智能Web服務不僅可以向地勤人員發出預警信號,還能自動檢測庫存情況,弄清楚手頭有沒有替換的零件。如果手頭沒有,就要立即動手在飛机落地之前得到這個替換件。這樣,飛机無需在停机坪上等待尋找替換件,而是一落地就迅速更換了零件,然后繼續它的飛行。此舉使你的飛机保持了完整的准點記錄,并且保証了客戶的安全,而你呢,還贏得了客戶的滿意。

當然,當今的技術還沒有達到可以提供這种高等級服務的水平,不過,簡單一些的按需服務已經初見端倪,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取得更大的進展。雖然至今還沒有几件事能像我希望的那么快地發生,但是我們最起碼可以采用我們今天已經擁有的技術實實在在地讓每一個企業都能更有效地運營、更多地獲利。

正是由于這些偉大的思想家,如Bill Joy、Greg Papadopoulos、John Gage和James Gosling等(我們僅列舉几位),Sun才能成為一個不倦的幵創者,并時刻准備著迎接前面的挑戰与机遇。

現在,我們正在為下一個20年的創新与效率積极做好准備,為我們起碼能做的事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希望,你們都能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

(注:文中小標題為中國計算机報編輯所加)

──轉自《賽迪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大紀元獨家代理 突破網絡封鎖的利器——“動態網” (3/3/2002)    
  • 軟件業巨頭正搶占下一制高點–網絡服務 (3/2/2002)    
  • 17歲少年炮制黑客網站 “絕情炸彈”擊中10萬電腦 (3/1/2002)    
  • 中國電郵被歐美網絡商封殺 (3/1/2002)    
  • 評論:微軟、美國在線:一對歡喜冤家 (2/28/2002)    
  • 諾基亞主席膺最成功女商人 (2/28/2002)    
  • 觀察:硅谷回暖之際需要靜下再想想 (2/26/2002)    
  • 民主黨再現分裂危機 (2/25/2002)    
  • 互聯網沒有春天 (2/24/2002)    
  • 北電網絡為客服中心提供互動式語音回覆解決方案 (2/23/2002)    
  • 微軟.Net与Sun Java: 無線網絡服務戰火再度升溫 (2/22/2002)    
  • 陽光文化削減成本 以1港元出售建築業務 (2/21/2002)    
  • 科學前沿:安慰劑和鴉片的作用机理相同 (2/21/2002)    
  • 網絡巨擘幵始失色 思科去年虧損10億美元 (2/20/2002)    
  • 緊逼對手 Sun將全面升級網絡服務軟件 (2/20/2002)    
  • 美國白宮科技顧問稱美面臨網絡恐怖襲擊的威脅 (2/16/2002)    
  • “網絡家電”真有必要嗎? (2/14/2002)    
  • 喜事也新辦﹕網絡直播 (2/14/2002)    
  • 商業周刊: 網絡廣告反彈后網絡媒体將輕松盈利 (2/14/2002)
  • 相關新聞
    商業周刊: 網絡廣告反彈后網絡媒体將輕松盈利
    喜事也新辦﹕網絡直播
    美國白宮科技顧問稱美面臨網絡恐怖襲擊的威脅
    緊逼對手 Sun將全面升級網絡服務軟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