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思朋斯稱互聯網年底將复蘇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日訊】昨日,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克爾.思朋斯登上南海知識經濟論壇。在千百雙渴求知識的目光中,這位經濟學大師沒有高談闊論他的非對稱信息理論,而是以“未來十年的互聯網和全球經濟”為主題,向聽眾描摹了互聯網主導下的未來信息社會圖景(如圖)。

  互聯網帶來惊人變化

  南方日報6月1日報道,思朋斯教授從學術的角度,闡述了技術進步帶給人類社會的變化。他說,世界可以被視為由兩個層次組成,即原子層(物理世界)和二進制數字層(信息世界)。這兩個層次曾經是相連的,但電報的出現將它們分离幵來了,隨后,電話、無線電、傳真、衛星等陸續出現,信息轉換瞬間完成,時間与空間在信息層次里被极度濃縮。

  技術的發展歷程証實,大部分信息是可以數字化的,而且可以即時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所用。按此趨勢發展,在獲取信息和接受教育方面,不同地域間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將會消失。

  真正使這一切發生革命性影響的,是互聯網的出現。“直到不久以前,我們所擁有的電腦還衹有對本地存儲的數据庫存進行操作的能力。”思朋斯說,“互聯網的誕生,使獨立的各個數据庫存連接了起來,使實時的數据資源共享成為可能。”

  思朋斯說,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樣的連接帶來了惊人的效果:交易的成本大大降低,甚至逐漸趨于零﹔交易過程實現自動化,從而杜絕了錯誤和信息處理滯后的現象﹔市場過去是按地域划分的,信息流的快速傳遞打破了市場的地域疆界,可以在更大的地理界限內有效地協調經濟活動。“近几年全球生產率的增長,与網絡的應用密切相關。”他預言,數字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和服務將更多地通過網絡來提供,如音像制品、金融服務、新聞、娛樂、商務服務、書籍和文學以及博物館的進入等等。

  中國網民增長是爆炸性的

  “以歷史的標准來衡量,這一切發生得十分快。”思朋斯感嘆說,普及進入30%的美國家庭,電話用了38年,電視用了17年,電腦用了13年,而互聯網衹用了7年。

  現在,從地區分布來看,北美和西歐的互聯網用戶占了世界上的絕大部分,為68.3%。思朋斯說,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非常之快,尤其是亞太地區,已占20.6%。他惊訝于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中國互聯網用戶的增長簡直是爆炸性的”。

  互聯網年底走出“冬天”

  在一派樂觀之中,思朋斯對于互聯網經濟發展目前所遭遇的困難也并非視而不見。不過,在他眼里,這不是互聯網的錯,而是經濟模式的錯。而且,對于那些熟知科技產業資本運作的人是如何取得對其他投資者的优勢的,思朋斯心知肚明。在解釋科技股的“泡沫”時,他的非對稱信息理論派上了用場。

  “嚴重的价值超估導致了惡果。”思朋斯這樣評价互聯網出現的“泡沫經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使這個經濟气球破滅,不動產經濟的資本投入腳步放緩了。目前,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衹有最高峰時的1/3,互聯網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

  思朋斯一一展示了芯片制造商英特爾、服務器制造商SUN、門戶網站雅虎、電子商務網站eBay的發展曲線圖,意味深長地說:“它們的發展都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問題,但它們創造的价值并未被抹去,而且總体上是上升的,所以仍然堪稱贏家。”

  而且,思朋斯認為,這樣的挫折是暫時的。“我們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气候等待經濟的复蘇”。他大膽預計,“互聯網經濟已經到達了最低谷,今年年底前會有大的轉机。當然,我衹能說如果順利的話是這樣,因為我們誰也操控不了市場的發展。”

  收不收費是個難題

  思朋斯以門戶網站為例解剖了互聯網經濟在發展模式上的一些問題。他說:“這里存在一個收益/業務模式的重大問題────服務是否將繼續保持‘免費’?”他認為“這一點尚不明朗”。

  但是,思朋斯比較了AOL(美國在線)和雅虎的不同模式,認為前者的模式要更好一些。雅虎為用戶提供免費服務,完全通過在線廣告獲取收益,因而遭受的困難比AOL要大得多。“如果網站內容和服務無法收費,則需要与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捆綁。”思朋斯說,寬帶的發展是必然的趨勢,這种內容提供商与接入服務提供商的結合將更具优勢。

  加緊縮小數字鴻溝

  “快速的變化正在使發達經濟与欠發達經濟之間產生分裂。”思朋斯說,互聯網的發展對全球經濟都是一個挑戰。他承認,在網絡時代,信息的不對稱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而且這對于處于信息劣勢地位的一方顯然是不利和不公平的。“很多國家都在建設信息基礎設施,當這些地區的建設跟上來以后,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會下降,人們之間的數字鴻溝也會逐漸縮小。”

  但是,網絡在今天已如同公路、橋梁、鐵路、航線一樣成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網絡覆蓋面、帶寬和網速等都成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面。欠發達地區如果認為自己就可以慢一些搞信息化,將在競爭中處于更加被動的地位。在思朋斯看來,這一點的确是絕對不能懈怠的。 

  小資料

  麥克爾.思朋斯1948年生于美國新澤西州,1972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頭銜,現兼任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的教授。

  他与美國教授喬治.阿克爾洛夫、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一起,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幵始,致力于“不對稱信息市場”理論的研究,分析不同數量的信息代理是怎樣對各种不同類型的市場產生影響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他們的貢獻在于揭示了當代信息經濟的核心,授予他們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其中,麥克爾﹒思朋斯的研究主要論証了這樣一种市場現象: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向信息貧乏的一方傳遞可靠信息而在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利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年輕恆星周圍有大量碳分子
最安全的10款2024年款SUV 日韓系占6
可捕捉塑膠微粒和細菌的微型機器人面世
科學家在太平洋深海發現奇特的未知物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