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對建立“蝗蟲快速撲滅機制”的一點議論

鄭義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8日訊】目前,中國大陸有14個省市都傳來蝗災的消息。用香港《壹周刊》的話來說,叫做“整個神州大地,除了一半面臨水淹之險外,另一半,已被蟲淹。”在重災區白洋澱和天津市郊一帶平原,雖然有飛機日夜噴灑殺蟲劑,但蝗蟲大軍仍以不可遏止之勢,向北京城浩浩蕩蕩挺進。

面對近年來蝗災加劇的趨勢,中央政府並非無所作爲。在各有關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下,已經初步建立了“蝗蟲快速撲滅機制”。其目標是確保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不過,專家對此卻不表樂觀,因爲今年蝗災與去年相較,不僅面積大、密度高、出土時間早,而且來勢兇猛。稍有生態平衡知識的人都明白,這叫治標不治本,不過是一種應急措施。

但是,河北省卻傳出一條好消息:中國青蛙肉出口的第一大省河北省,在連續遭受幾次蝗災襲擊之後,宣佈禁止青蛙出口。這條禁令是把關鍵問題卡住了:蝗災在本質上是一個生態平衡問題,而不是一種僅僅用“快速反應部隊”就可以對付的突發性災難。據河北省政府統計,河北現在每年光是出口的青蛙腿就超過2 000噸。如果保護好青蛙、蛇類和鳥類,蝗災一般難以發生。因爲在蝗蟲大量聚集之前,就被這些天敵吃得所剩無幾,難以成災了。

於是我們會産生一個問題:政府方面是不是有些弱智?爲什么就是保護不好野生動物,而要花錢費力地去建立什么“快速撲滅機制”?衆所周知,中國不僅已經有了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而且還建立了一整套保護野生動物的政策、法規。法律界人士說,現在的問題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恐怕腐敗就在其中發生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國,出售野生動物甚至國家保護動物的市場屢禁不止;違法經營各種野味的餐館飯店如雨後春筍生機勃勃。無論怎樣“加大打擊力度”,懲罰之劍都落不到那些犯罪分子頭上。因爲他們大多與權力有勾結,有權錢交易,有互相利用。於是,問題又轉到了對權勢者、執法者的監督。現行制度實行的是“自我監督機制”,大意是左手監督右手。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笑話。

爲了把問題搞明白,我們可以推演一番,在所謂民主制度下,人們將如何恢復生態的平衡?

試以今年的實際情況爲例:假如天津、山東、河北、山西等十四個省市遭受了嚴重蝗災,當政者一般要召集聽證會,確認蝗災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治方略等等。然後將出臺一系列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經營野生動物者天然的傾向是違法經營,這就會受到獨立司法、獨立媒體、和獨立民間環保團體的監督。賄賂在這種全方位的監督機制中很難發生作用,簡而言之:你不可能賄賂所有的人。在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社會中,你只要賄賂那個唯一的、高度集中的權力,全社會就可能被你通過權力而“搞掂”、“擺平”。換言之,從目前中國的政治法律制度來看,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多半只能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了。

但建立“快速滅蝗機制”這種事兒,我們這種體制的本事卻是綽綽有餘的。目前,北京周圍已經建立了九個蝗蟲觀測點,緊急調集了飛機、藥品以及上萬台機械噴霧器,十多萬人滅蝗隊伍也嚴陣以待,可謂雷厲風行、一路綠燈。河南省也宣佈已撥出專款二百萬元人民幣,將在11個縣(區)實施飛機滅蝗。而專家表示,這些已經開始投入的人力物力“有如杯水車薪”,這就等於說,也許還要有更多的錢緊急投入。

花錢好哇!花錢是皆大歡喜呀!老百姓的錢,不花白不花!不花錢,不花大錢,油水從那裏撈呢?

2002年6月25日

--原載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人吃蝗蟲以解決蝗災
蝗蟲侵襲內蒙草原 羊群沒草吃起蝗蟲
蝗蟲吞噬廣東三水百畝竹林
「蝗蟲大軍」吞噬廣東三水百畝竹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