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連降5月 中國凸現經濟危机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14日訊】商報記者徐霆14日報道,截止到7月份,中國內地居民消費价格總水平已連續5個月呈現下降趨勢,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情況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盡管內地官方始終不承認通貨緊縮的態勢已經形成,但是需求不振所帶來的一系列經濟難題,已是積重難返。一些北京經濟界人士指出,內需不足、經濟結构性矛盾以及經濟增速的放緩,已嚴重影響宏觀經濟的健康運行。更有學者提出,通貨緊縮危机已經凸現。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的月度形勢報告指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价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下降0.9%。其中,城市下降1%,農村下降0.7%。分類別看,消費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下降1.7%,服務項目价格上漲1.5%;食品价格下降0.9%,非食品价格下降1%。

這是從今年3月份以來,國家統計局第五次發出物价下降的預報。而1至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价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日前分析提出,目前的物价下降,并不是通貨緊縮的問題。低物价從根本上說,反映了目前的供求關系比較寬松。他指出,今年以來市場的低物价,主要是由於內地加入世貿組織后,降低關稅、來自海外產品的低价格影響正逐步顯現。

物价跌反映深層經濟問題

然而,這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的話,并不能真正消除人們的疑慮。內地諸多經濟學家紛紛發表文章指出,當前物价下降實際上是內地深層經濟問題的反映。

國家發展計划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提出,當前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最終消費的內需不足,其根源在於國民收入分配結构嚴重失衡。他說,政府的社會保障成本高效用低,迫使家庭保障占用資金過多,嚴重抑制即期消費;不參与創造GDP的要素分配過多,參与創造GDP的要素分配不足,中等收入階層隊伍擴大過緩。這樣一种分配机制不變,增加再多的貨幣供應量也無濟於事,不過是使空轉、呆滯的資本資金更多而已。

他說,積極財政政策刺激的投資和出口增加,實際上不過是經濟運行的外生變量,無論拉動的力度大小都改變不了經濟運行的基本面。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是分配失衡引起的內需不足,和貨幣供應量沒有必然聯系。

十方面導致物价明顯下降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的理論則認為,從總體上看,目前市場物价仍在低位向下運行,通貨緊縮有所加劇。導致物价出現明顯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十個方面:

一、市場消費需求增長速度減慢,影響了物价的回升;

二、下崗失業增加,居民消費信心減弱,導致物价下降;

三、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加大了物价下降的壓力;

四、農產品供大於求,農產品价格下降的壓力較大,將影響物价的下降;

五、工業經濟效益逐季下滑,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影響物价的回升;

六、股票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不利於物价的回升;

七、進口關稅下降,對物价運行有明顯的向下壓力;

八、國際市場价格低迷,影響國內物价的下降;

九、受假日消費效應減弱因素的影響,居民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消費需求增長下降,導致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影響到物价的下降;

十、生產資料价格持續下降,影響物价總水平進一步回落。

胡鞍鋼:通縮已持續5年

著名經濟學者胡鞍鋼日前提出的觀點要強烈的多。他指出,持續5年的通貨緊縮已經給內地宏觀經濟運行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胡鞍鋼認為,內地目前的情況屬於“危害型通貨緊縮”,不僅价格總水平下降,GDP增長率也呈下降趨勢,“產出缺口”有所擴大。除少數服務价格外,各類商品市場供大於求,實際產出低於生產能力,這也迫使厂商大幅度減少庫存。

他表示,根据英國《經濟學家》(1999年3月)的定義,如果以通貨膨脹率(即价格指數上漲率)低於1%作為判斷出現通貨緊縮的標准,那么,按商品零售指數上漲率來看,1997年內地已經進入通貨緊縮;按居民消費指數上漲率看,1998年內地進入通貨緊縮。到2002年4月,這兩個价格指數上漲率分別為-2.1%和-0.3%。這表明,中國仍處於通貨緊縮之中,或者說通貨緊縮卷土重來。

他認為,加入WTO之后,進口和投資加劇內地市場供過於求,以及內地通過出口方式加劇國際生產過剩的趨勢會更加明顯。從中長期看,供給大於需求將是內地市場(除少數壟斷性服務業市場外)的基本格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危机与反危机
土耳其同IMF討論國內經濟危机
日本經濟危机也許行將波及全球
日本經濟一掘不振 無家可歸者增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