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淺析十年來美國主要經濟論點

人氣 406

【大紀元2020年01月03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ark Hendrickson/原泉編譯)本月初,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詢問了10位學者,「過去十年,經濟學界的重大報導是什麼?」

布魯金斯學院立場偏左:在經濟學上,這意味著與自由市場相比﹐他們更喜歡大政府的干預。我將對這10位學者中的大多數觀點做出回應,以期提供不同且有說明性的看法。

1.「低利率使美聯儲陷入困境」。的確如此,但必須明確,是美聯儲自己把自己描繪成如此。我五年前寫過類似觀點。美聯儲將很難讓利率升至「正常」水平,並不是因為像布魯金斯學者所言的「自然利率」的下降,而是因為聯邦債務過於龐大,無法以歷史利率來調控金融。美聯儲需要「降息以應對下一次衰退」的觀點純屬凱恩斯教義。在1921年大蕭條期間,美聯儲讓利率上升,經濟得以迅速調整並反彈。

2. 「劫窮濟富」。這純粹是充滿階級鬥爭意味的胡說八道。整個收入不平等問題是對經濟現實的嚴重歪曲。是的,少數超級富翁擁有的財富佔國家財富的比例增加。然而,他們並不是從窮人手中奪走財富,而是通過大量的正和交易為更多人創造更多價值而獲得財富。

正如奧地利著名政治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曾經寫道的那樣:「資本家的成就通常不在於為貴婦們提供更多的絲襪,而在於讓工廠工作的女孩們也能買得起。」

當今的億萬富翁企業家們將各種商品帶到大眾手中。頂級富豪變得更富有的事實表明﹕越來越多的財富製造者向更多的民眾提供更多的商品:簡而言之,我們大家都變得更加富有。

3.「自由市場對某些人來說代價高昂」。再次出現財富不平等的論點(請參見第2點):根據這位學者的說法,「我們」這個集體(當然意味著政府)未能「進行必要的公共投資」以 「減少國債」。抱歉,如果想減少國債,需要削減而不是擴大政府支出(又稱「公共投資」)。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我們應該減少政府債務,但是華盛頓的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多年來一直沒有這樣做。

4.「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長異常低」(此問題在布魯金斯清單上排第5)。「僅從經濟的17.3%增長到17.7%。」就算是25%﹑50%又如何?儘管兩位布魯金斯的學者寫道:「醫療保健支出增長放緩的原因尚不清楚,」他們還寫道:「美國人為醫療保健服務支付的價格高於他們所需要的。」對了!這並不像前沿經濟學描述的那樣﹐即高價格往往會導致減少消費。

5.「向富人征稅已成焦點」。我可以說「遺憾」嗎?同樣,請參見問題2。很難想像有什麼政策提議比富人稅更令珍視個人權利的美國人反感了。正如作者所說,「這樣激進的提議,10年前根本不會認真討論的」。此話百分百正確,這也表明了左翼極端主義如何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演變成這般地步。

6.「關於預期壽命的令人沮喪的消息」。這是布魯金斯榜單上兩個非常重要﹑令人擔憂和一語中的的條目之一。「美國勞動適齡人口中﹐因藥物過量﹑酗酒和自殺導致預期壽命減少了近五年。這是全國性的悲劇﹐也是全國的緊急狀態。

如果「缺乏機會」是造成這一嚴峻趨勢的原因,那麼答案肯定不是讓經濟陷入停滯,這正是左翼提出的各種社會主義議程所要做的。我們要減輕經濟負重﹐而不是由政府的長臂來增加經濟負重。

在培養孩子具有應變能力﹑良好性格和適應能力方面﹐我們需要做得更好,以應對日新月異的變化。這需要通過精神復興而非經濟改革來實現。 (推薦查爾斯‧默裡(Charles Murray)2012年出版的著作《 Coming Apart》)

7.「全部就學和沒有工作成為美國青少年的常態」。學者表示樂觀,認為更多的孩子在學校待更久將增加人力資本,並在未來幾十年獲得可觀的回報。也許是吧。但是,有些人留校是因為不明智的學生貸款﹐學貸使他們陷入生活困境﹐其他人則是在學校裡被灌輸成為左派的普通年輕人。總體而言,美國學校取得的成果很可疑。

8.「人口統計成為美國經濟活動的阻力」(此問題在清單上排第10)。這是清單上另一項令人吃驚的條目。人口趨勢(美國目前情況是老年人口數量激增,而出生率下降)將對經濟有深遠的影響。我們嬰兒潮一代聽過狂熱的環保主義者的預測,即人口過多將毀滅我們的星球,但這些預測都落空了。現在,我們開始意識到人口停止增長或更糟的人口驟降所帶來的真正挑戰。

感謝布魯金斯學會提出這些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清單中的第6和第8個問題需要最優先考慮。由於當今學者中普遍存在的意識形態偏見,其他大多數問題不是什麼真正問題,或是被誤解了。

作者簡介:

作者馬克·亨德里克森(Mark Hendrickson)是名經濟學家,他最近從格羅夫城學院(Grove City College)的教職退休,但他仍是該校信仰與自由研究所的經濟和社會政策研究員。

本文是作者的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

原文Observations on the Biggest Economic Stories of the Decad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經濟發展的心理作用與「川普效應」
【名家專欄】美媒「政治」被指與中共結盟
【名家專欄】中美之間正爆發新的冷戰嗎?
【名家專欄】「富人稅」是在「劫富濟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