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準備栽培民族小幼苗 民族國小附幼大樓動土

動土典禮,市長黃敏惠(左4)在動土儀式上,還是一直關照著身邊的孩子,陪著大班小朋友進行動土的機會教育。(李擷瓔/大紀元)
人氣: 9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全心全力準備栽培兩歲開始的民族小幼苗,嘉義市民族國小附設幼兒園爭取國教署及市府補助經費3,940萬元,新建嶄新的幼兒園教學大樓。3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嘉義市長黃敏惠擔任主典者,並邀請多位議員及各界賢達擔任陪典者,祈求工程圓滿順利。

市長黃敏惠(右3)接受媒體聯訪。
市長黃敏惠(右3)接受媒體聯訪。(李擷瓔/大紀元)

民族國小幼兒園教學大樓完工之後,將可增設小班、幼幼班各1班,加上原本的中班與大班,滿足幼兒教育的完整需要(2歲至12歲),孩子的童年可在民族國小快樂的讀十年書。

黃敏惠表示,去年我們辦理了精忠國小附設幼兒園動土典禮,今天民族國小幼兒園舍也開工動土,我們知道幼兒教育是家長最在乎的部份,因此市府積極推動、增加國小附幼與非營利幼兒園,讓爸爸媽媽能夠更安心,擁有平價且優質的幼教選擇,也讓孩子在最好的環境中學習成長。

參與貴賓與民族附幼的小主人大合照。
參與貴賓與民族附幼的小主人大合照。(李擷瓔/大紀元)

黃敏惠說,民族國小新建幼兒園舍完成之後,代表教育完整扎根、提供從2歲幼幼班到12歲國小畢業的完整教育體系。教育是最值得投資的,不僅在硬體,軟體更是重要,我們有認真努力的老師、好的教育團隊,更有家長與社區的支持。

 民族附幼的小主人可愛的暖場表演,逗得在場大人開心得直呼太棒了。
民族附幼的小主人可愛的暖場表演,逗得在場大人開心得直呼太棒了。(李擷瓔/大紀元)

民族國小表示,目前民族國小附設幼兒園現有幼兒園舍,使用的是國小規格的教室,雖然設備都不斷汰換及改善,但是活動空間不易與小學部區隔,上下課時間不一致,較容易造成彼此的干擾。

而新建的幼兒園大樓,以幼兒的學習需求做為設計考量重點,兼顧建物設計美感及通風照明;教室、寢室與活動室適當區分,規劃家長接送空間,獨立的教師辦公室鄰近入園大廳,方便掌握進出人員,使幼兒安全、衛生與活動安全都更有保障。未來幼兒園特色課程將與小學部整合,共用多元的教育資源,提供幼兒豐富的學習內涵,家長更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在民族國小溫馨的環境中成長。

 侯文嘉建築師的代表(左)進行工程簡報,侯文嘉建築師本人(右立者)則在一旁作提示。
侯文嘉建築師的代表(左)進行工程簡報,侯文嘉建築師本人(右立者)則在一旁作提示。(李擷瓔/大紀元)

教育處表示,目前民族國小附幼有中班、大班各1班,在新校舍完成之後,附幼將有獨立且嶄新的教學空間,更可以增設幼幼班及小班各1班,使民族國小暨附設幼兒園,成為嘉義市東區第一所招收2-12歲學童的十年一貫學校。

民族附幼大樓及周邊設施透視圖。
民族附幼大樓及周邊設施透視圖。(李擷瓔/大紀元)

近幾年的趨勢看出,本市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對於幼幼班、小班的需求非常高,公立幼幼班、小班往往需要抽籤爭取。在民族國小新設幼兒園舍完工後,幼幼班及小班的班數再增,是家長們的福音。

 民族國小校長查顯良(左1)手持金鏟子禮盒,要送給在場貴賓,希望多生產幾位小朋友來民族附幼上學。右2為民族國小家長會長王德輝。左2為市長黃敏惠,右1為市議員孫貫志。
民族國小校長查顯良(左1)手持金鏟子禮盒,要送給在場貴賓,希望多生產幾位小朋友來民族附幼上學。右2為民族國小家長會長王德輝。左2為市長黃敏惠,右1為市議員孫貫志。(李擷瓔/大紀元)

民族國小新建幼兒園舍工程由侯文嘉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勝偉營造工程公司興建,工程預算經費共計3,940萬元,教育部補助85%,嘉義市政府負擔15%經費。預計興建3層樓幼兒園舍,總面積1,170平方公尺,包含1間大廳(室內活動廣場)、6間教室(含教室及室內活動室)、4間盥洗室、1間辦公室及1間室內儲藏空間,可提供4個班級,106位幼童就讀使用。

動土正面照。右4為市長黃敏惠。
動土正面照。右4為市長黃敏惠。(嘉義市政府提供)

侯文嘉建築師表示,民族國小幼兒園舍工程的設計理念,是從民族國小的吉祥物–思果兒(松鼠squirrel)發想,設計主題為「思果兒的家」,家門口就是思果兒的運動場及遊戲場。「思果兒的家」具備現代感造型與豐富色彩,營造溫馨感受;重視通風採光及節能設計,家長接送空間、教室、活動室、寢室、辦公室、前後院皆做精心設計,打造專屬幼兒的學習空間,讓家長更放心讓孩子來園就讀。

民族國小校長查顯良表示,學區家長非常期待學校增設幼兒園小班及幼幼班,感謝國教署及市政府支持,補助經費新建專屬於民族國小幼兒園的專屬園舍,讓民族國小能夠成為一所橫跨幼兒教育及國小教育階段的十年一貫的學校,期待未來能看到孩子們手牽手帶著弟弟妹妹來上學的景象,這將是最美好的教育風景。

責任編輯:英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