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線上會將登場 專家解讀雙方如何交鋒

人氣 1291

【大紀元2021年1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易如、李韻採訪報導)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之際,首場「拜習會」定於11月15日登場,雙方會談有哪些看點,會有怎樣的交鋒,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白宮週五(11月12日)宣布,拜登將於美東時間週一(11月15日)晚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視訊會議。

白宮新聞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在一份聲明中說:「兩位領導人將討論如何負責任地管理美中之間的競爭,以及在我們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合作的方式,」

普薩基說:「在整個過程中,拜登總統將明確美國的意圖和優先事項,並明確和坦率地表達我們對中國的關切。」

台灣軍事專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對大紀元分析說,中共六中全會剛結束,並通過第三次歷史性決議,習近平權力再次得到穩固,他要藉機對外改善形象,也就是通過拜習會,改變各國對他的負面看法。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第一大軍事強國。「拜登就任到現在為止,大家希望把整個世界,整個國際政治帶往哪個方向?」李正修說,「所以變成,他們兩個碰面,達成怎麼樣的一個共性,第一個關係到國際社會未來的走向,第二個關係到美中雙邊關係是和是戰,還是競合都有。」

美中領導人都面臨諸多壓力

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對大紀元說,美中領導人在國內都面臨著非常多的壓力,包括疫情、經濟下行、通貨膨脹等等。雙方見面都有國內政治和經濟因素,所以都會有意向對方尋求某種合作。

沈榮欽說,「拜登政府從上任以來到現在的競合策略,是沒有改變。他不會像前總統川普一樣,將中國視為一個全面性的競爭與對抗的對手,他對中國採取相對比較軟的策略,希望雙方能夠合作。」

川普在位時於2018年起對發起美中貿易戰,從經濟、金融、科技、人文交流、軍事、人權等各個領域對中共全方位打擊,美中關係陷入緊張狀態。

拜登上任後,與習近平通過兩次電話,但是兩國關係的改善並沒有真正展開。這次峰會前,中共駐美使館9日在網站發消息稱,習近平表示,中國隨時準備與美國合作,並推動兩國關係穩定發展。

沈榮欽說,習近平最近幾次公開談話當中,都不斷的強調開放,強調多元化等,其實他的基調是政治跟經濟上分離。「所以據我的猜測,在這次的會談中,他可能會比較著重在經濟上的合作。」

拜習會雙方各有考量

時政評論員李林一分析說,中共內部很多人傾向於和美國搞好關係,鄧小平在世也說過,凡是和美國關係好的都富起來了。如果和美國關係一直搞不好,習近平在黨內也會有壓力,所以他藉著美國的態度有所軟化和拜登會面。

他說,對於拜登來說,面臨連任和政績的壓力,都促使他對中共放軟,這裡還牽扯到貿易問題,他們一直認為,和中共貿易做得多的話,甚至於取消掉一部分關稅的話,對於平抑美國的通脹是有利的。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在10月4日演講中說,不尋求加劇和中方的貿易緊張關係,會尋求「再掛鉤」;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11月1日則說,美中可能會考慮以互惠的方式降低關稅。

沈榮欽說,戴琪和耶倫等人都是在口頭上對中共強硬,但在實際的作為上比較放軟。這可能是雙方在私底下的默契,就是在政治上對抗。但是在經濟上採取某種合作,「我預計說,雙方會談還是政經分離。」

「政治上,拜登會希望中方不要發動戰爭。在經濟也希望取得某種合作,包括關稅,各種經貿合作。我想雙方都是會有一些比較跟之前大家所期待強硬談話不同的事情會發生。」沈榮欽說。

拜習會是否會談及台灣問題成焦點

此次拜習會是否會談及台灣問題,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

李正修認為,習近平比較不會主動提出台灣問題,因為主動提出等於把台灣問題國際化,這是北京不願意觸碰的。他們通常會等到對方提出之後,他們接招。

「習近平面臨黨內外壓力,要捍衛所謂領土完整,需要這場視頻會晤來舒緩。台灣他沒辦法拿下的話,對他的統治合法性跟他的歷史地位都有影響。」

李正修認為,習近平與拜登不見面的話,內部壓力反而會造成對他們領導威信的傷害,所以兩人碰碰面,看能否達成什麼樣的共識,或是什麼樣策略來解決問題。

李林一分析,在台灣問題上雙方一定是各說各話,美國仍是一中政策,中共是一中原則。而經貿方面雙方會有一些合作,如果要說達成什麼協議的機率較小,真想達成什麼協議,雙方在電話裡談幾個小時,比視頻會面有效得多。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拜習會將登場 專家解析拜登對華三政策
何清漣:習近平是否接受美國的和平共處呼籲?
美中在多領域分歧大 傳拜習會下週一舉行
【秦鵬直播】六中公報超鄧趕毛 習難逃5大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