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際會議:歐美印應共同努力對抗中共

人氣 977

【大紀元2021年05月30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Ella Kietlinska報導/高杉編譯)立陶宛議會(Lithuanian Parliament)於5月24日舉行了國際會議,討論了中國共產黨政權對立陶宛和歐盟國家施加經濟脅迫的潛在後果。

立陶宛議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會議的重點是,歐盟和美國如何加強跨大西洋合作,以對抗中共的「主導世界的企圖,防止現行的、大西洋兩岸的、以自由民主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秩序被破壞。」

立陶宛議會副議長、歐洲事務委員會(Committee on European Affairs)主席拉德維爾·納伊特-米庫爾·尼恩(Radvilė Morkūnaitė-Mikulėnienė)在會上表示:「連續第二年,中國(中共)的影響力被視為對我們國家安全的威脅之一。」

米庫爾·尼恩說:「任何與中國(中共)合作的協議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歐盟的西方民主的共同價值觀、人權的基本原則和法治』。」

跨大西洋合作

歐洲議會成員、德國代表和歐洲議會對華關係代表團(European Parliament Delegation for Relations with China)主席萊因哈德·比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在會議上表示,為了對抗中共的影響,歐洲不僅需要與美國合作,還需要與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志同道合的國家,如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及新西蘭進行合作。

此外,比蒂科夫還建議加強歐洲與台灣的關係。加強與台灣的經濟合作,提升與台灣的政治關係,在台灣面臨中共政權挑釁時表現出團結,支持將台灣納入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等國際組織的一切努力,並幫助台灣反擊中共的虛假宣傳信息。

民主國家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創始人、前北約祕書長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說:「對中共可能作出反應的恐懼,使得歐洲凍結了與台灣的關係。」他建議「重啟(與台灣)簽訂雙邊投資協議的政治談判。」

比蒂科夫強調,需要通過與台灣開展共同的項目,來對抗中共在歐洲的競爭力。比如,在歐洲設立一個漢語普通話的電視頻道。

拉斯穆森說,除了跨大西洋合作,以及與印度-太平洋國家的合作外,歐洲還需要與英國合作。

美國愛達荷州共和黨參議員吉姆·里施(Jim Risch)是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的資深成員,他也強調了歐洲和美國之間加強合作的重要性,以維護開放的規則和機構體系,維護個人權利和自由,以及市場經濟。

里施說,與中國之間的經濟競爭是受歡迎的,但前提是這種競爭將是公平的。他說:「我們必須要求更大的互惠,要求中國(中共)遵守法治和國際規範。」

里施說:「我們不能繼續這種模式,我們信守對中國(中共)的承諾,但他們沒有履行他們的承諾。」

反擊經濟脅迫

拉斯穆森說:「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初,大多數世界領導人都做出了一個戰略假設:我們認為,隨著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接觸,中國(中共)必然會作出改變。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會變得更像香港。但遺憾的是,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香港變得更像中國大陸了。」

比蒂科夫說,甚至連歐洲在10年前用來對付中共的方法,在今天也不已適用,因為「習近平的中國(中共)不再是10年前的中國(中共),習近平的中國(中共)在國內更加強勢,在國際上也更加強勢。」

他還補充說,中共以不履行其國際義務而聞名,尤其是在中歐和東歐,它沒有兌現承諾,並試圖欺負其它國家。

里施說,中共使用經濟脅迫,將其作為一種合法的治國方略,來實現其政治目標。

為了促使中共遵守國際規則,遵循公平的經濟慣例,比蒂科夫建議採取一系列措施。這些措施應包括:防止中共以低於公平價格銷售其產品的反傾銷措施、外國投資篩選、防止從那些接受中共政府補貼的生產商進口產品的反補貼措施、防止歐洲國家遭受如中共對澳大利亞施加的這種脅迫的反脅迫手段,以及禁止進口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比蒂科夫說:「如果我們採取的方針是,建立一個由民主國家和志同道合的國家組成的聯盟,這些國家都希望共同捍衛基於規則的多邊主義,如果我們不以人權換取經濟目標或氣候應對措施,那麼我們就能成功地與中國(中共)對抗。」

拉斯穆森建議開發類似於北約(NATO)成立條約第五條的工具,定義集體防禦原則,以應對中共政權為了壓制潛在批評者而使用的經濟脅迫手段。

北約成立條約第五條規定,對一個成員的攻擊,將被視為對聯盟所有成員的攻擊。

拉斯穆森說,同樣地,各國都應該團結起來,支持那些因中共侵犯人權而受到威脅的生產商。他還補充說,這種工具應該「包括一個信貸機制,為那些面臨脅迫的生產商提供擔保。」

拉斯穆森表示,歐洲還必須解決其在關鍵供應鏈,以及稀土等關鍵原材料方面的戰略弱點。「中國(中共)幾乎壟斷了這些材料的加工,這些材料構成了綠色和科技革命的DNA。」

拉斯穆森建議,歐洲應該考慮所有資源,包括格陵蘭島在內,那裡有發展綠色能源和可持續原材料產業的意願,並幫助建立民主國家的技術聯盟。

里施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美國大學的影響力對新興技術的威脅。這也為中共擴大其宣傳,以及壓制有關西藏或台灣等問題的討論創造了機會。他表示,他期待與歐洲同事合作,共同應對這些問題。

里施說,美國和歐盟之間的潛在合作的另一個領域,可能是篩選中共在外國的投資。

里施建議,美國和歐盟都應該解決自身貿易關係中的爭端,以便「形成一個統一戰線,反對中共的反自由市場政策。」他還補充說:「我們還應該努力保障和加強關鍵基礎設施建設,從能源網絡和供應鏈,到港口和海底電纜。」

立陶宛反抗中共政權

里施還讚揚了「立陶宛政府,在提醒人們注意中共在港口的投資的風險。」

5月22日,立陶宛退出了北京的「17+1」平台。此前,這個波羅的海國家曾在2012年加入了中共的這個倡議。

2012年4月,中共政府正式啟動了這個平台——它最初被命名為「16+1」平台——旨在加強與中東歐11個歐盟成員國和5個歐盟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合作。希臘於2019年4月加入該倡議後,該平台更名為「17+1」。

該倡議呼籲參與國與中共在許多領域進行合作,包括金融、衛生、貿易和技術。

5月20日,立陶宛議會通過了一項決議,強烈譴責中共政權的大規模、有組織、嚴重侵犯人權行為,以及對維吾爾族人的種族滅絕。

該決議還強調,大規模強制摘取未經本人同意的良心犯、包括法輪功精神運動習練者的器官,是不可容忍的危害人類罪。

該法案呼籲中共政權立即停止這些罪行和所有侵犯人權的行為,結束對維吾爾族人的種族滅絕,並釋放所有良心犯。

聲明還指出,北京對香港實施的新《國家安全法》,破壞了中共依據「一國兩制」原則承擔的國際義務,並呼籲中共政府撤銷該法。

比蒂科夫讚揚立陶宛「敢於捍衛自己國家所信仰的精神」。並補充說,他希望「其它國家也能效仿立陶宛」,退出「17+1」平台。

Frank Fang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立陶宛成立友台組織 推動雙邊關係
立陶宛選手 反共為自由而戰 奪格鬥冠軍
立陶宛認定中共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
立陶宛公開退出17+1機制 中共外交又遇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