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中城與金融區辦公室無返工潮 華埠待人潮

中城辦公室減少幅度為曼哈頓之冠 地鐵單日乘客量少6成 華埠商圈仍待人潮帶錢潮

人氣 276

【大紀元2021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美國紐約報導)週五(6月4日),紐約市位址數據分析公司「Foursquare」發布《未來的工作:在家工作對比返回辦公室》(Future of Work: WFH VS Return to Office)報告,指有超過六成民眾在今年4月回辦公室返工。但是曼哈頓中城(Middtown)與下城金融區(Financial District)的回歸情況仍不樂觀。

圖為紐約市曼哈頓金融區的紐約證劵交易所(NYSE),攝於2021年1月28日。
圖為紐約市曼哈頓金融區的紐約證劵交易所(NYSE),攝於2021年1月28日。(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2021年5月28日適逢國殤日連假,紐約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移動旅行。
2021年5月28日適逢國殤日連假,紐約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移動旅行。(Michael M. Santiago/Getty Images)

報告指出,紐約市餐廳、零售店和沙龍等場所的人潮持續上升,但是另一方面,紐約市辦公室和金融區的訪問人數仍遠低於正常水平,結果顯示許多紐約市專業人士仍因疫情,選擇遠程工作。

更甚者,曼哈頓中城辦公室的人數降幅居紐約市最高。截至 2021年5月8日,紐約市辦公室的總體人數下降了34%,但中城辦公室的人數下降了63%,減幅近兩倍。

中城與金融區具備高消費能力的人潮不再,加上大都會運輸系統至今每日減少百萬乘客數的現實,讓極需人潮帶動錢潮的華埠商圈更添煩惱。

MTA:上週地鐵乘客數量平均減少近六成

週五當天,正好距離市長白思豪先前宣布有8萬政府雇員會在5月3日返回辦公室,屆滿一個月。記者於是向市府了解目前的復工情況是否達到市長白思豪所設定的目標。截至發稿前,還沒有收到市府回覆。

據《克萊恩紐約商業》(Crain’s New York Business)週四(3日)報導,華爾街已經開始讓年輕的實習生返回辦公室工作,如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開始向實習生介紹安全協議和辦公室規定,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正在協調時間表,以確保在現場有足夠的員工來指導年輕工人。

即便如此,紐約市目前的人潮與疫情前相比,依然是小蝦米對上大鯨魚。

據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數據顯示,5月25日至6月3日這十天內的地鐵乘客量,與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之間的同期相比,平均少了57.85%;上週五(5月28日)的乘客量減少了61.2%,降幅最大,整整少了將近360萬乘客。

搭乘巴士的乘客數量與同期相比,平均減少了46.3%,上週日(5月30日)降幅最大,達到了55%,減少將近59萬乘客。

據商業精英組織「紐約市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NYC)今年3月釋出的調查報告顯示,當時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直到今年9月才會願意回到辦公室復工。

華埠商圈仍待人潮帶來錢潮

曼哈頓華埠商圈緊鄰市政辦公區與金融區,市府與華爾街復工的人潮多寡也影響了華埠商圈的發展。儘管當地的遊客數量逐漸增加,但是對在地人而言,要達到能重振華埠商圈經濟的人數,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紐約市華埠商業發展機構執行總監(Chiantown BID)陳作舟(Wellington Chen)直言,目前返回華埠商圈消費的人潮雖然增加,但與當地商家真正需要的數量相比,仍差得很遠。

陳作舟說:「唐人街(華埠)賣的商品物美價廉,收入要有利潤,就是得靠人潮。」他也指出人潮之所以還未能恢復,仍是因為民眾已經習慣在家工作,沒必要就不會離開家門。

陳作舟同時擔任紐約市地標保護委員會(簡稱LPC)的委員,他表示LPC委員最近因為劉錦廣場的華裔軍人忠烈坊申請認證為城市地標,需要到當地討論與勘查。LPC的辦公室就在曼哈頓,但其中有位委員還得「特地」從布碌崙趕來華埠,可知市府雇員仍有人在家工作。

此外,陳作舟又以華埠當地的幾家500人以上的大型宴會餐廳為例,指出餐廳動向可以作為華埠商圈未來發展的經濟指標參考;但這些宴會型餐廳在疫情中不是永久關閉,就是新店址不會再有以前的規模,而這些餐廳以前光是員工薪資,一年就得支付500萬,「現在也不可能再請這麼多人了。」

Karrie在華埠一家外企銀行工作,她雖有感華埠商圈人潮增加,但是仍不及以往;「用餐的人和來銀行辦理業務的人都增加了,不過還是不如疫情之前呢。」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華埠打人凶手被法官設保金1.5萬美元
華埠又見亞裔遭攻擊 紐約市五分局籲民眾提高警覺
楊安澤、陳倩雯:襲擊華婦嫌犯不該「抓了又放」
華埠市議員候選人李金枝訪大紀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