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圖片報》前主編批政府掌控語言 危及自由

人氣 21

【大紀元2022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余平德國報導)德國最暢銷日報《圖片報》前主編被免職一年後重新回到大眾視線中,他自創油管頻道,抨擊現政府,尤其是綠黨的左傾行為。他認為,政府通過對語言的控制限制了民眾的自由。

給習近平寫公開信 萊歇爾成德國第一反中媒體人

2021年10月,因職場不當行為,尤其是桃色新聞事件,萊歇爾(Julian Reichelt)丟掉了《圖片報》主編的職務。就在人們認為,他的職場生涯走到盡頭的時候,這位現年42歲的記者,今年7月在油管開設了自己的頻道,從回公眾視野,重操新聞舊業。

萊歇爾言辭犀利,針砭時弊,他自稱要「豪不隱晦地大張旗鼓地談論我們國家正在發生的事,談論那些人們真正關心的東西」。一些主流媒體將他歸入「極右翼、民粹主義、陰謀論者、反難民政策、反防疫措施等」的行列,對他冷嘲熱諷。不過萊歇爾的頻道一播出就引起轟動,視頻的點擊都是數以千計、萬計。

萊歇爾被中國讀者熟知是因為疫情,他曾指出對於疫情全球擴散,中共應承擔責任,他把矛頭指向中共,還給中共開出了疫情帳單,接著他甚至給習近平發表了公開信,招致中共媒體的口誅筆伐,他被稱為是「德國第一反中媒體人」。關於他的解職風波,萊歇爾稱這是出於政治目的,他否認對自己的指控。

萊歇爾批德國新政府搞「左傾語言暴政」

萊歇爾10月中旬的一個視頻再次引起熱議。他從多方面抨擊現政府,他認為,現任紅綠燈政府正在施行「新左傾專制語言暴政」,目的是迷惑民眾,以方便政府統治。民眾被劃分為支持左傾觀點和不支持,而後一部分是要被政府清除的。

他舉例說,社民黨籍內政部長費澤(Nancy Faeser)預告要展開「打擊右傾的行動計劃」,萊歇爾重點強調,內政部長說的是右傾,而不是極右翼。他分析說,這實際上針對的是大眾中間群體,只要是民眾的觀點與左傾政府的不同,就會被扣上右傾的帽子,這樣民眾就被噤聲了,他們就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了。

萊歇爾認為,這種新左傾專制語言系統可以在現實中得到運用,例如如果有人反對政府接收難民的作法,認為難民會帶來社會治安問題,那麼他就是一個右翼分子,就是被打擊的對象了。

萊歇爾用6月柏林游泳池的大規模騷亂事件為例,從一個側面說明難民給社會帶來的問題。今年盛夏,兩組人在柏林一家露天游泳池打水槍時發生摩擦引發群毆,最後約100人捲入混戰,有人被刀刺傷。警方出動了13輛警車才平息騷亂,涉事者都是有移民背景的年輕人。

萊歇爾還指出,綠黨要達到的目標和手段都很陰險,比如他們使用的語言看上去很正,很能迷惑人,萊歇爾稱這是「新的綠色專制主義」。「他們用最溫柔的聲音對人花言巧語,讓你注意不到,他們在掠奪你的自由。」

再比如,現在的一個新詞:氣候否認者。如果人們不認同氣候運動就會被說成是氣候否認者。萊歇爾認為,這個詞的出現本身就帶有政治色彩,因為德語中這個詞最初是與否認納粹大屠殺聯繫在一起的。因此一說氣候否認者,就如同是說大屠殺否認者一樣,會遭到唾棄。

萊歇爾認為,通過對語言的掌控可以達到重塑社會的目的,例如綠黨將核電形容成高風險技術,並努力推動關閉核電站或去工業化,這樣人們到頭來將無以生存。

責任編輯:王亦笑

相關新聞
對政府不滿 德國面臨新一輪抗議潮
民調:對中共持負面看法的德國人翻倍增長
芯片巨頭台積電集團擬在德國建廠
德國情報機構:與中共打交道不要「太天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