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少年借屍還魂變麻子 開館教書中秀才

文/劉曉
對於很多人來說,借屍還魂這件事還是很難以置信的,不過從古代到民國,都不乏這樣的案例。(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901
【字號】    
   標籤: tags:

對於很多人來說,借屍還魂這件事還是很難以置信的,不過從古代到民國,都不乏這樣的案例,魂是原主,殼卻是他人,一些書籍中都有記載,民間亦有流傳。

清朝《客窗閒話》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大概發生在明清時期。有個年方十七歲的翩翩美公子,善寫詩文但還沒被人賞識。他的父親被授予四川某地縣令,美公子便跟隨父親一起去赴任。不料途中行至羊腸阪(註:古坂道名,因其在山間崎嶇纏繞、曲曲彎彎、形似羊腸,故名),公子所騎的馬匹受驚,將他顛落懸崖,公子墜崖而亡。

他的魂魄出竅後,隨風飄蕩,他想停卻停不下來,瞬間飄了數千里後,忽然落到山東歷城縣某村一個嚥氣不長時間的男屍中。他大叫一聲:「摔死我啦!」

公子睜開眼睛看見身旁圍繞的哭泣的婦人和孩童都不認識,而他們看見公子醒過來後,馬上止住了哭聲,紛紛喊道:「復生了,復生了。」一個老婦人道:「已經氣絕一天多了,如何能復生?」旁邊有兩三個德高望重的長者近身仔細觀察後說:「氣暖身和,復生無疑。」一家人都非常高興。

老婦人過來摸著公子的臉,問道:「我兒,你為什麼說摔死了?快跟我說說。」公子瞪大眼睛說:「你是什麼人,敢說我是你的兒子?」有長者笑道:「你雖剛剛復生,神智未全回來。這是你的母親,如何不識?」又指著一個醜女人說:「這是你的妻子。」又指著一個小孩道:「這是你兒子。你可還認識?」

公子坐起來說:「錯了,錯了,我是某公子,隨父親赴任。在通往蜀地的途中墜馬被風吹到此處。我尚未娶妻,哪裡有兒子?況且我的母親乃是誥命孺人(明清七品官妻子的封號),一個村婦如何敢冒認?」有長者道:「休得胡言亂語。你若不信,可以拿鏡子自己照照看。」

有人拿過鏡子,公子一看,鏡子中出現的竟然是一張四十多歲的麻子臉,不禁摔了鏡子大哭起來:「還我本來面目,這樣活著不如死了好。」大家聽了都感到好笑。

飄了數千里後,他忽然落到山東歷城縣某村一個嚥氣不長時間的男屍中。示意圖,圖為清焦秉貞《耕織圖》冊(局部)。(公有領域)

老婦人解圍說自己的兒子可能剛剛復生,神智尚不清楚,請大家不要打擾他,等他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於是眾人散去。

公子獨自擁著被垂首嘆氣,突然肚子餓得咕嚕嚕作響。丑妻拿來半圓形的糠餅給他吃,粗糲的糠餅讓他幾乎難以下咽,勉強吞下後,眼淚又撲簌簌掉下。丑妻告訴他:「我和婆婆守著夫君十多日,已經絕糧三四日,只吃槐皮野菜。如今因為夫君剛復生需要調養,所以才忍恥向鄰人討了塊糠餅子給你吃,這也是很大的人情了,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公子很生氣,便將她呵斥出去。他定睛看看周圍的環境,破屋三間,土炕上一堆破被褥破衣褲,廚灶亦也在屋裡,發出的氣味臭不可聞。再回想之前錦衣玉食的生活,與眼前的情景有天壤之別。公子懊惱非常,求死不得。

晚上,妻子孩子要過來上炕睡覺,公子又將他們趕了出去。老婦人就讓兒媳和孫子到她的屋子中安歇。

第二天,鄰居老翁來看望他,說:「我與你是至交,聽說你病癒後性情大變,將親母妻子視若寇仇,鄉親們恐怕不能容忍此等不孝不義之人。將來親戚不齒、鄰里不顧,你又貧困,要靠什麼養家餬口呢?所以我來勸你幾句。」

公子哭著道:「承您的美意,請從我的語言分辨一下,我還是您原來那位好友嗎?」老翁說:「人是,但聽說話的口氣不是,我知道你一定是借屍返魂了。不過,你現在既然已經成了這個人,能不做這個人該做的事嗎?就好比那做官的人,原本是督撫(總督、巡撫)那樣的高官,卻突然被貶為雜職(無品級的辦事人員),難道就不安分守己的做雜職該做的事了嗎?你就算現在要離開這裡到你(靈魂)的父親那裡去,你現在面目全非,即使你父親可憐你、養育你,其他人一定不會接受的。」公子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就向他請教今後該當如何。

老翁說:「奉養你(目前肉身)的母親,撫育你(目前肉身)的兒子,想辦法自食其力,就在這一家了此身軀吧。」公子道:「我前生讀書作文曾應童試,但其它經營之事一無所能,怎麼辦呢?」

公子道:「我前生讀書作文曾應童試,但其它經營之事一無所能,怎麼辦呢?」示意圖,圖為明 孫克弘繪《銷閒清課圖‧閱史》(局部)。 (公有領域)

老翁覺得這樣就很好,「我會為你在鄉里宣揚,說你可以給童子開蒙,這也是自食其力的一種辦法。」公子起身相謝。

之後,老翁果然遍告鄉里,說某某人原本目不識丁,突然生了一場病,之後就可以作詩文了。遠近好奇的人都紛紛跑來跟公子聊天。公子引經據典,侃侃而談,大家都很佩服他,跟著他讀書的人很多。

憑著這個本事,公子得以養家,收入綽綽有餘。雖然他授徒後借居古廟,再不回家了,但因為(目前肉身的)母親和妻子都得到了溫飽,大家也都相安無事。

沒過多久,公子參加考試,居然中了秀才。當時當地有個人去四川,公子就拜託他給(靈魂)原本的父親捎封信,將詳情告知父親。他的父親覺得這事情很奇特,於是給他寄了一筆錢並寫了封書信,讓他去四川。

到了四川後,因為相貌上與原來差的太多,公子的父親非常懷疑,母親也不相信他,公子的兩個哥哥說他是冒認的,他的母親也不相信他。於是公子委屈地列舉小時候遊戲的事和父母跟他說的祕密的話。父親聽了之後相信了他,覺得他變成現在這樣也挺可憐的。但公子的母親和哥哥還是不信。沒辦法,父親只得悄悄給了他千兩銀子,讓他回山東去。

講述這個故事的人說,這個公子那時還健在,至於後來結局如何,講故事的人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句俗語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說的就是美公子這樣的人吧。

參考資料:清劉熾昌《續客窗閒話》

責任編輯:李婧鋮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大腦為什麼會「刪除」3歲前的記憶?在成長過程中,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馬斯克嘗試喚醒記憶?
  • 古人說:「知恩圖報。」最近在英國劍橋郡(Cambridgeshire)就發生了一起老鼠報恩的事件。當地一名女子的寵物鼠在她打瞌覺時及時撲滅了掉在她衣服上的香菸,避免她的身體與房屋起火燃燒。而這隻老鼠也因此被她稱為英雄。
  • 萬物有靈,不限於其形體的大小。動物的靈性在一些特別的時刻能顯露出來給人看見。天地就是巨大的鏡子、宇宙就是超級資訊庫,即使當下沒人看見,上天也會讓當事人得到果報,不論是善報還是惡報,今日之果必是前日種下的因。
  • 顛覆認知的科學新知,人的大腦是必須的嗎?!連顱骨都沒有的孩子,在全鎮人的祈禱下存活,見證神的能力。大腦和意識相關嗎?
  • 斯里蘭卡巴提卡洛阿(Batticaloa)地區一名男子日前因病過世,有一隻與他相識的野猴子到他的葬禮向他致哀。這隻猴子的行為似乎印證了「萬物皆有靈」這句話。
  • 心理學大師榮格所經歷的靈異事件。「集體無意識」揭示人類前世記憶的根源?那些令人​​寒毛直豎的「巧合」,來自更高層次的精神意志?
  • 科學家跌入歸納邏輯陷阱,離世懊悔,他通過通靈男孩給人類傳遞了什麼信息?「真空」其實並不空?美國威爾遜總統的經典和平原則原來出自這裡……
  • 動物會說人話,甚至知曉前世和未來之事,這樣的怪事真的有嗎?估計受無神論灌輸的現代人是無法相信的。然而,古籍中的的確確記載了這樣的怪事。這些能作人言的動物或許是轉生時前世的記憶沒有被洗乾淨,亦或是上天有意以此點化世人。
  • 世人常慨嘆命運無常,其實所謂的「無常」背後恰恰是命中有定數。在世間,有人拚命想升官發財,但無論怎樣努力都難以達成心願;有人明明不想飛黃騰達,卻在不經意間收穫滿滿;有人看似前程似錦,卻難逃厄運;有人似乎命運多舛,但總能逢凶化吉。可以說,人的命運在出生時就根據前生的福分已定好,人不論折騰還是不折騰,都在按照既定的軌道推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