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社區戰爭話題敏感 美居民不願重見逃亡潮

人氣 1364

【大紀元2022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盛元洛杉磯報導)2月最後一天,烏克蘭基輔已炮聲連連。遠在美國的俄烏社區居民卻相聚公園,一如往常地打牌遊玩。

隆隆炮聲,喚起社區居民30年前逃離戰爭之地的痛苦記憶。面對眼前朋友,他們共同感到戰爭話題的尷尬與沉重。居民們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停止戰爭,不願重見逃亡潮。

居民相聚 不談戰爭敏感話題

洛杉磯的西好萊塢市,是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東歐居民的密集居住地。他們有著相同的生活習慣,許多人講著相同的語言。社區民風淳樸,互幫互助。

近期俄烏戰爭爆發,社區居民各有己見。但他們不願破壞往日融洽相處的氣氛,碰到戰爭問題,幾乎避而不談。

2月28日,在該市的水管工公園裡(Plumber Park),有8名老人在一起打麻將牌(不同於中國麻將)。他們來自東歐4個不同的國家,其中3名烏克蘭人、2名俄國人。當記者問到他們對此次戰爭的看法時,全都不願作答。有的用流利的英語說自己的英語不夠好而推辭。

在公園一角,有些排隊等待領取蔬菜水果的居民,談到戰爭話題也都十分警覺。其中一名戴草帽的烏克蘭中年婦女說:「我的親人都在烏克蘭,我痛恨戰爭。」然後胳膊一聳說,「別説了(That’s Enough)。」

2022年2月28日,洛縣西好萊塢俄烏社區居民排隊期間避談戰爭敏感話題。隊伍中最後一位戴草帽烏克蘭裔婦女說她痛恨戰爭。 (盛元/大紀元)

基輔告急 美烏裔居民牽掛親人

2月28日中午,當俄國向基輔發起攻擊時,美國烏克蘭裔居民拉里薩‧奧萊克索姆德(Larysa Oleksomde)和先生正在西好萊塢市的一個俄國超市購物。

2022年2月28日,美國烏克蘭裔居民拉里薩‧奧萊克索姆德(Larysa Oleksomde)和先生在社區的俄羅斯超市採購,他們說30位親朋現居住基輔,十分擔心親人的安全。 (盛元/大紀元)

「今天是基輔最危險、也是最壞的日子。我的孩子和30位親屬都住在基輔,親屬中最小的孩子只有3歲。我不知道他們此刻是否安全,是死是活。親人有難,我在此卻無能為力。」奧萊克索姆德今年已經70歲,說話間眼圈紅潤。

她說,戰爭爆發以後,很多親屬想逃往波蘭,但基輔目前的情勢已經來不及也不允許逃離了。

她和先生每天都與烏克蘭的親人通話,或者晚上通過網絡視頻和親人見面。她和先生都擔心,如果基輔淪陷,是否明天還能與親人再在視頻見面。

喚起痛苦記憶 不願戰爭重演

西好萊塢市住著不少當年因戰爭來到美國尋求庇護的東歐居民。他們二十多年前輾轉來美,現在已經安居樂業。但近期的俄烏戰爭也攪擾了昔日這部分居民平靜的生活。

2022年2月28日,洛杉磯西好萊塢市居住著很多來自東歐的移民。(盛元/大紀元)

諾達爾‧詹朱利亞(Nodar Janjulia)是一位俄烏社區小超市的老闆。他說自己因為1992年的戰爭被迫離開了自己的祖國格魯吉亞(Georgia)。

「看到今天烏克蘭戰爭的一幕,讓我想起了自己當年的逃亡。」詹朱利亞說,烏克蘭現在已有50多萬難民出逃,當年自己的國家也有30萬難民因戰爭而逃離。

他說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記憶。當年戰爭爆發後,他和家人先逃到莫斯科妻子的妹妹家,然後於2000年輾轉來到美國。

「你有你的領土,我有我的領土,為什麼要入侵他國?俄羅斯有很大的土地,和烏克蘭彼此相安無戰多好?」詹朱利亞說,他看到今天烏克蘭人是他當年經歷的重演。

他說妻子28日早晨給所有在烏克蘭的親人和朋友發去短信,慰問他們。並告訴親友,他們在美國雖已和下一代自由地生活,但逃亡漂泊之路異常艱辛,希望親友不再重蹈履轍。

「戰爭發生在俄烏 但牽動全球」

在水管工公園,一位起初以自己英語不好拒絕接受採訪的退休老人,終於在與記者交談中打開記憶閘門,談及他自己當年因戰爭逃亡的經歷及對目前這場戰爭的看法。但他不想說自己的真名,願意用化名克里斯達代表他的談話。

他說,他喜歡烏克蘭人,這是一場非常可怕的戰爭。「這場戰爭不僅發生在烏克蘭和俄國之間,全球的各方力量都在看。中國平常說和俄羅斯關係很好,那為什麼現在不去阻止普京?因為中國(共)不喜歡美國,美國也不喜歡中國(共)。北約也在權衡觀察。戰爭發生在俄烏,但牽動全球。」

這位先生說他是波斯尼亞人,原來在波斯尼亞的銀行工作。因為1992年的戰爭,家人被迫從波黑(Bosnia Herzegovina)出逃。

戰爭爆發後,他妻子帶著兩個孩子逃離波黑,那時最小的孩子才出生2個月。而他在波黑堅守了3年,那三年缺衣少食、異常艱難,最後他不得不前往德國。

1997年,他輾轉從德國隻身來美投奔妹妹。而他妻子還帶著兩個孩子漂泊在另一個國家。兩年後(1999年),他的妻子和孩子終於來到美國,全家得以團圓。

「我非常感謝美國,讓我們這個分別了7年的家庭得以團聚。那7年,親人們生死未卜、生活艱難。離開我才兩個月的孩子與我重逢時已經7歲。見到我的第一句話是『Who are you?』(你是誰?)」

他說,他不願意看到自己當年因戰爭逃亡的一度家庭悲劇在今天的烏克蘭重演。他希望儘快結束戰爭,還人民於和平。◇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降雪天氣或影響俄烏空中交戰 助烏克蘭人禦敵
【一線採訪】在戰區的烏克蘭華人談俄烏之戰
譴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 世台會徵求聯署
顧客湧向溫哥華東區烏克蘭餐廳表支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