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物防治省錢護水質 環署將在石門、翡翠水庫推廣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2年03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生物防治技術搭配合理化施肥,可大幅減少水體汙染負荷,同時提升農產品質。環保署23日表示,為減少水庫集水區農作肥料對水質影響,今年將在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集水區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包括新北坪林、石碇的茶園與石門水庫桃園復興水蜜桃,將減少約850公噸、約15%的肥料用量,有助提升水庫水質。

環保署指出,由於部分農業活動過度施肥,無法被作物吸收的氮磷營養鹽進入水體便造成汙染。研究顯示,慣行施肥僅有20至50%肥料被作物吸收,其餘過量化學肥料,因沖刷、入滲造成汙染水體,影響河川水體正常用途。

環保署於2019至2020年與台大進行「生物防治技術」農田試驗及推廣,運用生物菌劑、生物炭、生物性肥料等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肥料使用。在台大農場、台東農改場、桃園日華農場、林億峯農場、錦發農場及藍家農場等6處農田,進行萵苣、甘藍、紅肉李、竹筍、火龍果、韭菜等6項作物的現地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運用生物防治技術替代50%的肥料,不僅可減少20%至70%的氮、磷營養鹽流失量,同時省下16%至41%肥料費用,增加7%至24%產量

易來富農場經營者覃明達說,一開始只敢拿1/5的水蜜桃種植面積兩分地作嘗試,結果發現果樹產量、果實肉質,皆成長20%左右,收益也增加20至30%。日華農場主人葉日華表示,在施肥前將生物炭先加入土壤,活化土壤後再施肥,明顯感受植物吸收更好,需要的肥料減量,產出的紅肉李比以往更結實。

除了生物防治技術,環保署提到,近年來,為降低農業非點源汙染,持續推動各項汙染削減措施,如人工溼地、草溝、草帶截流初期暴雨,對於農業非點源控制具有一定優化水體品質成效。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