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國工廠2023年面臨諸多挑戰

人氣 2085

【大紀元2023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宛綜合報導)過去一年中,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貢獻了該公司超過一半的銷售量。不過,隨著全球供應鏈趨向本土化及中國的需求下降,特斯拉的中國工廠面臨很多挑戰。

剛剛進入2023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就遭遇了抗議。

今年1月10日,數十名剛剛購買特斯拉的中國車主在上海某特斯拉交付中心前舉行抗議活動,表達對特斯拉降價的不滿,並要求獲得降價補償。

實際上,在去年10月和今年1月,特斯拉兩度調降多款車在中國市場的售價,Model 3(RWD)和Model Y(RWD)的價格經過兩輪調整後降了近二成。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宣布兩款Model 3和三款Model Y價格下調,調降幅度從2萬元(2800美元)到4.8萬元(6703美元)不等。其中,價格最低的Model 3(RWD)下調3.6萬元(5027美元)至近23萬元(約3.2萬美元);Model Y(RWD)的價格下調2.9萬元(4050美元)至近26萬元(約3.6萬美元)。

大幅調降價格給特斯拉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潛在買家也開始觀望。

自從三年前投產以來,上海工廠在特斯拉系統中的重要性就不斷提升。2022年,特斯拉在全球一共售出了超過131萬輛電動車,其中超過71萬輛(占比54%)來自上海的超級工廠。

不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在去年底到期,這意味著從2023年起在中國購買純電動車將失去萬元補貼。

特斯拉在去年10月下旬啟動了一輪價格調降,之後在11月迎來了一個銷售高峰,上海工廠當月交付了超過10萬輛的電動車;但是到12月份,特斯拉的交付量(5.58萬輛)比11月份就大幅下降了44%,比2021年12月的交付量(超過7.08萬輛)則下降了逾二成。

交付量大幅下降並非產能不足,而是需求下降導致。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上海工廠在中國本地的銷量為近4.2萬輛,比上年12月下降了四成。特斯拉甚至在12月23日暫停了上海廠的生產,主動縮減了產能。

實際上,在過去半年中,特斯拉的積壓訂單大幅減少。

根據追蹤特斯拉生產和銷售情況的Troy Teslike的數據,從2022年7月份到年底,半年時間內特斯拉積壓訂單減少了八成半。截至去年底,北美區的積壓訂單在去年底已經清零,而中國區的待交付訂單也接近清零。

歐美市場趨向本土化製造

高漲的產能遇到了較弱的市場。如果特斯拉將上海廠的過剩產能向北美和歐洲市場輸出,則面臨兩大市場產業鏈本土化趨勢的挑戰。

歐洲市場是特斯拉上海工廠當前主要的出口市場。不過,隨著特斯拉德國工廠的產能擴大,本土供應比例將增加。

去年12月19日,特斯拉官方推特發布消息,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Model Y週產量突破了3000輛。

特斯拉的柏林工廠在去年3月啟動生產,到去年6月中旬,週產量達到1000輛,半年後產量增加了兩倍。

當前特斯拉在美國市場銷售的電動車,都由本土工廠製造。除了位於加州的整車工廠之外,2022年4月,特斯拉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第二座電動車工廠也開始投入生產。

此外,特斯拉上海廠的電動車要進入美國,還面臨電池組件和關鍵礦物本土供應比例的要求。

美國在去年8月通過了《降低通脹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並在去年12月做出了更新規定:要求在美銷售的電動車至少要有50%的電池組件是在美國、或是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製造或組裝,買家才能獲得7500美元聯邦稅收抵免的一半款項;並且該比例從2024年起逐年增加10%,到2029年必須達到100%。

而要拿到另外一半補貼,電動車電池的關鍵礦物在2024年之前必須至少有40%是在美國、或是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進行提取和加工,或是來自北美地區的回收礦物;該比例從2024年起逐年增加10%,到2027年達到80%。

特斯拉上海廠目前的電池組件都來自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在中國四川的工廠。

建好了產業鏈 在中國市占率卻下滑

如果未來特斯拉上海工廠將業務專注於本土市場,則面臨中國本土車商爭搶市場。

根據中國乘聯會公布的數據,2022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近44萬輛(市場份額7.7%),而比亞迪公司全年銷售量近180萬輛(市場份額32%),是特斯拉的4倍還多。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帶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的形成。

2020年初特斯拉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媒體就表示,中國電動車產業鏈上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整車製造,難度就在於需要一個產業鏈支撐,而引入特斯拉可以為中國塑造整車產業鏈。這就好比蘋果公司為中國的手機行業整理好了產業鏈,所以才有中國產的華為、OPPO、VIVO、小米等企業。

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95%的零組件已實現本土化供應。到2022年,該工程已經在上海、蘇州、寧波等中國長三角地區形成了包括電池、汽車芯片、自動駕駛系統、汽車內飾、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車零組件的全生態鏈。

而比亞迪公司在2020年也趁機搶占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中國的小鵬、蔚來、吉利等中國公司也順勢加入了爭奪特斯拉市場的行列。

推動了中國的電動車全產業鏈的形成,而特斯拉進入中國三年,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不僅沒增加反而有所下降。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占有率維持在10%左右,到2022年,市占率下降至7.8%。

大數據庫令中共恐懼

去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旗下SpaceX的低軌衛星網絡「星鏈」(Starlink)為烏克蘭提供了巨大的通信支持。這令中共恐懼「星鏈」會被用於突破中共的信息封鎖。

 2021年6月和8月,中共當局分別通過了《數據安全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強化對中國境內數據處理活動的監管,並限制個人信息的跨境流動。

特斯拉在2021年5月表示將在中國建立一個數據中心,將中國境內出售電動車收集的用戶數據留在中國境內。同年10月下旬,特斯拉宣布已經完成了中國數據中心的建設。

特斯拉並沒有將該數據平台的運營權交給中共國有企業,而是自己經營,這顯然令中共心生忌憚。

責任編輯:連書華 #

相關新聞
特斯拉和蘋果在中國遇逆風 股價大跌
【財商天下】超越特斯拉?比亞迪面對生死課題
特斯拉電動車在美歐降價 包括最暢銷車型
調查:中共政策難測 歐企加速撤離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