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香港未現遊客潮 陸客僅2019年的5%

人氣 2404

【大紀元2023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林一山香港報導)1月8日香港跟中國大陸通關後,港府與旅遊業界都熱切期望遊客數量大增,旅遊業逐漸恢復。不過,根據最新統計數字,今年初一(1月22日)只有18,635人次旅客入境香港,其中包括中國大陸旅客10,082人次,僅為疫情前2019年初一的二十分之一。另外,今年初一澳門有大約5萬人次旅客入境,入境香港者僅為澳門的37%。

根據澳門治安警察局統計數字,年初一有8萬6,000多人次旅客出入境,其中有約5萬人次旅客主要經港珠澳大橋和關閘入境。截至年初二晚上9時,有約6.7萬人次旅客入境。

而根據香港入境處統計數字,年初一有30,406人次旅客出入境,其中18,635人次旅客入境,只有澳門的約37%,包括10,082人次中國大陸旅客,以及8,553人次其它國家旅客。中國大陸旅客方面,3,126人次經機場、2,573人次經高鐵西九龍、1,903人次經落馬洲支線入境、712人次經港珠澳大橋、172人次經文錦渡、1,189人次經深圳灣、190人次經中國客運碼頭、217人次經港澳客輪碼頭入境香港。

資料顯示,2020年1月25日(年初一),COVID-19疫情剛剛爆發,當天仍有49,068人次旅客入境香港,分別有29,891人次中國大陸旅客和19,177人次其它國家旅客。

而2019年2月5至8日,年初一至初三,共有62萬人次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香港,較2018年的45萬人次大幅增加37%。2019年初一至初三,平均每日有約20.7萬人次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香港,是今年初一的20倍。

2019年初一至初三,高鐵西九站及港珠澳大橋出入境人次均破紀錄,中國大陸旅客入境香港人次方面,高鐵是15個出入境管制站之冠,3天合共錄得11萬人次入境,平均每日3萬7,000人次。排第二的是羅湖,港珠澳大橋排第三。相比之下,今年初一高鐵西九站和港珠澳大橋只有2,573人次和712人次大陸旅遊入境香港,而羅湖管制站仍未開通。

2019年2月,香港旅遊業議會稱年初一至初三,平均每日有約195個中國大陸旅行團抵港,平均每日有30個旅行團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香港。

澳門酒店業界:入住率理想

今年1月22日,年初一,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稱,在大三巴看見很多旅客,多數是說普通話的旅客,而酒店預訂率已達九成,年初一「起碼開個好頭」。

1月23日,年初二,金沙中國總裁王英偉表示,過年檔期酒店入住率理想,由年初二起至未來一週的酒店房基本已滿,整體業務恢復至疫前五成。

澳門防疫政策較香港寬鬆

澳門政府的旅客防疫措施比香港寬鬆。從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入境澳門的旅客,目前無須出示病毒檢測證明,只有從外國入境澳門的旅客,才須出示48小時內抗原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相反,從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入境香港的旅客仍需持有24小時內快篩或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從外國入境香港的旅客,除了檢測規定之外,更須符合疫苗接種要求。

前澳門立法會議員區錦新1月23日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時分析指,澳門政府的施政、旅遊設計和防疫政策都明確以「內地人優先」,所以吸引大批大陸客是自然的事。例如,澳門早前曾嚴格限制香港和海外人士入境澳門,但對大陸人一直是開放的。

香港旅遊業議會:2月初才有大陸團來港

今年1月9日,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曾稱,由於通關較突然,再加上臨近過年,很多大陸旅客早已計劃好行程,未必急於訪港。

她引述大陸旅行社表示,1月不會有大陸團赴港,2月初開始才恢復舉辦旅行團,初時每日會有10團,每團大約30至40人,以廣東旅客為主,她估計每日訪港人數也不及疫情前的十分之一。自由行方面,她預計2月中旬至下旬起復甦,2月底至3月將會有較多大陸旅客訪港。

楊淑芬透露,旅遊業議會今年初起已為導遊提供對文化藝術景點的培訓,例如西九M+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館,希望大陸旅客能夠有購物之外的體驗。

旅發局:大陸旅客需要時間續辦證件

今年1月15日,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於商台節目表示,在去年9月底實施「0+3」(即無須接受強制檢疫,只需進行三天醫學監察)後,訪港旅客人數開始逐漸上升,但速度慢,先以商務旅客和探親人士為主,其次為個人遊或小組遊,大型旅行團並未恢復。

關於大陸旅客人數不似預期,程鼎一稱中國大陸1月初才恢復赴港旅遊簽證,不少大陸旅客的證件需要時間續辦,估計稍後訪港的大陸旅客人數會逐漸增加。

另外,程鼎一透露,旅發局將投放至少1億元推出全球大型宣傳計劃,下月會公布計劃詳情,局方已經與旅遊業界分享計劃內容以作超前部署。他表示業界十分興奮,已經開始準備。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香港通關一週多港僅4.6萬入境客
港去年出入境達530萬人次 按年升1.7倍
香港部分檢測中心排長龍 承辦商稱無預約最長排2小時
香港旅議會促設一億復常基金及取消過關檢測要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