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循環經濟新創展 謝哲青任推廣大使

圖說:環境部次長沈志修(左2)與人氣作家、資源循環推廣大使謝哲青(右2)參觀展位。(戴德蔓/大紀元)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廢棄茶渣可以變成天然除臭的貓砂、產物的廢棄物能製成生物炭,資源循環再利用,成為近年全球的國際重要課題。環境部17日舉辦「2030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開幕記者會,推廣產品環境友善化設計及資源循環理念,人氣作家謝哲青擔任資源循環推廣大使,分享在世界各地親眼所見的資源問題。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致詞時表示,產業1年有2100萬公噸的廢棄物,家庭廢棄物1年就有1100萬公噸,家庭廢棄物有60%是被回收的,包括玻璃、紙類、塑膠、金屬回收之後都回到我們製成裡面去添加跟使用;產業的廢棄物的部分約85%是被循環再使用的,一年有新台幣700多億元的回收再利用的產值。

沈志修以循環採購為例,如辦公室筆電,或者是辦公室的桌椅、平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像腳踏車、摩托車等等,都可以用共享租賃的方式;超越圈圈已經進入第4屆,4年來我們已經有超過200家以上的,這樣有創意的這個廠商參與。

謝哲青致詞時說,過去20年他以旅行者與寫作者看待這個世界,他在剛果首都金沙薩看到堆積如山的螢幕,當地人不知道怎麼辦;他在孟加拉,看到地球上最大的拆船工廠,然後所有的廢棄物把城市繞了半圈。

謝哲青說,希望透過這個活動,讓所有的朋友們能夠看到我們在地創生跟資源循環所做的心努力力,也希望每一個消費者跟生產者能夠加入。透過消費者選擇,挑選循環設計的商品或服務,減少地球資源耗竭,也能帶動生產者綠色設計,讓資源不斷再利用。

廢棄茶葉渣,也能化身天然除臭的貓砂。(戴德蔓/大紀元)

輔導產業做農業科技研發的台經院農業發展與生物經濟研究副研究員兼所長林維君對《大紀元時報》表示,茶渣是一般常見的副產品,收集再利用可以變成貓砂、也可以變成畜舍墊料解決畜舍動物異味,有促進動物健康效果。

博堯生物科技總經理特助許琇涵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台灣人愛喝茶,剩下的茶渣一般都做成堆肥,台灣高溫潮濕,茶渣易發霉變質,我們把微生物運用到茶渣,可以保持品質,乾燥後可以做成貓砂,再添加除臭益生菌,茶渣貓砂不僅可以散發天然的茶葉香味,還可以抑制病原菌。

台灣各地有不同的當地的農林特產,可以做成不同的生物炭。(戴德蔓/大紀元)

台灣剩餘木料其實每年有1000萬公斤,以前修剪的樹枝可能直接燒掉,木酢達人則收集剩餘木材,依據木材的形狀做成不同大小的桌椅,剩下的再做成木炭。廢棄物製成生物炭,廢氣再收集做成木酢液,創新利用這些農業剩餘資材,達到循環經濟的最終目標就是零廢棄。

木酢達人經理彭兆凡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台灣各地有不同的當地的農林特產,可以做成不同的生物炭,比如台南官田盛產菱角,可以做成菱角炭,屏東檳榔樹則可做成檳榔果炭。

Positive 品牌總監游本炫向《大紀元時報》展示全球第一件可分解T恤,材質主要是Greeone的紗線與虱目魚魚鱗紗線混紗製作而成,虱目魚鱗的這個機能:親膚、快乾、除臭、老人臭、阿摩尼亞、汗臭都可以清除,衣服也較強韌。

幼兒可以安心啃咬的米積木。(戴德蔓/大紀元)

有點良品CEO曾淇懋向《大紀元時報》說,他們用C級米磨成粉加上蚵仔殼還有美國FDA認證的PP,做成幼兒可以安心啃咬的積木,積木還有米香,之後還有保證回收的機制,落實綠色生活資源永續。

環境部主辦的「2030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10月17日至22日,在科教館舉行,展出主題包括「循環共享」、「循環材料」、「循環設計」、「循環文創」等,涵蓋資源循環創新服務、設計及產品,共50個單位參展,以貼近生活的展出方式,讓民眾了解資源循環理念。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