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園財經】中共定經濟政策 學者批「見光死」

人氣 1741

【大紀元2023年12月21日訊】大家好,歡迎來到《淨園財經》。

12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黨媒稱該會議是為中國經濟把脈問診,定調明年經濟工作。這次會議,基本是重複了12月8日中共政治局會議上的一些論調。

會議堂皇吹噓2023年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成績可圈可點」,可是會議剛開完,A股又跌破3000點。

事實上,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共經濟是慘不忍睹。不僅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齊熄火,更為頭疼的是房地產業坍塌,金融爆雷。民企倒閉潮,外資逃離,人民幣匯率破七常態化。

青年失業率飆升,消費疲軟。地方政府債台高築,公務員降薪。貨幣和財政雙管放水,仍躲不過經濟通縮風險關口,等等一系列結構性、系統性、制度性問題困擾中國經濟,中共政府幾乎無力化解、無招應對。

但中共卻罔顧事實,死要面子,死不承認。為了達到遮人耳目、掩耳盜鈴的目的,會議破天荒地要求各地「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本期節目,我們就來談談中共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共的經濟形勢。

新提法充斥,主打仍是畫大餅

中共這次會議,炮製了很多新提法,比如,「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等等。

這些冠冕堂皇的名詞不只是普通人看不懂,恐怕業內人士與經濟學家也會被搞得暈頭轉向。不過這倒是中共文宣的一貫特色。失業不說失業,叫靈活就業,負債叫提前消費,裁員叫向社會輸送人才,窮人叫待富人群,等等不一而足。

中共在前兩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提到了「三重壓力」,即「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這次換了個馬甲,對應的提法叫「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聽起來似乎是病情減輕了,其實是中共文宣的障眼法。

來看一組數據。中共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共鼓吹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6.8%,但主要貢獻是餐飲增長18.7%拉高所致,大宗商品如汽車,國內銷售同比僅增長1.9%。地產及地產相關的行業如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消費呈明顯下滑狀態。需求收縮無明顯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中共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的產能利用率普遍低於歐美國家的正常值域79%—83%,且比去年同期均減少1—2個百分點,只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和「化學纖維製造業」這兩項的產能利用率超過79%。這並非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而是「供給衝擊全面惡化」。

再看看社融數據與物價指數。今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達1.15萬億元。這就說明,貨幣的流動性主要是由政府創造的,而非企業和居民。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環比均下降0.5%。PPI同比下降3.0%,降幅較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且是連續14個月下降。今年前三個季度,M2總量增速為10.3%,而生產和消費價格卻持續下降,這是「社會預期偏弱」嗎,這是「預期嚴重疲弱」。

對於中共經濟工作會議的文字遊戲,網民們壓根不買帳。

網友「錐子的思想實驗」說:「說再多虛的都沒用。這時候只需要一招,大幅提高無產階級的工資收入,減少工作時間,讓中國無產階級能有錢有時間消費。……我們的發展階段確實還在美國1914年之前。」

「步懷真」說:「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只好在文字上創新,比如『應x盡x』,這大概就是新提法了。中國的經濟現在並不好,看似平穩,實際上缺少活力,一旦通縮,就會衰退下行。」

看衰中共經濟,學者批評中共政策「見光死」

日前,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辜朝明在其新書《被追趕的經濟體》中提出,中國經濟增長故事中容易的部分已經結束,中國面臨著「脫鉤」、勞動年齡人口萎縮、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戰。

近期,大陸網上瘋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員魏加寧在11月7日舉辦的「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論壇上的一篇發言稿,題為「如何防止民營企業政策掉入『塔西佗陷阱』——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為民營企業徹底正名」。

魏加寧在發言中提出了和習近平當局背道而馳的論點,他認為,市場經濟就是民營經濟,而且民營企業才是主體,國有企業其實是對民營企業的補充。

魏加寧針砭時弊,大膽直言:「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重大抉擇:究竟是順水推舟走的遠呢?還是逆水行舟走的遠?是由黨來順勢而為,主動推動並主導政治轉型,實現一個有序、可控、溫和的民主化過程呢?還是逆勢而為,最終被動地面對一場失控、無序、激烈的社會動盪,農民起義?」

魏加寧指出,「從本質上講,民主轉型是大勢所趨,是社會進步,既能夠實現國泰民安,還能夠實現長期執政;而農民起義、社會動盪是倒退,是災難,必然會走向亡黨亡國。」

魏加寧提出,黨要主動轉型,理論上從革命黨轉變為執政黨,心態上從在野黨轉變為執政黨,治理方式上從地下黨轉變為執政黨。宏觀政策和公共事務,一定要讓公眾參與,公開討論,避免政策文件「見光死」、「一日遊」現象。

學者魏加寧的觀點無疑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但卻戳到了中共的痛點,中共年度經濟工作會議給了類似魏加寧這樣的體制內高層智囊一次決絕的回應。

安全大於經濟,中共復甦經濟靠捂嘴

英國《金融時報》,就中共本次年度經濟工作會議發表題為「中國在2024年將繼續押注於安全而不是改革」的文章,文章對中共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公報的關鍵詞進行了分析,與前幾年相比,「發展」及「經濟增長」是今年使用最多的術語,達到50次,2022年為45次,2019年為40次。「改革」一詞被提及15次,2022年為13次,2019年為28次。而「安全」一詞的頻次,2019年為1次,2022年為9次,今年為14次。

文章表示,政府對國內外環境感到不安全,習近平對經濟改革的興趣日益減少,而對安全的關注卻是一年比一年大。

從《金融時報》的分析可以看出,魏加寧呼籲中共轉變政策,幾乎就是與虎謀皮。在這一點上,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許成鋼看得更為清醒與透徹。

12月4日,許成鋼在台灣發表演說,他演講的主題叫「制度基因:中國制度與極權主義制度的起源」。許成鋼分析,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是兩次重大運動,大躍進死了4千萬人、文化大革命整了1億人,中共的統治合法性動搖,經濟瀕臨崩潰。改革開放只為中共續命,並非中國產生天翻地覆改變,階級鬥爭和經濟改革兩者是為了同一目標,走向共產主義。

許成鋼指出,改革開放通過向地方分權,主要是行政、資源和稅收向地方分權,中共獲得了一定的靈活性,但現在習近平全面收權,中共當下關心的不是經濟而是政權安全。

二十大後,中共國安系統異軍突起,強制介入經濟與金融,推行《反間諜法》,前一段時間,嚴查肅殺看空、做空、唱空、掏空經濟的言論,大搞金融文革2.0版運動。

12月15日,中共國家安全部發文稱,「各類意圖唱衰中國經濟的『陳詞濫調』不斷出現,其本質是妄圖以種種虛假敘事構建『中國衰敗』的『話語陷阱』『認知陷阱』,以持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道路進行攻擊、否定,妄圖對中國開展戰略上的圍堵打壓。」

言外之意,升斗小民對中共經濟也只能歌功頌德,不能批評妄議,知名財經博主吳曉波、劉紀鵬前段時間就因質疑中共經濟而遭禁言。網民嘲笑說,只許黨宣口炮,不許百姓坦言,黨媽復甦經濟靠捂嘴。

中共開倒車的速度,遠超人們的認知與想像。近日,最高法院辦公廳發文稱,「全國法院裁判文書庫將於2024年1月上線運行」。但上線後的法院裁判文書庫僅「支持全國法院幹警在四級法院專網查詢檢索裁判文書」,實施十年的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制度,就此關閉了。

知乎用戶「虎年大吉」回應:「知乎今年不可再匿名回答,裁判文書網明年不再對外開放。把普通網民放在陽光下照射,你們卻躲起來了。」

好,本期節目就到這裡,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按小鈴鐺訂閱。

乾淨世界視頻鏈接: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CN/live/1gcqhbs2qgs3RGuXhTYqaPyx51ea1c

《淨園財經》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相關新聞
【淨園財經】前景黯淡 中國出生人口斷崖下跌
【淨園財經】中國經濟陷泥潭 各行業發展現逆轉
【淨園財經】中國經濟蕭條 消費低迷 富人出逃
【淨園財經】秦剛案二次升溫 習當局變亂難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