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產業升級 10名「設施農業」達人獲獎

2023年12月22日,農糧署長胡忠一(中)表示,從2017至2021年共投資45億元推動設施農業,五年的成果已經達到1,894公頃。(戴德蔓/大紀元)
人氣: 25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南報導)農糧署22日表示,因應氣候變遷所推動的「設施型農業計畫」已達1,894公頃,取得相當豐碩成果。為使更多農民參與本項計畫,112年首度辦理優良設施農業經營徵選,從全國舉薦50名參賽農民中選出10位運用設施栽培成功案例,鼓勵更多農民投入設施栽培,提升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與促進產業發展。

農糧署12月22日頒發獎盃與獎金給10名「設施型農業」之星獲獎者。(戴德蔓/大紀元)

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從2017至2021年共投資45億元推動設施農業,五年的成果已經達到1,894公頃,超過原來預期1,500公頃目標,行政院又核定2023至2026年共54.8億元經費,往後每一年目標250公頃,2026年全國的設施農業可達到2,894公頃。

胡忠一表示,農作因氣候變遷或是豪雨、乾旱、病蟲害,甚至土壤因多年連作造成損害,透過設施農業計畫可以補充耕地面積,比如在汛期可以供應台北農產公司拍賣量的20%,將繼續推動以國內耕地面積1%為目標。

胡忠一說,設施型農業加入環控等智慧型相關設施,農產品結合有機跟產銷履歷,非常安全,安心履歷可以追溯,農民收益可以增加,消費者的飲食安全也獲得確保。

陳文輝(右)獲得設施型農業菁英獎,左為水上鄉推廣部主任曾佩瑛。(戴德蔓/大紀元)

菁英獎得主在農業生產整體規劃及效益展現明顯成果,堪為典範。嘉義縣水上鄉陳文輝運用抗颱加強型網室栽培木瓜,建立全國最大的木瓜智慧農業生產基地。

原本從事室內設計的陳文輝向《大紀元時報》表示,他們有一支壘球隊友,民國100年至102左右,景氣沒有很好,這些球友有共同理念回鄉務農,由於務農的經驗是一張白紙,沒有框架,沒有舊思維的束縛,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經營面積從最初的 2 分地擴大至現今的 22 公頃,成為全國最大的木瓜智慧農業生產專區,木瓜供應全台的超市與大型賣場。

卓永加(左)獲得設施型農業智能獎,右為弟弟卓永利。(戴德蔓/大紀元)

智能獎為善用智慧化環控生產,對於穩定作物產量與品質非常重要,得獎者臺中市大安區卓永加運用智能設施控制葉萵苣生長條件,配合精準養液管理,實現全年生產,使產量達到傳統栽培 4-5 倍。

卓永加與弟弟卓永利在經營靖安農莊,卓永利向《大紀元時報》表示,他們的蔬菜打破季節性,原本冬天才種得出來的蔬菜,透過環控,一年四季都可以生產出來,夏天的品質還超過冬天。

卓永利說,祖先留有一塊地,原本從事爵士鼓製作的兄弟退休後,覺得應該好好利用這塊地,由於原本的土壤農藥使用過度,所以決定要離土栽培,找到農糧署接受指導,他們兄弟倆將爵士鼓工廠智能管控系統,運用到農場,包括水分、溫度、濕度、肥料的管控都隨時透過手機App監控。

「過年時,大家都外出遊玩,我們是在農場裡孜孜不倦地研究設施栽培技術。」卓永利說,升溫跟降溫的系統,是我們自己自行研發,成本只有傳統降溫系統的十分之一,使用的耗電能大概是傳統的20%的耗電能而已,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優勢。

卓永利表示,他們研發的設施,還可以將病蟲害降低百分之八十幾,也就是說在室外,可能會有十種蟲來吃你的菜,在他們的設施下大概只剩下一、兩種蟲,我們不使用任何農藥,直接用手抓就可以了。

2023年12月22日,謝秋芸(右)獲得設施型農業效益獎,左為農糧署長胡忠一。(農糧署提供)

桃園市新屋區謝秋芸建立以效益為先的有機草莓設施栽培,節省人力成本,對消費者而言也是友善的生產環境。被客人親切暱稱為牛媽媽的謝秋芸,過去任職於新竹科學園區從事人力資源工作,但她對於農業抱持著極大熱情,後來更在因緣際會下前往日本沖繩與北海道體驗一段農園和牧場生活。正因為有這段經歷,使謝秋芸回到臺灣後,決定投身農業經營。

謝秋芸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有機就是不能有農藥,所以她會用葵花油乳化以後噴蟲,還有天敵去吃害蟲。謝秋芸不強調品牌知名度,而是以配合各種通路銷售策略與供貨需求為主,消費者可透過有機標章溯源,十年來已累積可觀的客戶群,並注重消
費者的友善環境,使得觀光採果回客率極高。

獲得效益獎的李承昌(右)夫婦。(戴德蔓/大紀元)

台南市永康區李承昌運用鋼構設施及降溫設備栽培有機小黃瓜,搭配天敵防治,是永續經營最佳代表。李承昌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當初做肥料是用蚯蚓的糞便,做多種有益微生物菌,可以讓土壤更健康更營養。

李承昌說,從事有機小黃瓜栽種已經12年,當初寫了一封信給農糧署,表達想要回鄉種田,農糧署轉介農改場,透過農經局難區分署輔導,原本也種草莓、小番茄,後來就以有機小黃瓜為主要作物。

李承昌透過設施解決過去有機農業在露天面對氣候及病蟲告使授的問題,使得農上產期可高達8個月,每月可產出6-10公噸有機小黃瓜,年產顧高達300萬。透道化控制設施運作可節省大量人力,6分地的農易只需要三位工作人鎮,剛可完肢、採果、包裝等所有事項。

農糧署12月22日頒發獎盃與獎金給10名「設施型農業」之星獲獎者。(戴德蔓/大紀元)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