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宜教洛西兒童唱中文歌 學中華文化

人氣 158

【大紀元2023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梅洛杉磯報導)身在英語環境中如何學習中華文化?洛城西區中文兒童合唱團的指揮王靜宜老師認為,學習中華文化有很多種方式,上中文課能讓孩子們識字和學習閱讀,而學唱中文歌曲也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體驗中華文化的意境和內涵。

洛城西區中文兒童合唱團(West LA Chinese Children’s Chorus)指揮王靜宜老師在2019年春季音樂會上。(王靜宜提供)

從歌曲中感受中華文化

王老師在台灣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獲得了音樂學士和碩士學位,然後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獲得音樂博士學位。她在教授孩子們鋼琴課的同時,還在八年前組辦了洛城西區中文兒童合唱(West LA Chinese Children’s Chorus)。

王靜宜認為,學唱中文歌曲能讓孩子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的一些元素,團員們參加新年和中秋節慶祝活動更能感受節日氛圍和傳統。「特別是在美國長大的華裔或其他族裔的小孩,很容易把歌詞背誦下來,並且聽、唱久了,有一天會更明白其中的含義。」她說,比如要理解《青花瓷》的歌詞就有一定的難度。

因為很多孩子是在說英語的環境下長大,王老師會選擇有中英文歌詞的歌曲,比如《花木蘭》、《小小世界》和《真善美》,讓孩子們唱一遍英文歌詞,再唱一遍中文歌詞,這種語言對照的學習也很受孩子們歡迎。她說:「我們吸引了那些想學習中文或想了解中華文化的孩子,也看到了合唱團取得的成效,所以我會把合唱團繼續辦下去。」

王靜宜表示,比起教孩子學鋼琴,辦合唱團確實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但卻非常值得去做。

2019年8月,洛城西區中文兒童合唱團(West LA Chinese Children’s Chorus)指揮王靜宜老師和孩子們。(王靜宜提供)

經歷疫情艱難時期

在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的兩年中,合唱團不得不停止活動。王老師說:「我們嘗試過線上教學。與其它線上課程相比,孩子們上網練唱很難有效果;網速有差異、聲音也難配合。最後不得不停止活動。」

暫停兩年多讓合唱團人事變化很大,王老師說,疫情緩和後,基本上是重新組團;有些孩子年齡大了或參加了其它的活動,現在大約有30人。

2022年初合唱團才逐漸恢復了練習。「我們起先不得不去一些朋友的後院練習,但也會影響朋友和鄰居,所以要換不同的地方」,王老師說,「從去年夏天我們才逐漸恢復正常的室內練習,開始時孩子們唱歌還戴著口罩。」

上台表演

王靜宜認為,參加演出能提高小朋友們學習的興趣和意願,「小孩子需要能看到學習的效果,表演能激勵他們去練習。」包括學鋼琴的孩子,準備表演能帶來練琴的動力,每年都有兩次鋼琴成果發表會。

在今年元宵節前,洛西兒童合唱團應邀參加了在加大洛杉磯分校(UCLA)著名音樂廳Royce Hall的元宵晚會,表演了合唱曲「萌寶過大年」和「我相信」;2月19日,合唱團又來到迪士尼公園,演出了「踏雪尋梅」和音樂劇「阿拉丁」中的選曲等多首歌曲。

「在迪斯尼的表演是我們之前練習的綜合展現」,王老師談到,「雖然在Royce Hall音樂廳的表演只有5-6分鐘,但要提前報到、準備和等待的時間卻要花3-4個小時,這些實際的經驗會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並從中受益。」

參與表演活動從申請、組織、練習到伴奏等事無鉅細都得王老師自己去做,但她認為,為孩子們爭取表演的機會很重要。UCLA等主辦方對活動都有具體要求,「我們會根據要求來選擇歌曲並申請,比如在冬天就挑選與雪有關的主題,過年就挑選風格合適的「萌寶過大年」,每年的演唱歌曲都不同。」

「我們招收4歲以上的孩子,訓練孩子的聽力和培養對音樂的感知力,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參加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動。」王老師認為,這兒的公立學校並不重視音樂教育,音樂課很少,所以課外的音樂活動是一種重要的補充教育。她希望籍合唱團音樂與表演爲一體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也期望合唱團成爲孕育表演者的搖籃。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結束暴政」 洛城舉辦中共百年暴行圖片展
極端天氣來襲 加州多地爆野火 火勢持續蔓延
橙縣僑務委員會議 拒傳播假訊息團結護台灣
「零排放」或致鐵路貨運退出加州 由卡車取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