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一東(4)商王禱雨 漢祖歌風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商湯在位時發生了七年的旱災,他向上天祈求大雨,解除旱象。圖為《帝鑑圖説》之「桑林禱雨」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原文】

shāng wáng dǎo yǔ,hàn zǔ gē fēng 。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

ㄕㄤ ㄨㄤˊ ㄉㄠˇ ㄩˇ ,ㄏㄢˋ ㄗㄨˇ ㄍㄜ ㄈㄥ。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

【註釋】

(1)商王:指商代的開國之君成湯。姓子,名履。夏桀無道,湯舉兵伐之,把桀放逐到南巢,遂擁有天下,定都亳(bò ㄅㄛˋ,今河南商丘),國號商。
(2)禱:向神明祈求。
(3)漢祖:即漢高祖劉邦,與項羽兵爭天下,後滅項羽而擁有天下,定都長安,國號漢。

【語譯】

商湯在位時發生了七年的旱災,他向上天祈求大雨,解除旱象;漢高祖劉邦,即位後回到家鄉,和父老飲酒高歌《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人物故事】

成湯滅夏,建立了商朝。他是一位能禮賢下士、體恤百姓的賢君。據說成湯在位時發生了持續七年的大旱災,掌管占卜的史官認為,必須拿活人獻祭,才能求雨成功,解除旱象。成湯聽了,不忍有人犧牲生命,就冷靜地說:「我之所以求雨,為的是拯救人命,哪裡忍心害人生命來祈禱呢?如果一定要有人做犧牲,那就讓我來吧!」到了舉行求雨祭祀大典的那天,成湯剪下自己的頭髮和指甲,丟進祭壇前的火堆中,並用六件事情來責備自己:「難道是我的政令不合乎法度?或者是我延誤了人民耕種的時節,使得他們的收成受到損失?或者是我居住的宮室過於高大華美?或者是因為我的後宮婦女太多?或者是因為有人經由行賄求官得逞?或者是因為造謠生事的小人猖獗,妨害了政務的推行?如果我犯了其中任何一項過失,那麼就往我身上降災禍,不要再讓百姓遭受到困厄了。」上天被他愛民如子的至誠所感動,降下大雨,解除了旱象。人只要懷有善念,上天一定會成全他的。

秦滅亡後,楚漢相爭,劉邦在張良、韓信、蕭何等人的輔佐下,打敗項羽建立漢朝。晚年他曾回到故鄉沛縣,召來故友、父老一同歡飲,酒酣耳熱之際,劉邦開心的一面敲擊筑,一面唱著即興創作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還翩翩起舞,傷懷落淚。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時的沈義倫擁有清高的節操;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展現寬大敦厚的風範。
  • 劉聰有個兒子叫劉約,一天昏死了過去,但手指一直是溫熱的,沒有僵硬,所以一直沒有殯葬。過了幾天,劉約竟又活了過來。劉約講述了他昏迷時,元神離體所經歷的奇聞。
  • 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的養子,33歲的趙昚,面對十個美貌的宮娥,守住了禮節,經住了考驗,得到了太子之位。
  • 中藥有「升降浮沉」的不同性質。(Shutterstock)
    和凝和狄仁傑都是古時德才兼備的宰相,能重視人才,提拔後進。和凝以范質繼承自己衣缽,可見和凝能賞識賢才,有提拔後起之秀的雅量。狄仁傑以元行沖作為規勸自己過失的一味藥材,可見狄仁傑能珍惜賢才,並有接納諫言的雅量。
  • 李靖雖為名將,但人間將相也只是龍族之奴,世上名利轉眼即逝,有沒有都無妨。而人們必須順天行事,照規矩辦事,否則好心反而會害了人。做人應盡孝道,王崇孝感天地,因而遇難呈祥。然而人世有其因緣,凡事只能盡人事而聽天命,當世緣已盡也是天意,不如就隨其自然、節哀順變吧!
  • 荀巨伯長途跋涉到遠方探望生重病的朋友,正值戰亂,荀巨伯沒有捨棄朋友而去,並且願意犧牲自己保全友人。敵軍被感動,於是率軍撤回,他的義舉使得全郡城的財物和人命得以保全。許叔微家境貧苦,自知無力施捨救助他人,便刻苦學醫,以醫術救人。建炎初年,瘟疫流行,許叔微以精湛的醫術活人無數。
  • 明武宗命令泗州進獻幾十名善長歌舞的美女,汪應軫智慧應對,於是明武宗下詔泗州暫停進獻美女。
  • 西晉的蔡子尼是陳留郡的的名士,北宋的劉少逸被稱為神童。
  • 王戎、裴楷同為聰明俊秀的人才,晉初吏部郎的人選,也是魏晉時期的清談名士,崇尚老子,放達自然。裴楷始終貞潔正直,不巴結迎合權貴,因而保全了自己,也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才能。王戎雖清淨豁達,但政局混亂中想法似乎變了質,增加了私心,占居高官卻閒散出遊,讓一起共事的同事撐起大局,坐擁財富卻不願與人分享,確實不如裴楷的度量寬大、守正不阿。
  • 富貴不如德義,道義之士心無所求,雖居貧賤而感自豪。富貴者不得驕人,應尊賢禮士才能保有富貴。太子擊受父親和田子方等儒家之士的教導,成為一位注重道德修養的明君。趙溫胸懷大志,救人不惜錢財,為民請命不畏強權,也是位了不起的仁義之士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