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大補帖

想愈老愈有錢?別讓這些情況吃掉你的退休金

如果你已經為退休留了一大筆積蓄,務必要緊緊的守住它,因為錢是很容易花掉的,尤其是當你不在意的情況下。(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3年04月08日訊】(Jordan Bishop撰文/大紀元記者文濟民編譯)每個人都希望退休後能夠過著幸福又安逸的生活。可現實是殘酷的,想要有寬裕的退休生活,多數人需要工作很長的時間才能達成,除非嚴謹的為退休做好準備。

今天你所做的財務決定往往會對你的未來產生長遠的影響,尤其涉及你的退休儲備金。現階段,你覺得負擔得起的高息貸款,未來可能與你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背道而馳。

為了幫助你保有足夠的退休儲蓄,我們整理了一份清單,列出哪些情況容易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消耗了你的退休儲備金。

為什麼要存退休金?

堅持長期儲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舒適的退休生活,這個畫面對很多人來說甚至有點模糊,尤其是年輕人,與一輛閃耀的新車相比,退休這件事似乎還很遙遠。

為了讓你了解退休金的重要性以及為何值得犧牲一些享受儲備足夠的退休金,我們整理了一份清單,讓你瞭解個中原因。

希望這份清單可以幫你清楚的勾勒出你所期待的退休光景。

想要心安理得的享受退休生活,需要嚴謹的為退休做好準備。(Fotolia)

#1 你可能會活得比你預期的更久(你可能會活到很老)

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醫療技術也跟著進步。現在的人都比過去幾代活得更久,你也一樣。如果你預計退休後至少還能活18年,由於醫學的進步,你可能會再多活十年甚或更久。

預設你會有更長的壽命是一件重要的事。因為在決定退休儲備金的目標時,你可能將預算設得過低,導致你的積蓄用到一點不剩,尤其你可能會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或是朋友與家人身上。

#2 社會福利金不足以支付退休後的生活

隨著通貨膨脹的快速飆升,以過去的幣值估計也許夠用,但以現在幣值計算可能就不夠用了,包括你的社會福利金在內。假設你目前的生活方式每年需要五萬美元,以當前8%的通貨膨脹率,一年後你將需要五萬四千美元才夠用。糟糕的是,沒人知道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未來如何變化。

因此,考慮到通貨膨脹對退休準備金的影響,你需要有其它的資金來源,像是投資和退休儲蓄等等,填補你的社會福利金的不足。這些額外的資金讓你退休後有足夠的資源可用。

#3 藉由儲蓄獲得繳稅優惠

每一份薪水都有很大一部分用於納稅。不管你同不同意,這些扣除額是強制性的,但好消息是有辦法可以減少稅額。

減少稅額最簡便的一個方法是做退休儲蓄。你投入退休計劃的錢通常可以延後繳稅,在某些州甚至是免稅的,這樣就可減少你當下必須繳納的總稅額,而留到以後你適用較低的納稅級別時再繳稅。

你省下的賦稅減免總額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日積月累下來,你會很驚訝複利效益所省下來的錢相當可觀。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這就像透過退休儲蓄而平白賺到一筆錢。

#4 你可以自主退休

每個人都怕失業,擔心失去工作而無法維持生計。有退休計劃和儲蓄多少可以降低這種煩惱和焦慮,因為你知道自己有存款可以支撐。而且你想退休就可以退休,不需要雇主或家人的同意。

最能讓人感到安心的就是擁有儲蓄,能夠自行決定何時退休而無需經任何人的同意。

#5 享受退休生活心安理得

最後,規劃你想要的退休生活,這就是儲蓄的最佳理由了。吾人皆知,勞工是社會的基礎力量。你辛苦工作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是無法衡量的,而你能幫自己做的就是做好退休儲蓄,日後你才能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儘管退休儲蓄有諸多好處,許多人的儲蓄還是不夠的。有些人雖然有很完整的儲蓄規劃,卻情不自禁地揮霍在無節制的購物上,使得他們的儲蓄目標倒退了幾個月甚至幾年。

你認為自己可以買得起更昂貴的東西,但這些奢侈品積少成多可能吃掉你相當多的積蓄。(Shutterstock)

10種情況花光你的退休儲蓄

如果你認同上面說的並準備開始存錢,請你繼續閱讀下去。因為光是為退休儲蓄還不夠,你還需避免下列這10種狀況才能存到錢。

如果你沒有立即糾正這些情況任其發展,可能不知不覺中延遲了你的退休時間。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會花光積蓄,最終又老又貧。

事不宜遲,看看你有沒有以下這些可能耗掉你退休儲蓄的情況。

1. 不斷擴大消費

許多人在為退休做準備時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不斷擴大消費。你也許對銀行賬戶中的存款感到興奮,你認為自己可以買得起更昂貴的汽車或者更大的房子。雖然升級你的享受本質上沒有什麼錯,但問題是這些小的升級終究會積少成多而吃掉你相當一部份的薪水。

如果你不謹慎,這些額外的支出可能會耗掉本應做為退休儲蓄的資金。這種擴增的生活消費最終可能會把你退休的時間點推得更遠。

2. 花太多錢在子孫身上

假設你有一個或更多的孩子,他們已經成年也完成學業。你應該避免溺愛他們,避免他們回過頭來在經濟上依靠你。你應該引導他們成為自給自足的成年人,而不是無止境的供應他們的生活開銷。

同樣的,如果你有孫子,只有在沒人撫養的情況下,你才需承擔撫養的責任。否則,你已經撫養過自己的孩子,該讓你的孩子去承擔撫養的責任。

許多祖父母覺得應該用禮物來寵愛孫子。有些人甚至會上網從國外購買禮物,或是旅行時購買昂貴的禮物寄給他們的孫子。偶爾送禮物給孫子無可厚非,但應避免把他們寵壞,因為這樣會嚴重消耗你的積蓄。

現在的孩子通常想要科技禮物,這些都非常昂貴,一個PS5售價就要500美元,iPhone 13更高達1,300美元或者不止。最糟糕的是,如果你讓他們習慣於得到夢幻禮物,一旦有一天你買不起最新款的遊戲機或手機時,他們可能還會莫名其妙的對你大發雷霆。

要記住,成為一個好父母或祖父母並不需要藉由經濟手段過度表達寵愛。

3. 沒有分散投資

保護財富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散投資標的。如果一項投資發生危機,那麼將所有資金投入該項標的就可能導致大災難。所以永遠不要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透過多元化投資,就可以降低賠掉全部資金的可能。談到投資,千萬不要存有「要嘛大幹一番,不然就不做」的心理。只集中於單一標的,那幾乎會燒光你的退休儲蓄。

4. 投資的標的表現不佳

就像玩賭場遊戲或賭馬一樣,投資總是伴有風險,有時成功有時失利。然而不像純粹靠運氣的賭博,投資是一種經過計算的風險。所以投資需要花時間去研究市場和商業環境、時事以及投資模式。

如果這種分析不是你的強項之一,那麼雇用專家做指導也是一種選擇。從長遠來看,支付一些費用以保障你的投資成果是值得的。

5. 沒有購買醫療保險

如果你身強體壯,也許不想購買醫療保險。但是,我們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做。你應該重視醫療保險,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會用到它。

事實上,隨著年齡增加,住院的機會也在一點點增多。要記住,人不會永遠年輕健康。更別說無論多大年紀,總有出現緊急狀況的風險。

沒有醫療保險就等於根本沒有安全網,必需自己支付醫療費用。醫院的帳單可以一次就耗掉你的退休儲蓄,如果你不小心,甚至會讓你負債。

6. 不懂得節稅

花一點心思確認你繳的稅是否有節稅的空間。儘管納稅是必要的,但是有一些可以合法節稅的會計方法可以減少繳給政府的稅款。

你也許會想要放棄部分薪水以換取新的工作契約。這種策略是薪資方案(salary package)的一個例子,也就是說,你的公司從你的薪水中提取一部分錢用來支付你的每月消費(譯注,如買車的貸款)。可以根據你的情況跟公司談好契約,減少你應稅薪資的總額。

還有很多節稅的方法。建議雇用專業的會計師或稅務專家協助。

7. 花錢不謹慎被騙

生而為人天生就是想要更多。總有無窮盡的慾望,東西要新的、花錢在新技能或新的嗜好上,或是享受更奢華的生活。

結果就是有心人士可能會利用人的這種心理,引誘你陷入快速致富的騙局。他們以更奢華的生活引誘你,藉此騙你的錢。

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永遠不要購買聽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方案,因為這很有可能賠掉你所有的錢。

8. 你沒有應急基金

如上所提的,醫療保險是一項緊急投資,而應急基金具有類似的功能。永遠要留下一部分收入作為應急基金。如果沒有應急基金當保護傘,一個意外支出將令人驚慌失措。

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不久前發生的全球大瘟疫。如果當時你沒有應急基金而突然失業,或者你的公司突然倒閉,那麼這兩年很可能就是艱困度日。

為了避免意外發生而損失積蓄,建議你儲備應急基金。

9. 從退休儲蓄中借款

有些人常會拿一點點退休儲蓄金來支付自己覺得需要的東西,這是一種普遍的情況。如果不在意,可能就花掉相當大部分的積蓄,然後需要大量資金才能回填到位。

從儲蓄帳戶中取款的誘惑永遠存在。你必須守住紀律,不要花掉預留給未來的錢,尤其要考慮,提前從退休賬戶中提款通常會被國稅局課徵高額費用。

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單獨開一個儲蓄帳戶,這樣你就不會一直看到自己存了多少錢。畢竟,看不見就不會被誘惑。

10. 債務太多

支付貸款利息就像在丟錢一樣。貸款是一把雙刃劍,如果你對債務不小心,不知不覺就會淹沒於繳利息的惡性循環之中。這裡指的是高利息汽車貸款或信用卡債務等不好的債務。做盈利的生意或是為其它收入來源做融資的借款不在此限。

只有當你自信能夠立即償還借款時才借錢。過多的債務會導致本應存起來的錢卻被浪費在償還債務的利息上。

如果你目前有欠債,建議你盡快還清,減少利息的支出。要這樣做的時候,最好先集中於償還利率最高的債務。

底線

要勾勒遙遠的未來生活不是一件易事。盡管目標還很遙遠,但是未雨綢繆無傷大雅。我們鄭重建議你這樣做。擬定退休計劃並堅持做下去,對你有數不盡的好處。

如果你已經存了一大筆退休積蓄,請務必緊緊的守住它,因為錢是很容易花掉的,尤其是在你不經意的情況下。務必留意本文列出的狀況。屆時你就能安心退休。

原文:10 Ways You’re Blowing Your Retirement Savings 刊登於Due網站。

《大紀元時報》版權所有©2022。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和主張,內容僅作一般資訊參考用,沒有任何推薦或招攬之用意。大紀元不提供投資、稅務、法律、財務規劃、房地產規劃或其它個人理財的建議。大紀元不擔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或時效性。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