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撤離 昆山市一季度台資增幅下跌80%

人氣 4429

【大紀元2023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李思齊、王佳宜報導)台商正在加速撤離投資三十多年的昆山市。與過去三年的季度平均指標相比,昆山一季度的台商被批項目減少28%,新增投資額更是下跌了80%。目前,昆山的就業機會大幅減少,蘇州居民感慨,昆山都快成空城了。

江蘇省蘇州市下屬的昆山市是台商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人稱「小台北」。台企支撐了昆山30%的GDP,使昆山從農業小縣發展為中國最強地級市,但這一切正在發生變化。

江蘇省台灣事務辦公室官網於5月5日轉載的昆山新聞稱,截至今年3月底,昆山市累計批准的台資項目共有5,832個,累計的投資總額為693.54億美元。把第一季度數據與昆山市過去兩三年公布的對應指標均值相比,可以發現今年一季度新增台資項目和投資金額均已大幅縮水。

據昆山市政府3月中旬公布的信息,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計批准的台資項目共有5,796個,累計投資總額是692.4億美元。與今年第一季度末的數據相減,可得出第一季度昆山批准的台資項目為36個,新增的投資額為1.14億美元。

而「中國商務新聞網」4月25日的報導稱,昆山市近三年(2020年至2022年)的新批台資項目為600個,即季度平均為50個。因此2023年第一季度的新增台資項目數量(36個)比過去三年的季度平均項目數量(50個)減少了28%。

今年一季度台商投資金額增幅的下跌更嚴重。2021年和2022年期間,昆山市合計新增台資46.5億美元,平均每季度增加5.81億美元。今年一季度1.14億美元的新增台資與其相比,增幅暴跌了80%。

蘇州號稱中國的「最強地級市」,台商的撤離對當地經濟的影響已體現在蘇州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中。官方4月3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蘇州一季度的GDP同比增幅僅1.9%;代表工業生產的第二產業同比下降了0.7%。其中,蘇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了2.7%。一季度的GDP排名中,蘇州從去年的全國排名第六降至第七;並且同比增速在十強城市中倒數第二。

蘇州市民錢余(化名)5月6日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他了解到台商撤離還和中共稅收過高有關,還有地緣政治的影響。他說:「不只是台企,還有韓國的企業,各種外企都走了。廠裡的工人說是這裡的稅收太高了,不利於企業的發展,那些企業要去越南發展了。」

錢余還說:「昆山距離上海很近,像是上海的後花園,有的企業在上海註冊不了就到昆山註冊,所以外企特別多。但外資撤離從去年就開始了,現在連年輕的打工人都找不到工作,也不可能都去送外賣,誰點呀?」

就外資撤離對蘇州的影響,錢余表示,影響挺大,房價已經開始下跌了。「沒有人呀,昆山都快成空城了。」

知名財經網易號「吳勝彪專欄」4月28日發表了文章「蘇州掛牌二手房已超16.3萬套!年底,房價必崩」。「吳勝彪專欄」認證的地址是江蘇,公開信息顯示,他本人就是江蘇人。

吳勝彪在文章中講述了蘇州房地產的現狀:「幾天前還是剛剛跨過16萬套大關。可以說,拋售潮已經來臨。……接下來,就看蘇州這邊有多少外資跑了。外資跑了,外地打工人回鄉,蘇州樓市庫存積壓。」「阿里法拍上,蘇州的正在和即將法拍的法拍房是6頁。已經結束法拍的,零人報名的流拍也不少。」

兩岸媒體報導有差別

中國網媒「經濟觀察網」於3月份對昆山就業崗位暴跌的狀況報導說,「一些前兩年每天招200至300人的廠,現在每天只招20至50人」,並且工價是「史低」。

台灣媒體《今週刊》5月3日報導,從事汽車零件組的昆山台商文宏(化名)說,中國媒體報導,以前昆山工廠招200人,現在只招20人,這或許都還是經過「美化」的情況;他自己的工廠在過去的兩個季度內人員減少了20%至25%。

文宏說,實際情況是很多工廠根本不招人,並且在裁員;去年4月上海封城後,很多客戶訂單都往外跑了,很多大的外企撤離,台企業都跟進外移。另一位台商則表示,蘇州台商已走了三分之一,剩下的是各種原因難離開,但工廠雖在,產能大多都轉移出去了。

昆山就業機會銳減,這在中國新年剛過,農民工大舉返城找工作時,就有昆山本地人在社交平台上提出了。一位勞務公司負責人在2月18日發布的視頻中對著鏡頭說:「如果你準備來蘇州、昆山、上海打工,千萬不要出來了。我是一名勞務公司負責人,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我做15年勞務,從來不會像今年的行情。廠裡要10個人面試來一兩百。你可能想像不到,現在生意最好的是小旅館,還有車隊……」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中共宣稱建金融「國家隊」 專家解析
自嗨鍋被凍結7000萬股權 期限長達3年
中共推陸企香港上市 分析師:只是紙上談兵
突然大跳水 中國小龍蝦價格一個月暴跌七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