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加拿大高管指亞投行是北京工具 渥京調查

加拿大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週三表示,加拿大正在凍結與亞投行的關係,同時開始調查該行被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指控。(加通社)
人氣: 76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週三(14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的全球傳播負責人畢加博(Bob Pickard,又名畢卡德)宣布辭職,指責該銀行是北京的「工具」,並表示加入該行並不符合加拿大的利益。加拿大正在凍結與亞投行的關係,同時開始調查。

加拿大高管畢加博在推特上表示,成立於2016年、總部設在北京的亞投行,旨在為鐵路和其它基礎設施融資,支持整個亞洲地區的發展,但它其實是「由共產黨員控制的」。

「作為一個愛國的加拿大人,這(辭職)是我唯一可做的事。」畢加博在推特上寫道,「我認為加入亞投行並不符合我國(加拿大)利益。」

加拿大於2018年3月加入亞投行,出資9.95億美元獲得1%的股份,與比利時和愛爾蘭一起成為首批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從那時起,該銀行的成員已發展到一百多個,其中德國、韓國和澳大利亞都進行了重大投資,各自持有3%至5%的股份,不過北京仍然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股東,控制著超過四分之一的股份。日本和美國不是成員國。

《環球郵報》報導稱,北京對亞投行的影響,使其被視為中國(中共)外交政策的工具,這使一些加拿大人呼籲渥太華退出亞投行,尤其是在加中關係惡化的情況下。

2021年,時任保守黨領袖的艾林‧奧圖爾(Erin O’Toole)敦促總理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取消向該銀行支付4,000萬美元的款項,原因是加拿大人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和康明凱(Michael Kovrig)被中共非法拘押。

在加拿大全球事務部編寫的2019年簡報中,該機構將亞投行與中共的「一帶一路」倡議放在一起,稱兩者都是為了利用中國的「經濟實力來獲得區域影響力,並向全世界輸出其治理模式」。

在亞投行工作了15個月的畢加博在推特上說,工作了「數個月」後,他才意識到該行是由「共產黨政客」控制著,他們「就像內部的克格勃、蓋世太保或史塔西」——分別是蘇聯、納粹德國和共產主義時代東德的祕密警察。

他在推特上寫道:「西方公眾並沒有因為他們在亞投行的成員資格而獲益。」「我親眼看到共產黨政客在多大程度上占據了銀行的關鍵職位,就像內部的克格勃或蓋世太保或史塔西。」

在一次採訪中,畢加博在銀行工作期間表示,「我很清楚,內部的權力結構與加拿大等董事會成員所相信的並不相符。」

「在銀行,幾乎每個部門都有一個共產黨員,包括我的部門,」他補充說。「他們總是聲稱它是非政治的,但實際上它是非常政治化的,而且是共產黨政治化的。」

亞投行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畢加博「最近對我行的公開評論和描述毫無根據,令人失望。」它證實他已辭去該銀行全球傳播/公關總監的職務,他自2022年3月以來一直擔任該職位。

中共駐渥太華大使館也予以回擊。「關於『亞投行由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說法純屬謊言,」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說,該銀行擁有「嚴格的內部組織程序和決策機制」。

亞投行網站上一份已被刪除的畢加博個人資料稱他是亞投行的官方發言人,任務是「提高內部和外部受眾對亞投行及其運營和使命的認識和理解」。

畢加博辭職之際,中共正在加強對中國的控制,並推動私營企業與黨的發展計劃保持一致。

現身在日本的畢加博說,由於擔心被捕,他一直推遲到離開中國才宣布辭職。

美國和其它國家政府已警告其公民,在中國被任意拘留或被禁止出境的風險加劇了。

渥京凍結與亞投行關係

加拿大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週三表示,加拿大正在凍結與亞投行的關係,同時開始調查該行被中國共產黨控制的指控。

據路透社報導,方慧蘭說,這次對亞投行的調查將不排除任何可能的調查結果。也就是説,加拿大有可能會選擇退出。

方慧蘭說:「加拿大政府將立即停止所有政府主導的、與亞投行相關的活動。我已指示財政部立即對所提出的指控,以及加拿大參與亞投行的情況進行審查。」

她說,隨著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努力減少對中共專制政權的依賴,大家必須清楚北京當局行使其影響力的方式。

「我今天宣布的審查將迅速進行。我不排除在審查完成後會帶來的任何結果。」她說。

加中雙邊關係在過去5年一直處於冷淡狀態,方慧蘭這次的言論,標誌著雙邊關係又下了一層樓。

加拿大騎警本週二表示,它正在調查有關中共試圖恐嚇一位聯邦保守黨國會議員的指控。

加拿大最近指控中共政權試圖通過各種計劃干預其事務,包括在加拿大境內設立非法的公安辦事處,以及將加拿大國會議員作爲其干預的對象。北京對所有的指控一概否認。

責任編輯:文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