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界:新課綱弱化基本學力

為正視臺灣教育問題,教改論壇8日舉辦記者會,提出四大改革方向,盼各大總統候選人能看見訴求,重新思考臺灣教育大計。(林紫馨/大紀元)
人氣: 48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6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2019年開始實施的12年國教課綱(108課綱)上路至今已4年,因應必修學分減少,大學生基礎學科明顯弱化,學者分享,在大一教學現場,普通物理甚至要從國中的基本概念開始複習,放棄學習狀況逐年增加,儘管有補救教學,也很難提振學生的興趣及信心;更有學者指出,「護國山」台積電底下已出現土石流,盼各界重視臺灣理工人才斷層問題。

2003年時,台大教授黃光國等兩百多位學界人士共同發表《教改萬言書》,檢討十年教改;20年後,台灣教育問題依然叢生,為此教改論壇8日舉辦記者會,提出四大改革方向,包含108課綱有待調整、人才培育的新方向、人工智慧(AI)時代教育要旨、教育品質再提升,盼各大總統候選人能看見訴求,重新思考臺灣教育大計。

新課綱導致學生基本能力弱化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退休教師段心儀表示,新課綱問題還沒解決,118課綱卻已在著手籌備。新課綱刪減國、英、數必修學分,自然科更僅剩一半,降低學生基本能力、弱化台灣競爭力,導致高科技半導體業者被迫到大學合作成立半導體學院。

若要澈底檢討108課綱問題,段心儀建議,首先應設立專責小組,除專家、學者外,還要納入教學現場的教師、家長學生;此外,教育部應開放各項資料,如「台灣後期中等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公布課綱實施普查數據;應召開全國教育會議,讓社會有對話機會,找出解決之道。

長庚大學通識中心退休副教授邱韻如指出,她主要任教電子系,見證了二十多年來理工科系學生的程度,在108課綱改革下,自然學科的學分數驟降,又因學測在寒假,為了讓學生專心準備學測,導致高三無法完整學習,甚至高三上停上進度,高三下的社區高中又僅個位數考生參加分科測驗,根本無心學習深度課程。

未來科技業恐陷入缺人窘境

據教育部資料統計,大一學生人數從2015年的27萬人,將持續降至2028年的17.7萬人,邱韻如表示,學生選擇理工科系的百分比也逐年降低,由此可見未來科技產業的人才窘境。

臺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則提出,「育才三害」應邁向「育才三要」,三害包含少子化、廣設大學、政策錯誤;三要包含重修108課綱、大學重新定位、培養術德兼修的真人才。首先,吳武典表示, 108課綱導致基礎學科弱化,所以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一定要扎實辦好。

第二,吳武典說,培養人才的大學要重新定位、檢討,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考不上大學都很難」發生在台灣,大學普及化、中學化,程度當然日趨下滑,過去技職的扎實教育帶來產業春天,可是現今培養出來的卻是半調子技術人員,因而影響產業競爭力。此外,臺灣科技人才缺口不斷擴大,「護國山」底下出現土石流,希望各界重視。

社會問題叢生 應從品德教育解決

第三則是讓品格回流,吳武典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21世紀人類首要面臨的就是道德、倫理、價值觀的挑戰,因此拔尖的人才一定要「術德兼修」,具備悲天憫人的胸懷。

108課綱除造成學生基本學科弱化、也在品德教育上產生偏差,段心儀指出,雖然公民教育強調自由民主,卻失守道德,性平教育變成強調多元性別,加上家庭功能失調,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校園霸凌越來越嚴重、社會上則是詐欺問題叢生,這與道德教育失守有一定關聯性。

台大名譽教授劉廣定指出,以前教育提倡德、智、體、群、美的五育並重,近年來的教改卻再也看不見,目前社會上的各種亂象,都是缺乏正確的道德教育造成的。他呼籲政府,應恢復過往公民與道德的課程,而中小學教育重要程度並不亞於大學,為吸引優秀人才,政府在改善教育研究經費時,也應把中小學老師納入考慮。

AI興起後 教育上的觀念也須改變

此外,近來ChatGPT等生成式AI科技浪潮席捲全球,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劉源俊認為,在AI時代,社會觀念和結構須大幅改變,以往大家重視的「博學」,在AI時代則變得不必要,學校教育應更注重探究與實踐,並在智育之外,更重視德行教育。

劉源俊認為,凡是AI拿手的事情,都不會是國民教育重點。舉例來說,自然學科的破解難題不重要,基本概念、推理方法、判斷能力才重要;法條記憶不重要,講理才重要。未來教育應更重視分辨是非、區別善惡、品判美醜,必須更「務本」,更重視「學習之樂」。◇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