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冠病毒誘發血栓 國健署找出關鍵為「血小板」

人氣: 39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 (中)團隊創全球先例找出COVID-19造成血栓炎症機制。(中央社)

【大紀元2023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 台灣台北報導)COVID-19(中共病毒)在全球肆虐超過三年,許多人感染病毒後,因嚴重肺炎死亡,甚至出現疫後長新冠。國家衛生研究院領先全球,找出了COVID-19造成血栓炎症的原因,與血小板異常活化有關,這項發現將有望幫助藥物開發。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17日表示,造成COVID-19確診病患病灶、死亡及長新冠的主因,就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中共病毒)會活化血小板、造成血栓炎症,但過去對其分子機制並不清楚。

謝世良說,血小板能夠協助凝血功能,同時也是免疫細胞,表面上有很多受體,能與各式病毒作用,研究團隊發現,血小板上的受體CLEC2與新冠病毒的棘刺蛋白會產生交互作用,引發形成細胞激素,並使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產生聚集型嗜中性白血球胞外捕捉(NETs)。

謝世良說,若將嗜中性白血球、血小板及新冠病毒放在一起,會形成結構黏稠的NETs,形成免疫栓塞,因此COVID-19才會造成肺部嚴重發炎和損傷。過去在死亡確診者的屍檢結果,也發現各個器官中存在小血管異常,另在急性確診者及長新冠患者血漿中,也發現持續性微凝塊。

團隊進一步利用基因重組技術製出基因重組蛋白CLEC2.Fc,發現能有效與Omicron等新冠病毒各變異株的棘蛋白結合,且經小鼠實驗證明,CLEC2.Fc蛋白能減少栓塞六至八成。

謝世良也提到,目前CLEC2.Fc僅在實驗室製作,要用於人體還需要進一步研發及試驗,未來也希望製成治療藥物。

這項研究結果已在今年5月發表於國際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