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半世紀的台灣情—華語教學權威顧百里的台灣故事

享譽國際的華語教學權威顧百里。(陳冠均/攝影)
人氣: 194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世勳台灣台北報導)顧百里(Cornelius C. Kubler)是享譽國際的華語教學權威,他是美國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亞洲研究系史丹費爾德(Stanfield)講座教授及創系主任,曾是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亞非語文系中文和日文組主任、美國在台協會華語學校校長、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客座教授。

他出生於瑞士,父母是德國人,自小移民美國,在一個講德語的家庭環境成長,會說至少12種語言,像是中文,台語、粵語、日語等等。

而他與中文的因緣是從台灣開始的⋯⋯

五十年不斷的台灣情緣

顧百里回憶,從小他就觀察到自己德語的家庭環境和一般美國人不一樣,所以開始對外國的語言、文化有著濃厚興趣。

小學時他學了西班牙語,中學時學了法語,上了康乃爾大學後開始學拉丁語、義大利語和世界語,這些歐洲語言對於上世紀六零、七零年代的美國教育或許都還算正常,但接觸中文這個遙遠的東方語言,則是偶然。

一次參加了暑期班,室友是一個台裔美國人,兩人成為好朋友,開始接觸到了從紐約唐人街寄來的小吃,他開始對中文產生興趣,本來只想花一年時間很快的學一下中文,沒想到因此對中文著迷。

1971年,大三那年,他來到政大當交換學生,當時政大只有他一個美國留學生。他在政大待了一年,發現中文真的不容易,因此決定苦練中文。

在政大時,室友大部分是本省人,帶著顧百里到嘉義、雲林老家遊玩,他感受到台灣人的好客,令他驚訝的是,同學的父母說的是另外一種語言——台灣話(閩南語),他因此喜歡上了台語,這也影響了他後來的學術研究方向。

他回到美國後苦練文言文和閩南語,1975年回到台灣,這次到台大中文系念了碩士,研究領域是澎湖的閩南話,這主題一直到現在他都還在鑽研,已經有了第三代的研究成果。

1978年拿到台大中文碩士後,他回到康乃爾攻讀語言學博士,研究國語在台灣的發展和變化。

1971年不僅是他與台灣的緣分開始,該年他還交了一位台灣女朋友,後來成了他的妻子,也就是郭志苓女士。

拿到博士學位後,1980年顧百里到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工作,然後在1981年到1987年再次回到台灣,這次他擔任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的華語學校校長。

1991年,顧百里來到威廉姆斯學院擔任中文系主任,將系所的中文教師由3人發展到了8 人,這在美國教中文的領域裡算是不少的師資陣容。

在威廉姆斯學院,他跟台灣的連結仍在繼續,每隔一兩年他就會帶學生來台灣短期遊學,跟各大學的華語中心合作,他也時常來台灣開會與教學或是當研究生論文的口試委員,他笑稱自己是在做國民外交,「台灣從事華語教學的教授,我想三分之二我都很熟,都是老朋友,有的我已經認識四十年了,三十多年了。」

半世紀與台灣的交會,讓他見證了台灣這五十年來的發展與變化。1971年時,台灣還比較落後,他當時走在台北的信義路上,沒什麼快餐店,倒是有很多人在街道上燒飯、煎餅,也沒空調,夏天非常炎熱,香味與臭味混雜成令人難忘的味道。

八零年代來台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十大建設的年代,多了很多新大樓,還有高速公路和桃園機場(先前只有松山機場),街道上也有快餐店了,蓬勃發展的氣象令人難忘。

而現在,他帶學生來台灣交流,學生們都意外的覺得台灣與美國沒那麼大差異,可見台灣五十年來的變化巨大。

美國學中文的學生多元化

作為第一線的華語教師,他深刻感受到美國人學華語的生態的變化。

從九零年代到2008年左右,是美國學華語人數增加最多的時期,雖然相比其他語言(西班牙語、法語等等)仍是小眾,但人數算是成長顯著。

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經濟環境惡化,美國的學校砍經費時都從較冷門的華語教學系所開始,所以學中文的人數又開始減少,加上中共的作風與西方世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在中國會英文的人增多了,商業界對會講中文的外國人需求少了,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從2015年來美國學中文的人數大約減少了兩成。

談到近年來美國華語教學界的變化,顧百里觀察到有幾個比較顯著的現象,第一,學中文的學生背景比以往多元,以前只有研究生才學中文,但近年來是不管大學生,高中生,小學生,甚至幼稚園的小孩、社會人士,還有中年人、老年人也在學華語。

另外,以往是白種人學中文較多,反而華裔人士學中文的比較少,而今,不同族裔學華語的人士多了,「現在學中文很酷」,華裔人士學中文的也多了,很多是為了尋根,他說:「像加州至少一半的學生都是華裔背景的,我們東北部大概四分之一是華裔子弟在學中文,這個就跟50年前很不一樣,所以現在學生很多元化。」

至於美國學生學中文的動機因人而異,有的學生對外交、經貿感興趣,有的是為了尋根,而顧百里所在的學校是個文理學校,許多學生學中文單純是為了挑戰,因為一般公認中文很難,許多優秀的學生反而會好奇想克服這困難。

改善台灣華語教師的教學品質

台灣與美國從2020年起簽了台美教育倡議,希望把台灣打造成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最佳去處。說起台灣的華語教學環境,顧百里稱讚:「絕對有進步,有進展。」

他先前在演講時提到,台灣與中國大陸相比有許多優勢,包括華語教師用的教學法比較先進、華語中心比較有彈性,食品比較安全,空氣污染沒那麼嚴重,在台灣生活方便又愉快,而且外國留學生在台灣比較容易交朋友,在台灣外國學生的留學簽證比較容易拿到,而且台灣有許多獎學金可申請,加上台灣和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關係良好,又享有民主與自由,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受保障,外籍生可以在台灣讀任何書、研究任何問題。

因此他認為,在後疫情時代台灣的華語教學前景樂觀,台灣的華語教學有希望大幅度擴展。

雖然如此,台灣華語界要改善的是加強華語教師的教學品質。

他談到,幾天前才在某校聽一位年輕老師在課堂上教華語,這位老師聲音宏亮,發音也算標準,人很活潑,但在第一堂課就帶學生玩了一個電子遊戲,光是解釋遊戲就用了大量的英文,學生們本以為可以開始學華語了,結果聽老師講了十幾分鐘的英文,更糟的是,遊戲內容對學生學習幫助不大,白白浪費不少時間。

顧百里建議,台灣各大學的華語中心主任或是應該多聽聽老師上課的情況,對於不理想的情形要提出糾正。

另外,顧百里還提出,台灣各華語教學系應增加學生實習的機會,「一般來說在台灣念華語教學的學生,包括研究生,他們的理論知識相當強,可是課堂教學技巧太弱,特別是這些年輕人,經驗太少,就是課堂技巧比較缺乏。」所以透過實習,可以增加課堂上實戰的經驗。

這次顧百里來台,就是應僑委會邀請參加「臺灣華語教學國際高峰會」,他在高峰會上提出了44個非常具體的改善教學的建議,對華語老師在課堂操作上很實用。

2021年台灣政府提出「華語教育2025」,把華語視為國家戰略。對此,顧百里提醒,華語教育不能擴展太快,否則會犧牲品質,華語教師人數增加了,但教學品質降低,長遠而言影響不好。

台灣教師發音不佳 影響海外聲譽

話鋒一轉,顧百里正色談到,「我很難過得告訴你,大多數台灣年輕的中文教師的國語發音太差,嚴重的影響台灣華語教師在海外的聲譽。」

這點很關鍵,他強調,在海外應徵華語教師時,若被聽出發音不正確,第一關就會被刷掉,「一般美國、德國、法國的研究中國問題或是聘請中文教師的委員會的委員們,都會覺得台灣的老師教學方法好,比較活躍,政治背景、教育背景都比較接近這些西方國家,比較容易融入西方社會。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的發音不行,不能聘請他們。」

比如說,捲舌音常會不發,還有像是「風」,台灣人常會發音成「ㄈㄨㄥ」,而不是「ㄈㄥ」,他近來到某應用華語系交流,發現許多學生把「應用」的「應」說成「一ㄣˋ」。

「不是說要學大陸的中文,是要學台灣教育部公認是標準的中文,可是大多數這邊的學華語教學的老師做不到。」顧百里有點惋惜的點出。

因此,他建議台灣各校的華語教學系所應該增設「華語正音班」,他提到:「我也不是說每一個學生都得念正音班,應該是新生考試時,系主任要把關,將需要上正音班的同學去上正音班,所以台灣要多注意這方面。」

堅持學習語言傳統

對於科技在學習語言上的應用,顧百里談到,他認為「音檔」是最重要科技,他舉他的教學說明,學生不僅每天要上一小時的中文課,每天還有兩個到三個小時的功課,其中一個半小時就是聽錄音。

這裡說的「音檔」,指的是有規畫的操練,由淺入深,從很短的句子到很長的句子,學生要跟著做不同的練習。

網路時代的來臨,帶來的便利就是可將這些音檔放在網上,學生可直接下載聆聽與演練。

至於去年底Chat GPT橫空出世,對於華語學習有何影響?他談到,目前要下斷論還過早,但他們開會討論的結論是:先不使用Chat GPT,他希望學生還是用傳統的方式學習語言。

所謂學語言的傳統就是「聽說讀寫」,顧百里指出,近五年來出現一種現象,就是學生用電腦輸入漢語拼音學中文,自己不會寫字,「所以還是要聽說讀寫,學語言最有用的東西就是在這邊。」

他語重心長的說:「AI某些方面只會讓人變得更懶更笨⋯⋯如果一切來得太容易,我們不會成長,但我並不排除將來等到時機成熟,可以在某些方面利用AI。當然新的科技我們要隨時注意有什麼,隨時跟同事們甚至跟學生們商量我們怎麼利用,可是像Google Translate或是DeepL Translate,我目前的想法是對我們華語教學的幫助不大。我們也不要鼓勵學生做功課的時候多利用這些翻譯網站或翻譯工具,要不然他們自己學不好中文。」

展現對文化的尊敬

顧百里提到,目前美國部分大學有些錯誤觀念,覺得學語言發音準確沒那麼重要,只要對方聽得懂就行了。

但這對於大多數菁英大學的中文老師來講是不夠的,他解釋:「我們要盡可能接近母語者的程度,所以發音錯誤要不斷的糾正,我們希望學生跟台灣人或中國人互動,讓對方覺得很舒服,不要讓他覺得很刺耳。」

發音準確,這對顧百里來講不只是一種禮貌,也是對文化的尊重,語言不只是溝通,也會影響一個人的人生觀跟看世界的方式,「所以多學幾種外語可以放寬視野,可以讓你學到、觀察到很多只會講英文就看不到的東西。」

美國前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就曾主張,隨著英語成為全球強勢語言,加上機器翻譯發達,美國人投入學習外語或許不那麼必要。

顧百里認為這是一種謬論,這樣會讓美國人看不到許多事物的面向。

顧百里自己就會至少12種語言,收穫是什麼呢?他笑著說:「多學外語能和人多交朋友,多旅行,享受各種風味的外國菜,晚上回家如果想輕鬆的時候看小說,不一定只能看英文的小說,可以看用別的語文寫的小說。看電視節目、電影不用靠字幕,字幕常常是錯的,或者只翻譯了原話的一部分,所以學外語絕對有好處。」

責任編輯:齊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