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抑鬱指數再創新高

逾一成人需專業治療 近兩成半出現重度失眠

人氣 26

【大紀元2024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一山香港報導)香港心理衛生會昨日公布最新「全港抑鬱指數調查」結果,發現港人的抑鬱指數再創新高,被評為需接受專業治療的受訪者增至11.1%。研究亦顯示男性以及18至24歲人士的抑鬱、焦慮及失眠程度較其它年齡組別人士高。

調查於去年透過網上問卷及街站方式進行,成功訪問2,904人。研究根據「PHQ9的指引」計算「抑鬱困擾總分」,最低為0分,最高為27分。於測試中獲得總分達15分或以上的受訪者屬於「臨床組別」,即需要接受專業治療及輔導。該組別的比例由上次2020年調查時的8.4%增加至今次的11.1%%,升幅高達32%,反映港人的抑鬱指數再創新高。整體來說,更有近兩成半的受訪者出現重度失眠的情況。
男性受訪者抑鬱程度略高

研究發現,男士受訪者的抑鬱程度比女士受訪者略高。中度抑鬱方面,男性佔14.68%,女性佔13.58%;中重度抑鬱方面,男性佔8.13%,女性佔7.09%;重度抑鬱方面,男性佔3.88%,女性佔3.67%。不過,男士比女士更不願意向專業人士求助。

香港心理衞生會助理總幹事黃敏信建議,政府應針對特定組群推出配合的服務方式,例如網上輔導、自學課程等,讓男士認識情緒需要,提升求助動機。他強調,男士求助非軟弱表現,而是勇敢盡責的行為。他建議,可透過尋求信賴的家人和朋友支持;調節生活時間表達致工作與生活平衡;培養運動習慣;尋找專業人士協助,或尋求面對同類經驗的朋輩網絡支援,以改善抑鬱情況。
青年受訪者 逾四成中度至重度抑鬱

另外,在18至24歲的青年受訪者當中,逾四成受中度至重度抑鬱情緒影響,比例遠超其它年齡組群。黃敏信建議政府聯同各界制定長遠精神健康政策,鼓勵於學校課程包括大專院校及中小學的課程內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及提供更多常設資源,如情緒體驗館、精神健康資源站等,提升青年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調查又發現,不會向專業人士求助的受訪者的抑鬱、焦慮及失眠情況比願意求助者為高,當中近三成人士出現中度至重度抑鬱的情況。就性別比較方面,男性較不願意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受訪者不願尋求專業人士協助的原因是以「相信自己有能力應付」、「生活忙碌」及「擔心費用昂貴」。

壓力來源方面,18至24歲人士主要擔心學業問題;25至34歲人士則對工作情況感到壓力;35至54歲人士及55歲或以上人士的壓力來源分別主要是家庭及健康。研究團隊分析指,整體而言,大部份受訪者處理壓力的方法都是以找朋友及家人傾訴為主,可見他們較願意向身邊人尋求協助,所以裝備足夠的精神健康知識有助辨識及察覺身邊人的需要。◇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久坐導致短命?中醫師2分鐘運動抵消三大危害
2024年全球五隻「黑天鵝」 你準備好了嗎
韋拓:棄醫從政 柯文哲游移的政治光譜
華州一學區限制學生在教室使用手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