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負資產數創19年新高 樓價滑落超預期

人氣 2065

【大紀元2024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葉婷報導)上一年香港樓價下滑速度超過預期,負資產問題再引關注。日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數目激增達2.5萬宗,按季增幅近1.3倍,創近19年新高。有評論認為,在利息高企、全球經濟下行大環境下,香港樓價下跌情況首當其衝,且會越來越嚴重。業界預估,2024年住宅樓價有可能下滑一成,屆時負資產宗數將進一步擴大至3萬。

去年第四季負資產創近20年新高

1月31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第4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的最新調查結果。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由2023年第3季末的11,123宗增加至2023年第4季末的25,163宗,數字創近20年新高,按季增加14,040宗,增幅達1.26倍。

金管局表示,這些個案主要涉及銀行職員的住屋按揭貸款或按揭保險計劃的貸款,而這類貸款的按揭成數一般較高。

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的金額由去年第三季末的593億港元(75.8億美元)增加至第四季末的1,313億港元(168億美元)。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中無抵押部分的金額由去年第三季末的20億港元(2.56億美元)增加至第四季末的73億港元(9.33億美元)。

樓價下滑速度比預期快 港負資產個案激增

負資產是指物業的當前市值跌至低於未償還的按揭餘額。有傳媒引述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築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的話說,如果市民做的是八成半按揭,當樓價下跌15%,單位已成為負資產。

張聖典認為,負資產個案急增主要由於本港樓價下滑速度比預期快,「加上過往幾年都有樓市措施,令市民可以承做高成數按揭」。他認為負資產數量增加情況會持續,因為目前未見到有特別政策或利好因素能夠令樓價回升。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經絡內部資料顯示,採用八成或以上按揭的買家比重有顯著增加。而樓價由高位回落逾二成,該批於2019年至2022年樓價高企並採用高成數按揭入市的業主,便會有較大機會淪為負資產。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2023樓市持續處於弱勢,儘管第四季市場出現利好因素包括息率見頂在望、政府政策放鬆、擴大人才計劃等,但市場信心及經濟動力並未回穩,發展商亦加快以貼近甚至低於二手價促銷新盤,多項因素促使2023年第四季樓價仍然受壓下跌。

2023年香港疫後經濟恢復緩慢,而按揭利率高企,加上地緣政治不穩,均影響樓市表現,無論成交量及樓價均同步下挫,其中年內住宅註冊量僅4.3萬宗,按年下滑約4.5%,創下有記錄以來新低;樓價上半年反彈約6%,但因後勁不繼,全年倒跌近5%。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2023年第4季,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17.1點,連跌8個月,與2021年第3季的歷史高位397.9相比,急挫逾二成。

預計今年樓價或跌一成 負資產數或達3萬宗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去年12月底曾表示,政府政策放鬆對樓市沒有任何幫助,股市表現不濟對樓市產生滯後影響,樓市正處危險時期,受環球經濟差、地緣政治及高息影響,即使大膽假設2024年有可能會減息,但不等於樓價回升,估計將下跌10%,負資產數目料將升至約3萬宗水平。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香港經濟疲弱、一手房餘貨量高企,尤其是新盤備有多項折扣及優惠,對二手樓房帶來不少打擊,估計今年的交投情況難言向好。

張翹楚認為,美國何時減息很關鍵,估計最快也要在今年次季才有望下調利率,但假如利率維持不變,估計今年二手樓價將下挫5%。

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講座教授鄒廣榮也估計今年樓價將繼續下滑,有機會再挫約10%。他認為,就算內地專才到港置業,也未必有太大實際幫助。

分析:香港負資產情況才剛剛開始

據彭博看到的一份報告,2024年第一太平戴維斯追蹤的30個全球大城市中,有超半數將出現住宅資本價值年增速放緩。該公司預計,從整體看,今年高端住宅價格的增速,將從2023年的2.2%放緩至0.6%,創2019年來的最低增幅。

而香港將成為第一太平戴維斯追蹤的市場中表現最弱的城市。高利率和政治不確定性對樓市產生影響,買家情緒猶豫,這或導致豪宅價格今年下跌超10%。

中國問題專家石山對大紀元表示,宏觀來看,在高利率和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全球大城市的樓價可能都會下跌,香港首當其衝,負資產情況將會越來越嚴重。他直言:「就目前而言,這種負資產情況才剛剛開始。」

石山表示,香港在經濟方面已經處於一種「孤島」的狀態,「也就是說,香港以前可以腳踩多隻船,現在腳下僅剩下中國大陸這隻船,而且要視乎大陸的經濟情況隨之漲落,毫無迴旋餘地」。

資料顯示,自1997年金融風暴到2003年薩斯(SARS)疫情爆發期間,香港樓價暴跌了大約七成,期間製造了超過十萬個負資產個案,占整體按揭約22%。

這其中造成的慘痛很多四五十歲的中年港人仍記憶猶新。當年不少人一生努力打拚,就是為了供完物業安享晚年,然而樓價大跌使這些人美夢成泡影,不僅多年的儲蓄化為烏有,甚至很多人包括中產階級亦淪為負資產一族,最後不得已走向破產之路。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ACCA料香港今年度財政赤字1220億元
港負資產創19年新高 去年第四季錄2.5萬宗
香港世界幣涉收集虹膜資料 方保僑指最高機密要小心保護
恆大清盤艱鉅 分析:中共將干預恆大國內債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