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採用先進戰術應對與中共第一島鏈潛在戰爭

人氣 671

【大紀元2024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美國國防部認定中共是美國及其盟友面對的首要國家安全威脅後,經歷了20年的中東陸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努力轉型,積極備戰,以適應可能在亞洲數千英里島嶼和海岸線上展開的海上戰鬥。

上週五(3月29日),《華盛頓郵報》介紹了美國海軍陸戰軍在應對「台海危機」,以及聯合日本、菲律賓等盟國應對中共武力挑釁方面做出的備戰內容。

南海海軍陸戰隊第3瀕海作戰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MLR)指揮官約翰‧萊恩(John Lehane)上校表示,「我們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關注一個恐怖(組織)對手,這個對手並沒有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沒有全面的國家力量。現在,我們必須重新調整編隊的方向,使其面向可能具備這種能力者。」

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的《2030年部隊設計》(Force Design 2030)反擊藍圖,海軍陸戰隊將轉變為一支更敏捷、更高效、技術先進的部隊,以應對來自敵人的挑戰。

作戰靈活機動的瀕海作戰團將會部署在前線,同時儘可能使雷達和其它電子探測手段無法發現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利用這些「防區內部隊」(stand-in forces,SIF)(任何時候都有多達數千人在戰區),使規模更大的多軍種聯合部隊能夠部署集體力量,打擊主要敵人。

瀕海作戰團被視為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作戰時使美國陸軍士兵、水兵、海軍陸戰隊員和空軍人員的行動同步,進而與太平洋地區的盟國和合作夥伴的軍隊同步。新兵團的戰略計劃的重點是被中共視為自己勢力範圍的「第一島鏈」。

所謂「第一島鏈」(The First Island Chain)是指由西太平洋上的島嶼所形成的一個鏈條,北起千島群島,南經日本、台灣、菲律賓到加里曼丹島。朝鮮戰爭爆發後,時任美國國務卿的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於1951年提出,要在海上形成遏制共產主義蘇聯和中共的島鏈,被認為是該戰略的開始。

瀕海作戰團由一個戰鬥隊、防空營和後勤營編成。這一機動靈活的部隊並不發動傳統的兩棲攻擊,而是作為一支規模更大的多軍種聯合部隊的輔助力量。它們的作用是收集情報和目標數據並迅速共享,以及偶爾用中程導彈擊沉艦船,以幫助美國太平洋艦隊和空軍擊退對美國本土以及台灣、日本與菲律賓等盟國和夥伴的侵略。

美國太平洋海軍陸戰隊戰略傳播主任凱莉‧巴特森(Carrie Batson)上校說,「僅憑這一支部隊是無法拯救世界的。但它將在這場戰鬥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它真的到來的話。」

《華盛頓郵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這一總體戰略大有可為,但同時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在廣闊的海域面臨後勤挑戰,及時交付裝備和新技術因國會的預算爭奪戰而變得複雜,國防工業壓力過大,以及日本等地區夥伴是否允許美軍在其島嶼上作戰的不確定性。

最後一點是關鍵。中共當局認為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深化安全聯盟的戰略是一種升級——這讓一些夥伴國的官員感到不安,他們擔心自己會被捲入兩國之間的衝突。

美軍將如何應對台海危機

過去二十年來,北京積極進行軍事現代化和投資,這對美國在西太平洋任何衝突中控制海洋和天空的能力構成了挑戰。中共在太平洋的勢力範圍大幅擴張,在南海建造人工島作為軍事前哨,並尋求擴大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基地——包括美國情報部門稱僅供中共軍隊使用的柬埔寨海軍設施。

台灣是美國的親密夥伴,也是最直接的矛頭所指。中共黨魁習近平曾威脅,如有必要,將通過武力實現該自治島嶼與中國大陸的統一。

如果入侵台灣成功,不僅會在台灣造成大範圍的死亡和破壞,而且會破壞世界上最先進的半導體工業,以及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台灣海峽和南海,從而帶來災難性的經濟後果。這將給全世界的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新編隊的目標是在衝突中首先到達現場,收集信息並將坐標發送給空軍的B-1轟炸機,以便其向數百英里外的中共護衛艦發射導彈,或將目標數據發送給盟軍的對應部隊,以便其將巡航導彈瞄準有爭議的南海上的驅逐艦。

專家們說,這項任務實現起來困難重重,非常棘手。

《華盛頓郵報》援引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研究員科林‧史密斯(Colin Smith)的話說,「即使你讓海軍陸戰隊進入了這些偏遠地區,但長期為他們提供補給也是需要在模擬作戰條件下反覆演練的。在和平時期能移動並不意味著在戰爭中也能移動,尤其是在長時間內。」

到今年10月,每支瀕海作戰團將擁有18台遠征部隊遙控操作地面單元(Remotely Operated Ground Unit for Expeditionary, ROGUE)與火力車(Fires Vehicle, FV)組成的海軍陸戰遠征隊艦艇攔截系統(Navy Marine Expeditionary Ship Interdiction System, NMESIS),即無人駕駛和機動打擊的攔截系統。其中無人卡車式發射器,一次可發射兩枚海上攻擊導彈,這是一種足以摧毀海上和陸上目標的海軍打擊導彈(Naval Strike Missile, NSM)。

瀕海作戰團指揮官萊恩強調,該分隊最有價值的作用不是實施致命打擊,而是能夠「洞察戰局,獲取目標數據,在其他人無法洞察的情況下弄清情況」。這是因為五角大樓預計,在與中共的潛在戰爭中,美國的衛星會受到干擾或摧毀,艦船的計算機網絡也會遭到破壞。

與菲律賓加強聯合軍演並肩作戰

去年4月,菲律賓公布了額外四個可供美軍使用的戰略基地位置,其中兩個基地位於距離台灣較近的呂宋島(Luzon)。當月,美菲兩軍還舉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

在菲律賓西北部呂宋島的指揮所,該瀕海作戰團的步兵營和菲律賓海軍陸戰隊的海防隊(Coastal Defense Regiment)演練了空襲和奪取機場,以奪取島嶼據點,然後將這些據點作為收集情報和實施打擊的基地。

在一次實彈演習中,第3瀕海作戰團幫助規模更大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師收集了一艘目標船隻的位置數據——這是一艘二戰時期退役的菲律賓船隻,美菲聯合部隊迅速將其擊沉。

《華盛頓郵報》援引菲律賓海防隊指揮官吉拉姆‧阿拉貢內斯(Gieram Aragones)上校的話說,菲律賓海防隊預計很快就能發射自己的導彈。

阿拉貢內斯表示,「我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兄弟對我們幫助很大,他們在我們的爬行階段給予了指導。我們現在正試著走路。」

訓練是雙向的。菲律賓海軍陸戰隊教他們的美國同行生存技能,比如用竹子尋找和淨化水,以及在叢林中煮食豬和山羊。

近年來,中共加強了對菲律賓漁船和海岸警衛隊船隻的騷擾。最近一次襲擊事件發生在3月23日,中共海警部隊的船隻向一艘菲律賓船隻發射水炮,這艘船當時正在南海一處有爭議的淺灘(中方稱為仁愛礁)為菲律賓軍事前哨執行合法的補給任務。面對這些挑釁,馬尼拉加強了與美國的防務合作。今年4月,美菲將再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中共的挑釁令日本覺醒

在距離日本北部約800英里的地方,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最新部隊——第12海軍陸戰隊瀕海作戰團於去年11月成立。該部隊由駐沖繩的海軍陸戰隊第12團改編而成,沖繩已經聚集了大量駐日美軍人員。

這支部隊計劃在沖繩西南部的島嶼上開展行動,這些島嶼距離台灣最近處不到100英里。由於台海局勢日益緊張,東京已將軍事重心從日本北部轉移到西南島嶼,因為冷戰時期日本北部面臨的威脅是蘇聯的陸上入侵。

此前,中共對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的訪台作出強烈反應,不僅在台海進行封鎖台灣式的演習,並發射11枚導彈,其中5枚導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4枚飛越台灣本島上空。這令日本感到震驚。去年,中共海警船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航行的天數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因此,在過去的一年半里,東京宣布大幅增加國防開支,並深化了與美國、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安全夥伴關係。華盛頓稱讚日本去年批准美國海軍陸戰隊新部隊進駐琉球群島(日本稱南西諸島),認為這是盟軍態勢的重大進步。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中共殲35戰機數據遭質疑 專家揭其軟肋
【時事軍事】台灣軍備發展蹊徑 以弱勝強的博弈
日本強化鄰近台灣島嶼防禦力 助美威懾中共
分析:中共擴張態勢下 印太成新的火藥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