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工政策重大變化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1月28日報導) 中國政府最近發出通知,要求確保農民工在城裡合法打工的權利,禁止歧視農民工。分析人士說,這說明中國政府對待農民工的政策出現重大變化,是中國領導人為維持社會穩定、化解社會危機做出的努力。

*國務院要求維護農工合法權利*

中國農曆新年即將來臨。就在中國各地的人們大辦年貨、準備過年之際,卻不時傳出進城打工的農民工舉行示威、要求雇主補發拖欠工資的事件。一些城市甚至發生了民工以死相逼、要求雇主還錢的情形。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國務院最近發出一個通知,要求維護農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合法權利,其中包括公安部門要為找到工作的農民工提供城市居住證件,禁止在就業問題上歧視農民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在名為《做好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通知中說:““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取消對企業使用農民工的行政審批、取消對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職業工種限制,不得干涉企業自主合法使用農民工。”通知還表示,“要嚴格審核、清理農民進城務工就業的手續,取消專為農民工設置的登記項目,逐步實行暫住證一證管理……對農民工和城鎮居民應一視同仁。”

*中國新領導了解農民疾苦*

《華爾街日報》本星期發表文章指出,發布這份通知顯示中國政府對農民工的政策出現了重大改變。中國當局決心取消對農民工的各種限制,打破對沒有城鎮戶口的農民工的歧視。《華爾街日報》還指出,出現這種政策上的變化是由於中國新就任的領導人在貧困、偏遠的地區工作過,了解農民的疾苦。《華爾街日報》援引一位中國官方媒體的編輯的話說,中國新上任的領導人胡錦濤和預計會成為總理的現任副總理溫家寶早年都在貧窮的甘肅省工作過。胡錦濤後來還治理過兩個貧困的省份西藏和貴州。

華盛頓的智囊機構[威爾遜國際學者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李成同意這個觀點。他說,出現這個變化與新領導人接班和授予外籍人士戶口有關。

李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跟胡錦濤接班有關係。他對所謂弱勢群體、民工、流動人口可能會有更多的關注。第二個是中國採取了一些政策,對所謂的“海歸派”和在中國的外國人,只要他們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待下來,就給他們戶口。(然而)對中國人反而歧視了。所以我覺得這兩個因素在這裡起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卡特中心]中國項目副主任劉亞偉不同意這種看法。

劉亞偉:“因為這個問題是關係到國家社會穩定、政治穩定的大問題,不論是誰在台上,無論是什麼樣的背景,這樣的問題如果不面對的話,將來的後果可能會是災難性的。”

[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的李成認為,這一政策性變化具有重大意義,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城鄉差距以及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差距。他說,中國有近兩億農村剩餘人口。如何疏導這些人,為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在中小城市發展,是非常關鍵的,牽涉到社會和政治的穩定。

*中國進入就業寒冬*

然而,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這一政策性變化沒有什麼意義,因為中國已經進入了就業的寒冬。

何清漣:“中國現在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已經體現在所有的行業和所有的層次中間,這種時候放寬限制、讓農民進城打工,實際上他們是最缺乏競爭力的一群。”

何清漣說,一旦允許農民工進城,很快就會有各種問題顯現。過去,中國之所以沒有出現印度、墨西哥等國的貧民窟現像,是因為在城市居住成本太高,城市管理部門對農民工搭的棚戶經常清理。使他們無法在城市待下來。她說,關心民工是件好事,但是農民工面臨的種種問題並不是有政策、有同情心就能解決的。

*農民工進城面臨種種困境*

自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推行開放政策以來,有大量的農民離開了生養他們的土地,到城市去找工作。據中國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國的城市目前有將近9千萬農民工。24年來,總共有1億3千萬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據報導,僅僅北京就有將近90萬外地勞工。在北京的630萬勞動大軍中,每7個人中就有一名是農民工。

然而,農民工在城市裡始終面臨種種歧視和限制。[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副主任劉亞偉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談到農民工面臨的各種問題。

劉亞偉:“農民進城以後受到的歧視是很大的。城裡人對來打工的民工感到很不舒服,覺得犯罪率會提高。老闆拖欠工資是最嚴重的問題,其次是手續問題。因為各個環節都要雁過拔毛。你要來打工,要辦暫住證啊,許可證啊,得要有文憑啊,每個部門都要蓋章,每個部門都要收費。”

劉亞偉教授說,目前進行這種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不過下層機關如何貫徹這些政策,還有待觀察。他指出,在關係到民工前途的戶籍改革方面,在中國的公安部門中就存在很大的阻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六四35周年 佩洛西等兩黨兩院議員發聲
硅谷億萬富豪公開表示將再次支持川普
組圖:美國華府燭光夜悼 紀念「六四」
有罪判決引反彈 川普5月籌得1.41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