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秋季運動會

吳 麗 麗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週末兒子放學回家,進門便說:媽,老師說了運動會訓練到今天為止。所以我把體育服帶回家了,你幫我洗了吧,再過一個禮拜開運動會的時候再穿。

之後他每天早上起床後,晚上回家後,臨睡前一次不落地問我第二天的天氣是晴還是陰,他很擔心運動會那天的天氣情況。因為他期待著運動會的預期進行,還時不時地臨睡前把他在開幕式時的集體舞在我和他妹妹面前亮亮相。甚至在運動會到來的前一天晚上臨睡前,他對第二天天氣的擔心,已經達到聽了電視里的播音員播報的天氣消息,還懷疑氣象部門會不會把天氣給預告錯的程度,並且有點興奮地不能入睡。

這時我不能不說話了:“牛牛啊,你仔細想一想吧,是明天的天氣重要,還是明天的運動會重要?”“當然是運動會了。”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對呀,既然是運動會重要,你該抓緊時間睡覺,而不是總擔心天氣呀。運動會開不開會根據天氣改變,但天氣該是什麼樣還是什麼樣,對不對呀,擔心天氣算不算向外找啊?”聽我這一說,他一下茅塞頓開很快便睡著了。

次日,也就是9月28日周日的那天,早上他前腳出門去學校,我和他爸帶著他妹妹後腳便忙不迭地趕去學校。


就在等離校園不遠處的信號燈的時候,耳邊已聽到了校園里飄溢過來的調和著孩子們相互激勵的呼喊聲的鼓聲、樂器聲。尋聲追去眼前已是人頭攢動了。在我們尋找拍照片的最佳位置的時候,一位老太太不住地同我女兒逗樂,惹的她嬉笑不止。於是我們便在這位老太太的身邊坐下來,開始觀摩我們來日本多年以來第一場小學生的運動會。

眼前一幕幕的比賽項目有我熟悉的有我陌生的,說對它熟悉是因為我曾經在中國的學校里每年都是運動會上的得獎者,甚至有一年得了四個一等獎。然而眼前這豐富多采生動活潑的場面已使我覺得我曾經過的運動會已不再精彩。那個時候的比賽項目和流程除接力賽以外, 幾乎體現的都是運動員個人的速度,高度,距離的激烈競爭, 記錄工具是秒表和尺子。運動員本身又都是從各班挑選出的種子選手,故而運動會一年年的開了,給大家的感受就是個體競爭。畢竟每個班選出來的運動員是個別的,大部分人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參加過運動會,他們只能從體育課中跑跑運動場、摸摸體育器材,至於親身參與運動會的體驗說他們不知道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眼前的運動場四周坐著的是全校的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總體上他們被分成紅白兩隊,用頭上戴的紅色和白色的帽子區分。除了在短跑里明顯地表現了個人的速度以外,它的記分方式又是分組累加式的計算。沒有秒表和尺子,只看一起比賽的那一個個小腦袋上的小紅帽和小白帽誰先到,表現的是團體的力量。所有的比賽項目都是團體表現形式。


其中我覺得特別有趣味的是棍棒拔河比賽,對中國人來說提起拔河比賽,我想大家肯定會認為比賽工具是又粗又長的繩子,所以當小朋友們拿著很多根二米和三米長的一半紅一半白兩色的棍子出場時,我都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了,接著看到紅白兩隊一齊上前抓搶那二米長的棍子轉身迅速放入己方的營盤,再多人像拔河樣的奪搶那三米的棍子,哪方搶的棍子多誰就是贏家。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咦,原來日本小學里的拔河除了用繩子還有用棍棒的。


另外四年級團體表演的名叫颱風的眼睛這個節目也令人耳目一新,同是那三米長的兩色棍,五個人同時握著平行地向前方的紅色塔形標志奔跑,併以其為中心圍繞它轉一圈,再跑回到原點,中間的三人迅速撤退到接力隊伍的後方, 留下兩側的人握棍放低位置到膝蓋以下,一邊勻速地向後方移動,併一邊密切配合五人一排的接力隊伍讓他們一排排地跳過, 再抬起兩色棍舉過頭頂越過接力隊伍的頭頂迅速從他們的後方向前方跑去, 把兩色棍交給最前排待機的五人手中,接過兩色棍的五人立即一齊奔跑、再繞標志物一周、回程繞過接力隊伍的腳下轉過頭頂向前把棍交給下一輪的五人,循環往復, 至待機的最後一排結束。這種紅白兩組整體的運動軌跡的表現形式,的確把颱風的旋轉和波浪的推進表現的很傳神。這個項目給我的感受它已不再僅是運動比賽,而且也是一台藝術表演。


再一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明年準備入學的保育園的小朋友們,也在運動場上表演了他們的跑步比賽節目,天真可愛。作為學校的關聯部分的來賓、家長和學校的老師們,也兩兩綁上腳脖子連成一體,併分為紅白兩組進行鑽圈傳遞比賽, 這時孩子們的大聲加油,仿佛真的給這些大人們注入了活力似的,他們的歡笑聲也變得無瑕淳樸。

在運動會的尾聲里六年級的團體體操的表演成功一舉把這次秋季運動會推向了高潮。它的名字叫奇蹟六年,這是六年級的小學生們用自己的身體互相支撐組合成八層高的金字塔。最底下的一層他們是雙手撐地雙膝跪地使自己的背部成平台狀,來支付爬上來的第二層人, 接著是一層層不斷地疊加上一層。隨著人數的一個個添加,所有人的擔心和緊張的心都懸念在他們每個人身上,凝聚成一股強大的祈願力量--當最後的那個小朋友平穩地登上了最高處,八層高的金字塔成功地呈現在人們眼前時,全場霎那間爆發出熱烈的長久的掌聲。

通過這一天的運動會的所有比賽節目內容,我感受到了東京都江東區立第三砂町小學校的教學目標: 培養一個有挑戰精神的,一個心靈豐富的,一個健康耐勞的學生。而更使我感動的是每一項活動內容里蘊含著的整體配合中的默契! 金字塔的成功把這所學校和周邊區域之間的無間溶合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完成於2003年10月7日晨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世界最豪華火車在印度 如移動式五星級飯店
日本香川讚岐滿濃公園百花爭豔
日本香川單車一日遊:琴彈公園、錢形砂繪
【飛向歐洲】意大利威尼斯--聖馬可廣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