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孩子聰明是否與飲食質量有關

【大紀元10月16日訊】望子成材,是任何一個家長孜孜所求的大事。孩子要成材,就必須使其腦力得到充分開發,使聰穎達到自身的最高限度。不少家長在耗費大量精力和經費後,孩子仍然成績平平,真是枉費父母心!因為,他們忽略了兒童智力發育與其攝取的營養有極為密切的關係這一因素。

  據日本營養學專家飯野節夫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腦力發展決定於食物。這位自然療法研究所所長認為,決定腦功能優劣的因素,雖然與遺傳、環境、智力訓練等條件有關,但80%以上還是取決於營養。因為腦是人得以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中樞,故它對營養的富與貧、各種營養物質的偏與衰更為敏感。即所攝取食物「質」的高與低,對腦子的聰慧與否,是成正比的。

  飯野節夫還發現,有8種營養物質,對腦力的健全發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充足的脂肪可使腦功能健全;充足的維生素C可使腦功能敏銳;充足的鈣質能使大腦持續工作;糖質是腦活動的能源,但過量則會損害其正常功能;蛋白質是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維生素B族物質可預防精神障礙;維生素A能促進大腦發育;維生素E能保持腦的活力。上述物質不可能靠吃化學合成的藥物而獲得,只能靠搭配合理的食物,才能長期向人體足量提供。也就是說,孩子能長期合理地攝取富含上述物質的食物,才會變得聰明起來。

  飯野節夫的這一發現,是在研究「自然療法」——種專門研究不用打針吃藥,而用合理的食物治療健身的新療法時獲得的。這種新療法,與我國「民以食為天」和傳統的「食療」,有異曲同工之效。現代生活中,不少家長由於缺乏營養科學知識,過分強調「補藥」的作用,過分強調訓練對兒童智力的作用,忽視飲食的科學搭配,使攝取食物中,糖、脂肪和蛋白質偏多,鈣和維生素偏少,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因此,糾正孩子的嗜糖習慣,控制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擴大和變換食譜,減少食物中維生素的損失,都是國外風行的「自然療法」的內容。也是讓孩子的大腦能得到充分發育,提高其智力的重要措施。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