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醜聞 董建華豈能置身事外

林綺慧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主席王見秋,新官上任近3個月以來,便發生了多宗受爭議事件。當初一手委任他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和問責官員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卻一直置身事外,指平機會“屬獨立團體,當局無意干預”。

可是,董特首和何局長沒有澄清,為甚麼王見秋上任主席的交接期只有短短的1個月。王見秋在7月2日被董建華委任為平機會主席,接替於7月31日約滿的胡紅玉。王見秋是退休上訴法官,之前從未曾參與過平機會工作,需要時間了解新工作,為何特區政府要匆匆換走胡紅玉,完全不給她一個好好交接工作的機會?

對於交接期短的問題,負責任命的董建華和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可謂責無旁貸。特區政府一早知道,胡紅玉出任平機會主席的合約,截至7月底便會屆滿。但政府一直未有公佈是否與胡紅玉續約,也沒有宣佈繼任人選,一直至7月2日,事情才有定案。2002年胡紅玉更只是在約滿前的3天才獲通知續任1年。

交接期短,亦間接造成平機會行動科總監余仲賢未上任便被解僱事件。余原定在11月1日正式出任平機會行動科總監,他是在5月時通過聘請程序,最後被選出,並由當時仍為主席的胡紅玉所聘請。

當胡紅玉向王見秋交代交接工作,期間胡向王提及余仲賢將會出任行動科總監,即王的副手。一封據說是胡紅玉寫給王見秋的書面信件指出,王聽後大表不滿,並指責胡繞過他聘請余的做法,期間王更出言不遜;據稱,胡紅玉在信中要求王見秋道歉,最後王見秋亦作出道歉。

王8月初與余會面,期間王指余在7月18日接受《南華日報》訪問時,談及香港政府擬為種族歧視立法的言論,是超出行動科總監的職能範圍,要求他重新考慮是否出任該職位。

余仲賢指王見秋又透過一名平機會高層,在電話中向他透露,因為兩人處事觀點不同,平機會願意以2個月薪金及附帶福利合共約30萬元,作為提出解約補償。余仲賢在10月23日召開記者會,公開被無理解僱經過,以及要求王見秋向公眾交代。

行政長官董建華對於事件,表示會對事件作跟進和了解。民政事務局副秘書長余志穩指,會了解事件,但強調聘用屬於平機會自主範圍,當局無意干預。

平機會10月24日發表聲明指,委員會在早前的會議上,已由各委員“進行廣泛討論,及授權王見秋全責處理余仲賢合約事宜,並全體委員支持王見秋解僱余仲賢的決定”。但10月26日平機會委員陳瑜表示,當時委員會只授權王見秋全權處理余仲賢一事,包括聯絡余仲賢並與他商討有關工作,但她並不知王見秋有意解聘余仲賢。

陳瑜指9月18日的大會上,王見秋只表達對余仲賢接受報章訪問的言論不滿,當時並無向委員提供有關訪問文章資料。她指委員是因余仲賢向公眾披露被無理解僱,才知道事件。

王見秋10月27日指陳瑜“說謊”,並聲稱9月18日的會議上,列席委員一致贊成解除余仲賢職務,陳瑜當日亦表示贊成,以及同意由他全權負責有關事情。王見秋強調當日有秘書筆錄,一切有文件紀錄。

對於王見秋言論,陳瑜強調自己只是道出心中對當日會議的理解,並對王見秋言論感到不悅。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30日表示,平機會將在一兩星期內召開大會,討論王見秋解僱余仲賢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仲賢事件”令王見秋成為傳媒追訪對象,王竟然主動向傳媒透露,現時值2,500萬的住所,是富商劉鑾雄當年追求其女兒時所贈,以及他在任職法官時,亦曾接受劉鑾雄所贈機票,與家人出外旅遊。由於王見秋之前為法官,為司法人員,受防止賄賂條例監管。

司法機構發言人指,就王見秋任職法官期間收受機票而無申報事件,正翻查紀錄跟進。

除了以上爭議外,王見秋同時可以領取出任平機會主席每月18萬多薪金外,還獲董建華豁免,可同時支取6萬多元長俸,獲雙重福利。根據規定退休公務員或法官,若再受僱於政府直接資助機構,包括絕大部分法定團體,在受僱期間不能同時支取人工及長俸,以免享有雙重福利。但法例同時亦訂明行政長官有最終酌情權。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22日證實,行政長官董建華是應王見秋要求,而行使酌情權,容許他領取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薪酬的同時,繼續獲發放長俸。

王見秋在退休後,曾出任新創建受薪的獨立非執行董事,根據香港法例,王見秋應向董建華申報,並需獲得董建華豁免,才可同時支取長俸。王見秋有否向董建華申報,如果有又因何獲得豁免?特區政府指要調查後才作回覆。

這次事件再次證明,董建華領導無方,辦事也欠缺透明度;這種情況在7月1日50萬港人”倒董”大遊行後一直沒有改善:同樣的情況亦發生在狀況百出的“維港巨星匯”演出活動,“非典”(Sars)調查事件等問題。“危機處理”可謂董建華政府一大弱點,如果這種情況持續,民望只會繼續低迷。(亞洲時報在線 10/30/2003)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前線」等團體要求董建華下台
劉慧卿在香港立法會提出「倒董」動議
劉慧卿要求董建華下台動議被否決
「民主倒董力量」周日集會「聲討董建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