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百老匯劇場爭取年輕觀眾群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日專電)
紐約「時代廣場」及周邊的百老匯劇場每天起碼有三十齣舞台劇及音樂劇演出,有些已上演經年,也有的上演不久即因賣座不佳而下檔。為了開發觀眾群,一些劇場推出各種花招,希望爭取年輕的觀眾。

紐約的媒體曾批評最近幾年以來百老匯的音樂劇及舞台劇票價節節高漲,起碼都在五十美元上下,好一點的座位則在八十美元以上,已經不是一般紐約可以負擔得起的「經常」支出。

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發生以來,劇場的票房多少也受到影響。今年百老匯劇場的票房估計比起去年又跌了四個百分點。

一些已經建立口碑的音樂劇,例如奧斯卡得獎影片改編的「製作人」(The Producers), 以及有知名演員擔綱的戲,例如卡文.克萊恩演出的莎士比亞劇「亨利第四」(Henry IV),票房是不用擔心的。以兒童為訴求的迪士尼劇「獅子王」及「美女與野獸」也有闔家觀賞的賣點。

最近一些製作公司和劇場開始把眼光放在青少年的市場。從青少年電影和流行音樂市場蓬勃可以推斷青少年市場應該是值得用心經營的。

百老匯其實只是紐約主流劇場的通稱。這些劇場多半在曼哈坦的城中區大街(Broadway)的周邊。在紐約其他地區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劇場,每天上演的舞台劇及音樂劇不下六十齣。這些被泛稱為「百老匯外圍」(Off Broadway)的劇場常常有一些新銳製作人和導演實驗劇的演出。如果有了口碑和固定的票房,也可能被主流劇場延攬。不過,每天上演的劇近百場,要能勝出也不容易。

基本上,在百老匯主流劇場演出的多半是大製作,投資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元,所以票房絕對是成功與否的最大關鍵。這些劇賣座的條件除了劇本和演員陣容,宣傳也很重要。

已經上演了一段時日,而且維持相當不錯票房的音樂劇「媽媽咪呀」(Mamma Mia)是鎖定觀眾群成功的例子。這齣音樂劇採用了二十二首七零年代著名樂團ABBA的樂曲,成功地吸引了一些懷舊的觀眾。最近推出新劇的一些劇場為了爭取青少年看劇,除了劇本內容鎖定年輕人,還設計一些年輕人會感興趣的紀念贈品。劇場甚至安排觀眾參觀後台,與演員見面。開始學習電影及唱片公司的宣傳手法,希望炒熱氣氛以帶動票房,畢竟年輕觀眾群是不可忽視的成長中市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企業父子檔 分獲青創楷模、相扶獎
紐約政府首長及民眾對海珊被捕表示興奮
竹市電影博物館明起舉辦舊影情綿影展
詩:給天安門母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