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癌色變! 遠離致癌因子 早發現早治療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2日訊】「預防勝於治療」,某些癌症與致癌因子有關,因此可以在未發生前,藉由減少致癌因子的暴露,減低其發生率。

據自由時報22日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十大死因近幾年來,惡性腫瘤(癌症)連續蟬聯寶座,且遙遙領先排名第二位的腦血管疾病兩倍之多,足見癌症對國人健康威脅及社會資源影響之鉅。

過去大部分人會將癌症與絕症畫上等號,認為只要得到癌症,只有等死的份了,因此談癌色變,親友間有人得癌症,絕對保密到家,不敢面對他。其實大部分癌症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正確治療,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立委高金素梅對抗肝癌的成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同器官的癌症因產生的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一些症狀可循,大部分早期的癌症不見得會產生症狀因而驅使病人去看醫生,不過很多癌症經由健康檢查是可以早期發現的。

研究顯示,某些癌症與致癌因子有關,因此可以在未發生前,藉由減少致癌因子的暴露,減低其發生率。眾所周知,肺癌與抽菸及空氣污染有關;酗酒及B、C型肝炎帶原有機會產生肝癌;嚼食檳榔與口腔癌息息相關…。

很多癌症也因預防醫學的進步而減低發生率,衛生署因提倡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很多子宮頸癌早期發現、早期獲得根治,因此對本國婦女死亡的威脅漸漸減少。近年來,B型肝炎預防成效顯著,國人因肝癌而死亡之比率預期將漸漸減低。然而預防醫學的成效與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為了健康著想,平日應避免菸、酒、檳榔、油炸、煙燻、炭烤、醃漬及人工製造食品,與攝取過多動物性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鮮蔬果與富含纖維食物,並且每日適量運動與規律生活。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預防勝於治療」,老祖先在皇帝內經說,「上醫治未病」,絕對有其道理存在。(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重申“南水北調” 必要計劃
林義夫:將以漸進方式開放大陸物品進口
美國電影協會在台推出全民捕盜行動
世貿二館引爭議 游揆:尊重經濟部評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