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內部投資創四十年新低

標籤:

【大紀元2月24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永泰台北2月23日報導) 台灣去年內部投資,創下近四十年來的新低。經濟學者認為台灣內部投資已經連續二年負成長,對資本累積相當不利,而唯有透過提振民間投資,才有希望走出景氣谷底。

台灣行政院主計處剛剛完成的統計顯示,由於民間投資以及政府投資雙雙下滑,台灣內部投資率在去年降到了16.77%,創下近四十年來的新低,遠低於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的24%以上的投資率。這份資料顯示台灣內部投資不足的問題已經極為嚴重。

*不利資本累積*

主計處指出,自從1963年以來,台灣的投資率幾乎都在20%以上。1972年至80年這十年間的平均投資率更高達30.9%。近十年一直在22%與26%之間徘徊,但是從2001年起投資已經嚴重衰退下降到17.35%。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振明指出,台灣內部投資已經連續二年負成長,對資本累積相當不利,許振明說:”雖然現在經濟慢慢在復甦,可是民間消費和投資信心都沒有完全恢復,比如現在中東石油的價格也因為戰爭關係波動,像這一類戰爭的因素,不確定的因素也讓股價波動。中國大陸的成長也是滿穩定的,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企業對大陸投資也有一些誘因,所以對台灣的投資仍然有不確定和不利因素的影響。“

*提振投資意願*

主計處還指出,台灣政府原本2002年投資毛額可達一兆八千億元新台幣,不過因為財政緊縮比預期減少了一成六的投資。 台灣在1997年至2000年間,平均每年投資毛額達到了二兆一千億元,比過去這兩年分別高出四千億元、五千億元左右。

主計處官員坦誠,在目前公營事業民營化以及財政緊縮的情況下,已經不太可能以擴大公共支出的方式來恢復景氣,效果也明顯緩不濟急,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振明認為,只有透過提振民間投資意願,台灣經濟才有希望走出這一波的景氣谷底。許振明說:“短期內,景氣波動因素無法消除的話,因為預算要編列,要解決短期內失業不景氣,反而會影響推動中長期國家建設的計劃。更何況短期民間投資意願沒有提振的話,要配合產業結構調整的計劃投資,也讓人覺得不樂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會期將開議 民進黨團甲級動員讓游揆報告
健全債券市場 台灣將推動衍生性商品
學者認為北韓核武事件對台灣利弊參半
公投法戰鼓又響 民進黨拼經濟穩陣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