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事不爽世界油價上揚

標籤:

【大紀元3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林森3月24日報導) 美國領導的盟軍在向巴格達挺進時遭到了伊拉克軍隊的抵抗,市場人士因此擔心戰爭不能象早先預料的那樣速戰速決。受到這一因素的影響,世界石油價格又出現了大幅度的回升。

*石油市場對風險估計不足*

伊拉克戰爭在上星期開始以後,盟軍最初幾乎沒有遇到伊拉克軍隊的抵抗,順利攻入伊拉克、佔領了伊拉克南部最大的油田。受到盟軍初戰告捷消息的鼓舞,世界石油價格上星期五一度下降到了四個月來的最低水平。然而隨著戰爭的深入,盟軍在伊拉克與薩達姆的軍隊爆發了激烈戰鬥。一些市場人士擔心盟軍攻入巴格達的進程因此可能會放慢。世界石油價格隨即出現回升。星期一,紐約商品交易市場上5月份交貨的原油價格攀升1.84美元,達到28美元75美分一桶;在倫敦交易市場上,5月份交貨的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升了1.85美元,達到每桶26美元20美分。

紐約[瑞福期貨公司]的商品研究主任斯迪爾對媒體說:“隨著戰爭的深入,伊拉克軍隊的抵抗比我們一開始預期的要猛烈得多。所以現在來看,上星期石油市場對戰爭和政治風險的估計是不成熟的。”

另一方面,非洲產油大國尼日利亞發生的騷亂也是導致石油價格攀升的原因之一。有數字顯示,在今年一月份尼日利亞是美國的第四大石油來源國。

戰爭已經造成伊拉克南部港口的石油出口中斷。據土耳其負責輸油管線的官員透露,上周末伊拉克只向土耳其的錫漢港輸送了極少量的石油。統計數字表明,上個月伊拉克的石油出口量為每天170萬桶,佔世界石油產量的3%。

*美國能順利度過難關*

不過,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伊拉克問題專家普萊克對美國的石油供應前景表示樂觀。普萊克表示,即便戰爭使石油生產遭到破壞,只要世界其他地區的石油生產正常進行,美國還是能夠順利度過這場石油供應危機的。

伊拉克問題專家普萊克曾經擔任過美國負責近東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普萊克對伊拉克戰後石油生產的恢復也持樂觀態度。

 

Placke: “If things go well, if there’s no significant damage to the industry…”

普萊克說:“如果一切進展順利,如果戰爭沒有給伊拉克的石油工業造成重創,只要恢復石油生產的工作協調得好、做得迅速的話,我們可以期待在今年年底之前使伊拉克的石油產量超過每天250萬桶的水平。”

不過,普萊克指出,如果要想把伊拉克的石油產量恢復到每天3億桶的歷史最高峰水平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Placke: “We figure that would require two to three years, and about seven billion dollars of investment…”

普萊克說:“我們估計,要想把伊拉克的石油產量恢復到以往的最高水平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另外還需要大約70億美元的投資。”

石油價格對美國人生活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汽油價格。雖然伊拉克已經發生戰事,並且造成石油價格再次攀升,但是加州的倫德伯格調查公司對美國8千家加油站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兩個星期裡美國汽油的全國平均零售價格只上升了不到1美分。

在盟軍對伊拉克開戰前夕,美國就有國會議員和分析人士敦促美國減少對中東地區石油的依賴,而擴大從俄羅斯和非洲西部等“非歐佩克”成員國進口石油。

*中國採取措施保障油源*

另據報導,在美、英等國盟軍對伊拉克開戰以後,中國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石油的供應。據中國石油化工協會的一位官員透露,中國已經加快了國內的石油開採,包括重新啟動原來因成本高而封存的一些油井。另外,中國三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將分別從印度尼西亞、蘇丹和委內瑞拉進口石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港府指香港原油儲存量足夠
香港反戰團體抗議美國攻打伊拉克
油田若受攻擊 將牽動全球經濟變化
開戰後亞洲股市及金價堅挺 美元及石油下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