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焦點】凌鋒:香港特委書記董建華“特”在哪里﹖

凌鋒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3日訊】香港英文《南華早報》在二月二十八日發表一篇社論「Time for Mr Tung to step up and sit back」(董建華先生是時候「升級」及「退居幕後」)﹐引起轟動﹐爲香港各報章和國際媒體所廣泛報導。社論除了批評董建華無能之外﹐還爲他尋找一個出任香港黨委書記的體面出路。但是人們也關注到﹐二○○○年七月﹐該報副總編輯林和立因爲批評江澤民召集香港富商支援董建華而被該報老闆郭鶴年以讀者名義發表文章指責﹐郭是被江澤民召見的一位。因爲此事﹐林和立被迫辭職﹐其後該報再經過一連串的人士變動而確定了“政治方向”。如今發表這篇社論﹐意味著什麽﹖又加上二月十七日該報宣佈從澳洲聘回九六年自動離職的David Armstrong做總編輯﹐雖然據說四月一日愚人節才到任﹐但是也同社論一起被視爲新的動向而引起關注﹐人們即使不是自愚﹐也是自娛也。

但是這篇社論引起某些人的緊張﹐特首辦發表聲明爲董建華評功擺好﹐歷數他的治港政績﹐香港的親共人士更紛紛爲董建華保駕護航﹐駁斥這篇社論。其實他們都是庸人自擾﹐這篇社論雖然頗有創意﹐但老外不黯中國國情﹐也不可能詳加解釋﹐如果由在下爲《南華早報》這篇社論做一續篇﹐這些風波大可平息﹐並且出現中央政府滿意﹐董建華滿意﹐香港市民滿意的三贏局面。這篇續論有如下的要點﹕

一﹐香港本來就有“中共香港工作委員會”﹐簡稱“香港工委”﹐由中聯辦(原名香港新華社﹐九七後改名﹐是香港的太上皇)主任擔任書記。因此如果董建華擔任香港黨委書記﹐就是搶他們的飯碗﹐怪不得他們動員香港的地下黨員出來批判這篇社論來保飯碗了。

二﹐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同於其他省﹑市﹑自治區﹐在於它的“特區”﹐因此它的書記應該稱呼爲“香港特委書記”﹐這在中共黨史上也有先例。毛澤東《井岡山的鬥爭》一文中就有﹕“當時邊界特委(毛澤東爲書記)和軍委(陳毅爲書記)的政策是……”之句。在火紅年代曾經到井岡山朝聖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不應該忘記這個“最高指示”。因此董建華出任毛澤東擔任過的特委書記﹐自是無尚光榮的事﹐足見某些報章聲稱是把董建華“架空”或“擺上神台”純粹是挑撥離間之舉。而特委和工委是兩套班子﹐中聯辦仍然可以當它的太上皇﹐就不必出來反對了。

三﹐董建華領導香港把香港搞得一塌糊塗﹐常被指責爲用領導他的家族公司的辦法來領導香港﹐也就是“外行領導內行”﹐因此如果董建華出任黨職﹐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外行領導內行了。因爲五七年大鳴大放時﹐“民主人士”批判中共外行領導內行都成了“右派分子”﹐中共認爲就是必須外行領導內行。可見董建華出任黨委書記是恰如其份的事。

四﹐董建華是江澤民一手欽點出來的﹐因此應該同江澤民共進退﹐江澤民已經半退﹐馬上也要辭去國家主席職務﹐因此董建華也不宜留任特首﹔但是江澤民擔任軍委主席垂簾聽政﹐因此董建華也不妨挂個“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主席”的職務來垂簾聽政。因爲避免董建華搶司令員和政委的職務而引起軍方的反彈﹐所以不妨因人設事﹐加個“主席”職務﹐也可以體現香港“特”色。

五﹐最重要的一點是社論遺漏說明董建華是不是中共黨員﹐如果不是﹐擔任黨委書記不是荒唐可笑﹖如果是地下黨員而此時曝光﹐政治影響也很壞﹐表明中共欺騙香港市民和國際輿論。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是由中共尾巴黨之一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立即吸收董建華入黨﹐那麽董建華的新職就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書記。由民主黨派領導香港﹐充份說明中共有意推行政治改革同民主黨派分享權力﹐是胡錦濤新政之一﹐也是中國民主化的開始。此外﹐對臺灣的國民黨也有吸引力﹐只要接受“一國兩制”﹐就可以分享權力﹐何不早早接受招安﹖此乃統戰的與時俱進也。

明乎此﹐北京﹑港共﹑特區政府﹑香港市民都應該接受《南華早報》的主張﹐則香港政治和諧﹐經濟復蘇﹐一個有董建華又沒有董建華的皆大歡喜新香港就要誕生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董建華對美太空梭意外感到震驚及難過
【香港焦點】凌鋒:董江董江﹐為香港的“下籤”解籤
四成七受訪港人不滿董建華施政報告
【香港焦點】凌鋒:人腦出錯﹐葉婆好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