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聞周刊評SARS為中國版的車諾堡事件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石青4月17日報導】 臺灣新聞周刊4月17日發表評論稱SARS為中國版的車諾堡事件並指出﹐SARS危机徹底暴露中國政府管控信息體制已難以适應時代需要的麻煩。

報導說﹐過去一個月,從香港傳出的SARS,業已在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作為一种傳染性疾病,SARS所帶來的沖擊可謂空前,造成的社會恐慌、政府警戒与媒體監視熱潮,完全与亞洲遭受大規模破坏性武器的生化攻擊不相上下。
 
報導指出﹐SARS的病毒來源相當吊詭。俄羅斯科學院的科學家卡雷辛可夫(Sergei Kovesnikov)四月十日在西伯利亞召開記者會指出,SARS的病毒是由兩种分別導致痲疹与腮腺炎的病毒合成而成,這兩种病毒只能在實驗室之中被合成,因而是一种生化武器研發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病毒。据此,卡雷辛可夫推論,這個病毒應該是在意外的情況下流出而導致災難。

報導說﹐這項主張尚未獲得任何證實,中國政府對此三緘其口。但意味深長的是,美加等國的情報部門,已經注意到一個事實,亦即病源地的廣東,确實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特殊的生化武器研發單位長期在該地從事生化病菌的研發与實驗工作。

報導說﹐病毒來自實驗室,而廣東當地有人民解放軍的生化病菌實驗室,再加上去年十一月病源出現而中國政府一直刻意遮掩卻暗中通知党政高干回避疫區等因素,使國際情報界近日來開始流傳一种理論:整個災難由人民解放軍在去年十一月不慎引爆,中國政府當局知道這一點,但當時正是進行權力接班的敏感時期,人民解放軍的高層怕會影響到整個權力布局与分配,不敢聲張,暗中通知党政高干避難,但對外界保守秘密,因而疫情未獲控制,持續惡化,流入香港,再通過香港密集的班机而變成全世界的災難。

報導指出﹐迄今為止,外界尚無法驗證這個「理論」的真偽,盡管接受這個「理論」的人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無論真相為何,SARS病毒出現的背景應當不單純。

報導說更重要的是這場災難所造成的政治影響。面對這場危机,中國政府最初的作法是掩飾真相,雖然這种作法符合專制國家的慣性,但在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下,中國政府再也無法掩飾疫情而被迫公開為「延緩處理」道歉。但是,在具體的疫情問題上,中國政府仍采取文過飾非的政策,并因此導致越來越多的國際不滿与國際壓力。英國等三國領袖取消在四月上中旬訪問中國的行程,世界衛生組織集體對中國政府的反彈,即是此一國際壓力的具體表征。SARS危机徹底暴露中國政府管控信息體制已難以适應時代需要的麻煩。這個揭露效果有可能直接沖擊到中國共產党党國體制對中國社會的控制能力,將造成中國党國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附﹕車諾堡事件

車諾堡(Chernobyl)核電廠位於普里比亞特河(Pripyat River)邊.距離南邊的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約130公里。車諾堡電廠在當時有四座RBMK1000核能反應爐,每座之發電容量為100萬千瓦,另有兩座在興建中。RBMK反應爐是沸水式水冷卻石墨緩衝的高功率反應爐,水與鈾燃料棒接觸而被加熱沸騰,所產生的水蒸汽則帶動兩座50萬千瓦的渦輪機以產生電力。燃料棒放置在石里緩衝劑中,石墨的作用是使中子減速和維持連鎖反應,控制棒則用來控制反應爐產生的功率.蘇聯的工程師知道此種反應爐的設計有缺點,但車諾堡四號機反應爐自從1983年開始發電以來,運轉相當順利。

1986年4月25日下午,四號機按照計畫進行停機,此時操作人員開始進行一個有關安全系統的實驗。該實驗是想了解在電廠失去所有電力的情況下,仍在轉動的渦輪機是否有足夠的殘餘能量能夠供應45秒鐘的電力,這45秒是緊急柴油發電機開始供應所需的時間。

在下午2點時,反應爐功率減低到額定輸出的一半,並且緊急爐心冷卻系統被關掉,此時在基輔的人員要求四號機繼續供電到晚上11點10分,車諾堡的工作人員答應了,但11點10分後,他們並未將緊急冷卻系統再打開,這是第一件重大錯誤,按著一連串的嚴重操作疏失是:把輸出功率降低到額定輸出的百分之一,遠低於實驗所需的功率;將絕大部分的控制棒抽出;關掉其它重要的安全系統。

到4月26日1時23分,這些不當的操作使得四號機變得不穩定.輸出功率一直上升,技街人員很快對反應爐失去了控制,1時23分44秒,輸出功率高達額定輸出的100倍,部分燃料棒因而破裂,高熱的破裂物使冷卻水大量蒸發,導致蒸汽爆炸而摧毀了重約1千公噸的反應爐頂蓋。

燃燒的反應爐破碎物散落在周圍的建築,產生了30多個火災,更多的水與高熱的石墨或鈷合金反應產生氫氣,氫氣與氧反應,導致了二、三秒之後的第二次大爆炸,噴出的輻射性碎片和核種被甩到離地面有l哩之高,此時.石墨也著火,排放出更多的輻射物質。後來經過10天的拼命搶救才將燃燒的爐心控制住,為了減火和抑制輻射釋放,直升機丟擲5千公噸以上的鉛、硼、以及其它材料到爐中。

在5月1日,損壞的反應爐內的燃料棒,溫度上升到2OOO?,這是因為仍留在損壞的反應爐內的輻射物質衰變所產生的熱量。在泵入氮氣冷卻後,溫度到5月6日才下降,估計26%以上的反應爐輻射劑量因爆炸而釋放到外界,31位消防人員和電廠2人喪失生命,他們大部分都受到嚴重輻射灼燒,另有2O9名也受到嚴重輻射傷害。

4月28日上午9時,瑞典一座核電廠技術人員偵測到異常高的輻射強度,接著斯堪的那維亞地區也有同樣的發現,當時風是由蘇聯方向吹來,他們向莫斯科詢問發生了什麼事,但得不到答案,直到當晚9時,莫斯科電視台才播出官方關於車諾堡核電災變的聲明,世界各國才得知災變之發生。但蘇聯境內,政府在4月26日上午8時,才向電廠周圍幾百平方公里的居民宣佈核電災變事件,並命令所有的人都立即進入室內並緊閉門窗。

在事故發生後36小時,政府決定將半徑30公里範圍內的13萬5千名居民全部強制疏散,居民於28日中午接獲消息,下午開始疏散,除身分證件和金錢外.任何東西都不准攜帶,一個疏散的車隊,包括1216輛大巴士和3Oo輛卡車,長度超過15公里。居民抵達臨時庇護所後,立刻脫去身上的衣服予以焚毀,並洗澡去污和接受輻射偵檢。政府也針對6萬棟建築物進行除污工作,在基輔鑿了4OO口井,提供緊急用水.並鋪設二條6公里長的緊急輸水幹管。

電廠方圓3O公里內的範圍被列為危險的特別區,不准居住,不准放牧、割草、採摘蘑菇和果實。區內的牲畜全部宰殺,就地掩埋。電廠爆炸的碎片、被刮除的污染土壤、被污染的機具和車輛,以及其它除污產生的廢棄物皆被掩埋在區內。後來發現蘇聯境內的污染區遠遠超過離電廠3O公里的範圍,嚴重污染的地區遠達3OO公里範圍,甚至到達莫斯科。被污染的土地散佈在現在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三個國家。1995年聯合國的資料指出。被污染土地面積超過16萬平方公里,被疏散的居民超過40萬人。

1990年蘇聯「車諾堡處理計畫」報告指出:「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車話堡核電災變事件,以其規模和造成的傷害來說,是地球上曾經發生的最大慘劇。」該報告也指出,災變破壞了受影響區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許多工廠和農場停工,無法繼續生產和耕作。在1986至89年工農業損失和保險金支付累計約36億美元,而政府在這段期間花在緊急處理工作的經費約140億美元。車諾堡事件所釋放到環境中的輻射物質之總劑量,根據官方數據為5千萬居禮,非官方的估計為65億居禮。

車諾堡事件所噴射到大氣中的輻射塵隨著氣流飄散,除散落在蘇聯境內外,也飄散到世界各地。輻射塵首先飄向西北方,經過立陶宛和拉脫維亞(4月26-27日),後來飄向斯堪的那維亞中部、東歐、西歐和南歐4月30日),以及英國和愛爾蘭(5月2-3日),最後,阿拉伯半島、西伯利亞,北美洲等地都測到來自車諾堡的輻射物質。各地受到的污染情況,依地形和當時氣候而異,瑞典北部和芬蘭部分地區污染嚴重,數千隻馴鹿因而被宰殺。義大利民眾被告知不要喝牛奶和獵捕兔子,德國民眾被告知蔬菜不安全。

以車諾堡事件的影響範圍來看,可以說全體地球上的人類都承受了車諾堡核子災難的苦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SARS造成亞洲損失近一百一十億美元
南韓有三名感染變種冠狀病毒患者
北京學者李慎之染肺炎病危
SARS入侵北京十三所大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