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心生恐慌多到戶外消除壓力

自由時報記者李文儀◎報導

標籤:

【大紀元5月29日訊】 受到SARS疫情影響,各醫院診所的就診人數都明顯減少,不過台北市立療養院等精神專科醫院的門診量卻是不減反增,精神科醫師發現,原本在綜合醫院就醫的患者,現在不敢去就診,只好轉向專科醫院,還有不少因SARS疫情而增加的恐慌症、焦慮症患者。

 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任陳喬琪指出,最近門診量稍有增加,尤其是初診患者特別多,平均約增加二到三成,其中很多是原本在其他綜合醫院就診的患者。

 當各醫院診所都受到SARS衝擊而病患大減時,為何市立療養院這種精神專科醫院就診人次反而增加?陳喬琪分析,很多病患擔心到綜合醫院就醫會感染SARS,單純以精神科為主的專科醫院,就成為患者此時的最佳選擇,病人覺得到專科醫院看醫師比較安全。

 陳喬琪說,雖然專科醫院未收治SARS患者,但部分病患就醫時仍是如臨大敵,戴手套及配戴N95專業口罩等全套防護裝備,顯見精神科病患對SARS的衝擊表現更為嚴重。

 除了患者轉移就醫外,陳喬琪表示,最近恐慌症、焦慮症的患者也略微增加,不然就是既有患者的嚴重程度提高,很多人緊張得睡不著、注意力不能集中、頭痛、頭暈,或是氣喘不過來,以為自己得了SARS﹔恐慌症的患者甚至害怕到覺得自己快要死掉。

 陳喬琪指出,其實因SARS疫情而焦慮是很正常的事,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感到焦慮,其中大約十五%的人是程度較為嚴重的焦慮症患者,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會來就醫。

 陳喬琪建議,面對SARS疫情而感到焦慮、恐慌時,千萬不要逃避,應該直接面對壓力來源,可以多多吸收SARS的正確訊息,這時候看報紙會比看電視來得好一點,避免一直觀看重複播放、較為情緒性的電視報導。

 陳喬琪表示,多看一些權威客觀的資訊,並和朋友討論分享,不要躲起來自己嚇自己,愈是悶在家裡胡思亂想,焦慮感只會愈嚴重。

 此外,陳喬琪也鼓勵大家多多走到戶外做運動,散步、慢跑都很好,因為運動不但可以有助消除焦慮、恐慌的壓力源,也可以增強免疫力,是對抗SARS的最佳方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高校畢業生六月十日起可返校
三峽庫區徹底清除衛生死角以防傳染病
MIC:筆記型電腦第二季出貨可再創新高
過早樂觀導致疫情復燃 加拿大強化醫院控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