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人馬競逐期交所董監人選擺不平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15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陳麗珠╱專題報導

  期交所董監改選在即,券商公會、期貨商公會2大公會尚無法順利協調董監人選,攪局者也全數浮上檯面,各路人馬使出渾身解數,合縱連橫,積極收購委託書,不僅民股董監事擺不平,連公益董監事名單也出現難產疑慮,角逐者眾多,傳聞證交所董事長陳 已獲得證期會授意,介入人選協調行動,期交所6月24日的股東會已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肅殺氣氛。

  國內期貨市場自民國82年底核准14家國內及9家國外期貨經紀商籌設許可後,83年首家合法期貨經紀商成立,投資人可透過管道買賣國外期貨,隨後再建構國內期貨市場,期交所並在86年9月設立完成,87年7月推出第一個本土期貨商品,期貨市場始終處於冷凍櫃的狀態,無論是期交所、期貨商營運績效均有待加強,令期貨業者相當不滿,直指證期會控制期交所,卻不重視期貨市場及業者權益,各個期貨商身為期交所的投資者,又肩負公司營運成敗,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3年前改選已惡鬥

  由於期貨商對證期會拓展市場的誠意疑慮甚深,革命之心油然而生,決定自立自強開創生機,第一步就是先取得期交所董監席次,大舉介入期交所的經營控制權,造成3年前的董監改選惡鬥,當時民股、官股意見分歧,鬧得滿城風雨,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因民股人士提前運作,有意爭取更多席次,以便脫離證期會的控制,據聞,當時民股掌握的委託書已達5成,若非消息曝光,部分民股大老闆要求取回委託書,證期會將會栽了個大跟頭,最後的結果雖僅小小突破官股的安排,卻極具象徵性的意義,證實證期會事前精心的運作宣告破局。

  事實上,根據期交所的編制,董監聯席會設有15名董事、5名監察人,其中,11名董事、3名監察人由股東會自股東中依法選任,包括2名董事由證券周邊單位掌控,另外9席董事、3名監察人則由期貨商、證券商、銀行各平均分攤,其餘的4名公益董事及2名公益監察人則由證期會指派,3年前因股東臨時「凸槌」,造成期貨業者佔有3席董事、2席監察人,而銀行業者僅有3席董事,卻未能當選監察人,並未依照原訂分配的董監席次。

  期貨商配額搶破頭

  今年又逢3年一任的董監改選時刻,期貨商公會近期開始介入協調人選,原本私下已達成默契,研擬推派元大京華期貨總經理李文興、日盛期貨副董事長黃正雄、中信期貨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士廷以及大華期貨副董事長姒元忠等4人,卻因近幾年期貨界互相挖角的情事眾多,尤其群益期貨出現大批人才轉往大華期貨一事,加上市場對人事搬風敲鑼打鼓的結果,造成雙方極大的心結,直接造成期貨業者董監人選的協調問題,期貨商3董1監的配額爆出約8名的競爭者。

  同時,期貨商推派的董監人選不僅造成部分期貨商不滿,並積極爭取列為推派人選,更令人著急的是,證期會也對期貨商原訂推派的人選有意見,且直接點名其中一人不適任。惟董監選舉最終仍須比較掌握股權的多寡,誰掌握的股權多,誰的勝算就大,為免夜長夢多,部分期貨業者已私下展開佈局,進行合縱連橫,積極收購委託書,運作至今,早已勝券在握,有意攪局或有意控制者,恐怕難以撼動期貨業者所佈建完成的棋局。

  檯面下政治運作多

  可別以為期交所董監改選已經大致底定,期貨業者雖有極佳的把握,證券商部分的人選也出現同樣的問題,爭取席次者的眾多,盛況空前,令市場意外,目前已勞動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出面協調,據聞,證券商3董1監的配額中,其中2名將由券商公會衍生性商品的前後任召集人擔任,亦即寶來及安泰已確定成為推派人選,其餘2個名額則開放給其他證券商爭取,外界盛傳,統一、富邦、元富及南部部分券商均陸續向券商公會報名,券商公會也傳出私下運作及收購委託書的狀況,競爭之激烈不下於期貨界,惟部分期貨商、證券商同屬一個集團,相互交換籌碼及支持的機率極高,選舉結果會不會跌破眼鏡,無人能知曉。

  值得注意的是,民股推派的董監人選擺不平,券商公會及期貨商公會的理事長原本有意爭取席次,而今紛紛退出選舉,似乎仍無法平息席次分配的問題,不僅於此,公益董監事也傳出眾多角逐者,證期會內部已傳出人選難以抉擇的情況,因選擇權熱度急遽升高,期貨界推測,今年公益董監事不排除有熟悉選擇權交易的學者專家出線。

  隨著期交所董監改選日期迫近,檯面下的政治運作更加積極,連帶現任董事長施敏雄是否保住職務也難以預測,不過慶幸的是,期交所成立多年,依循一定的體制運行,將不會因為人事變遷而造成營運危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華保險高管 兩失聯一判刑 背後涉眾權貴
裁員持續 微軟谷歌這次裁撤瞄準雲端部門
紐交所技術故障 巴菲特A類股驟降99.97%
提振油價 歐佩克+將石油減產協議延至明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