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韓戰爆發53周年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比克斯6月25日報導) 星期三是韓戰爆發53周年的日子。1950年6月25日,共產黨國家北韓的部隊越過二戰結束後分割南北朝鮮的三八線。人數較少、裝備較差的韓國軍隊敵不過訓練有素的北韓軍隊,迅速撤退。

格雷格是前美國駐韓國大使,現任紐約的朝鮮社團主席。他解釋說,北韓入侵部份原因是由於蘇聯和中國領導人斯大林和毛澤東的錯誤估計,這兩個國家當時都是北韓的主要支持者。

格雷格說:“他倆都猜錯了,認為美國不會干預。因此他們做出武裝和支持北韓的決定,於是就對韓國發動了攻擊。”

*慘烈的代價*

然而,美國總統杜魯門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授權對這次攻擊做出軍事反應。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迅速派遣部隊。杜魯門派出了一個軍。50年9月15日,聯合國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發動了一次讓北韓吃驚的反攻。他的部隊重新佔領了漢城,在這之後不久,北韓表示願意接受重新把三八線作為兩國分界線。然而,麥克阿瑟將軍感到,可以通過強力把這兩個國家重新統一在漢城的控制下,因此戰鬥繼續進行。他向北方推進。到11月時,麥克阿瑟將軍已經控制了幾乎所有的北韓地區。可是,30萬中國部隊秘密越過中國與北韓的邊境,迫使聯合國部隊再度後撤。

前美國駐韓國大使格雷格說,中國部隊的挺進使盟軍遭受了重大傷亡,大約有4萬聯合國部隊的官兵陣亡。不過,多達90萬中國軍人和50萬北韓軍人受傷或是死亡,雖然真正發號施令的是斯大林。

格雷格說:“中國人敦促停戰,可是斯大林殘暴地說不行。斯大林在1953年初去世才真正為簽署停戰協定創造了條件。很多人已經忘記當時那場戰爭是多麼慘烈,而戰場就在朝鮮。”

*半個世紀後的強烈對比*

韓戰的根源與朝鮮半島的歷史緊緊相連。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日本和蘇聯都圖謀控制朝鮮半島。二十世紀初,日本把朝鮮半島變成其殖民地,直到在二戰中被擊敗才放棄對這一地區的控制。1945年,蘇聯在二戰的最後階段對日本宣戰,並且向朝鮮半島派兵。蘇聯接受了三八線以北的日本部隊的投降。美國則接受了三八線以南的日軍的投降。蘇聯和美國佔領軍在幾年之內從朝鮮半島撤出,剩下北方的共產黨政府和南方的民選政府。後來,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在斯大林的同意下決定通過武力重新統一朝鮮半島,下令他的部隊發動攻擊。

當韓戰於1953年7月停止時,南北朝鮮都遭到極大的毀壞,人們在日本佔領朝鮮半島35年結束時所懷抱的很大希望也破滅了。韓戰結束時雙方並沒有簽署正式條約,只是達成了一項脆弱的停火協定,迄今為止這項停火協定依然有效。盡管世界其他地區的冷戰已經結束,但激起韓戰的意識形態的分歧仍然存在於朝鮮半島。美國還是韓國的密切盟國,美國在韓國有3萬7千駐軍,以便使北韓不敢發動另一次攻擊,並且在襲擊一旦來臨時幫助保衛韓國。美國的軍事存在所帶來的穩定使韓國發展了繁榮的市場經濟。與之相對照,北韓仍然是幾乎舉目無親的高度孤立的斯大林式的國家。經濟管理不善和一系列自然災害使這個國家濱臨經濟崩潰。

*衝突還是有可能的*

米切爾是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員。

米切爾說:“朝鮮半島爆發衝突還是有可能的。作為韓戰帶來的結果,我們還能看到的是由於韓戰,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經濟上充滿生機的東亞。而正相反,北韓的局勢則是一個災難。一方面是生機勃勃的資本主義和自由社會,一方面是一個的封閉社會,這可能是二分法的最好例證。而這種對立正是冷戰的根本原因。”

自從去年10月以來,國際社會對北韓的意圖更加關注。美國當時說,平壤承認它試圖製造濃縮鈾以發展核武器。從那時以來,北韓進行了一系列的挑舋行動,包括重新啟動被禁止的核設施。平壤現在說它已做好擁有核武器的準備。韓國新總統盧武鉉保證要維持其前任有關通過聯合工程和經濟援助與北韓保持接觸的政策。可是,盧武鉉稱北韓的核武器計劃是不可容忍的。韓國雖然有些不情願,但也再度成為正在出現的反對北韓聯盟中的一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評美韓戰略關係
今鐘:韓戰回憶錄(2)毛岸英屍體成歷史之謎
今鐘:韓戰回憶錄(3)埋伏三支虎與保衛大公雞
北韓漁船涉嫌侵入海域 南韓開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