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歲龍山寺裡裡外外都是寶貝

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台北報導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訊】兩百六十五年歷史的台灣二級古蹟艋舺龍山寺,寺內擁有許多創建至今的歷史文物,卻因長年存放閒置,以致發生蛀蝕等損壞情況,為了解決文物的保存問題,寺方自八十八年起的大整修工程九月即將完工,主要修復殿裡的彩繪、剪粘等;同時並動手整理堆放在文物館預定地中的舊土地契約、舊文件、創建初期至今的供桌、香爐與匾額等,八月起展開編列流水號的基礎工作,將珍貴文物委善保存,最近董事會也通過文物陳列展示的計畫,預計最快兩年後龍山寺的文物館就可開放遊客參觀。

 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至今已有兩百六十五年歷史,總面積一千八百多坪,坐北朝南,面呈日字形,為中國古典的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屋頂彩歇山重簷式,四面走馬廊,共有四十二根柱子構成,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殿內屋頂螺旋藻井全斗拱建築而成,不用一釘一鐵。左右護龍屋頂為硬山單簷,左配有鐘樓,右配有鼓樓,晨鐘暮鼓。鐘鼓樓屋頂採攢尖盔頂式,呈扁六角形,造形獨特。

 龍山寺過去曾歷經多次大小規模的整修,嘉慶二十年(1815)大地震重修,同治六年(1867)暴風雨侵襲再行修築,民國八年(1919)棟樑遭白蟻嚴重侵蝕,當時住持福智大師率先捐出一生積蓄七千餘元,集資修復,奠定今日龍山寺的規模;民國三十四年(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不幸中了盟機所投下的燃燒彈,中殿全毀,直到民國四十三年才重建,四十六年完成。當時,雕塑家黃土水放在寺內的作品《釋迦摩尼佛出山》也遭炸毀,七十四年才以木雕石膏模翻製五件,分別放置在龍山寺、北美館、高美館與國美館。後殿文昌廳在民國七十一年因回祿重建,七十二年十二月完成,關帝廳、媽祖廳因受黴菌腐蝕及白蟻蛀蝕,在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重修,八十八年六月卅日完成。

 執行秘書張俊宏指出,此次後殿、中殿、前殿與鐘鼓樓的大整修自八十八年開始,是五十年來的例行性大整修,委由董事簡得耀的福住建設負責,後殿是以大木、剪粘、彩繪整修為主,前殿則是彩繪,皆已經完工,中殿是彩繪與剪粘工程,九月底可以完成。鐘鼓樓則須等台北市文化局核准修建後方能動工,預計兩年內完工。至於文物館的展覽陳列,則希望八月起能先動手將現有文物進行流水序號編列,加以規劃後再展覽且對外開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扁馬嚐小吃 帶動萬華再造
核四「公投千里苦行」到站
艋舺八十年老冰店 講古 看煞
什麼是體育旅遊? 有何好處和壞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