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民主的發作”導致“政党亂局”

王力雄

標籤:

【大紀元8月24日訊】“大壩僵局”既是專制制度內在特性所決定,也是民主与其相互作用之結果。既然民主在專制大壩上一有流動空隙就會擴張為決堤洪水,專制不能与民主兼容的僵局也就成了無可避免。

成熟的西方民主制規范穩定,并無暴烈成分,然而那是上百年循序漸進的結果。其模式、方法和標准都是長期進化所形成。所有民主手段逐步被整合于一個完整框架,相互制約和平衡,才能實現規范和穩定。而今天的專制社會向民主制度轉型,一是不再有百年時間,往往“一夜”降臨;二是模式与衡量標准都“一步到位”,不再允許從低級向高級按步驟演進(如不能逐步開放選民范圍);三是轉型未完成前沒有對民主因素和手段的整合框架,因此民主的狀態會是散漫的“各自為主”、趨于極端的相互比賽,以及行為暴烈的失控。我把這种轉型狀態稱為“民主的發作”。

專制權力會被“民主的發作”沖垮,中國社會也會因為“民主的發作”遭殃。這?暫且不說中國崩潰的特殊情況,只從民主轉型的一般狀態來看。西方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党政治,打贏選戰要靠政党,執政組閣也是政党。中國按照西方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千條万條歸為一條,就是開放党禁,變現在的一党制為多党制。有多党才有競選,有競選才有符合民主標准的普選,而在普選中贏出的政党組閣執政–這就是西方民主制的基本模式。

我們來設想中國的政党政治會有如何局面。

首先,開放党禁的中國會掀起如同當年下海辦公司一樣的組党大潮。面對這片尚未開墾的處女地,無數抱有各种目的的人都會投身其中。按政治學家研究,一個社會少于六個政党時,政党政治容易趨向适度多元主義,而在多于六個政党時,則會更容易趨向極化多元主義(彼得麥爾)。考慮六四后僅在美國一地就成立了几百個中國人的政治組織,未來中國出現几百個政党應是稀松平常之事。固然多數政党會在競爭中淘汰出局,最終存留的政党因為處于同一競爭層面,仍然會具有趨于極端的性質。

所謂“處于同一競爭層面”,典型狀態就是新組建的政党都將以取代共產党執政為目標。為達到這一目的,它們不僅要和共產党爭奪選票,彼此也要進行競爭。競爭方式往往是比賽揭發共產党執政歷史的黑幕,向選民許諾越來越嚴厲的追究和懲辦,鼓動种种与共產党斗爭的社會運動。凡是想与共產党維持良性互動的政党,都會被更激烈的政党超越。如果這种開放党禁是共產党做的讓步,我不怀疑它一定會再度鎮壓,回到一党專制。當然共產党不會做出這种讓步。它一直宣稱“絕不搞多党制”,無疑是早看到了這种前景。

即使不考慮共產党的因素,“民主的發作”使中國進入了真正自由的政党政治環境,党爭也會導致社會出現分裂与動亂。政党競爭是民主政治分割資源的主要方式,這种机制激勵政党沖突而非合作。在民主制度悠久而完善的社會,政党政治都無法避免丑陋一面。中國既喪失了傳統道德、也未學到西方的政治文明,未來党爭可能達到的程度,“海外民運”是提前所做的演示(這是其价值所在)。那是中國受過最好教育、最了解西方民主的人群,爭奪的尚不是國家政權,都會落到如此地步,讓人哀到心死,未來中國的党爭將會落到何等不堪,選民會被如何欺騙利用,以及會把社會帶向怎樣的分裂,足以讓人今天就不寒而栗。

──轉自《新世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清溪:中國有政治力沒有社會力
王力雄:中國政權的“黑幫化”演進
廖亦武劉賓雁等中國作家獲赫爾曼人權獎
三名中國作家榮獲美國人權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