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揚:美國人要改革聯合國

高飛揚

標籤:

【大紀元8月25日訊】圍繞著伊拉克戰爭,西方國家對聯合國的作用和地位問題,分歧越來越大。美國總統布殊在對伊宣戰之前的聯合國演講中公開提出,如果聯合國不承擔責任,不堅持道義原則,不履行建立時的章程,那麼它將會變成「無關緊要」。但在美英西三國提出軍事倒薩的議案之後,聯合國安理會根本沒有給予支持,其中法德俄三國明言要杯葛,法俄都要動用否決權。從而使聯合國進一步分裂,功能喪失。這導致美國內部對聯合國的批評聲音更加增高,並提出必須改革聯合國的問題。

最近「美國企業研究所」下屬兩個機構「新世界秩序論壇」和「新大西洋社」就此問題召開了專題討論會,提出具體改革聯合國的方案。它意味著美國學界已把改革聯合國列入具體日程;它在多大程度上將影響美國輿論,尤其是影響布殊政府對聯合國的政策等,令人矚目。

改革聯合國的三種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利用北約成員國的民主國家的集體力量,來推動聯合國改革。具體做法是,北約和那些支持反恐的國家建立「新諮詢伙伴關係」,北約通過在聯合國中的這種作用,來吸收更多的國家,成為它的外延部份,使北約變成一個更積極使用外交手段的機制。這個方案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保留聯合國作為獨一的全球機構(不必廢除);二是可通過北約在聯合國內部的運作,來促使聯合國對那些看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增加一種解決的能力和活力;三是還可給北約一種合法性和權威來通過聯合國參與全球安全事務,尤其是聯合國在那些難題上無法產生作用的時刻。

第二個方案是,在聯合國內建立一個由民主國家組成的「民主社團」。具體做法是﹕這個新的機構,只接受那些符合民主標準、保障個人自由的國家。這些加入的國家同意承擔「新的道德責任」。這個新機構的成員是邀請加入的,不是所有民主國家都是自然有資格加入的;二是這個新的機構由美國來領導;三是這個機構在聯合國內是獨立的,與「安理會」是平行的;四是這個機構的主要目標是促進全球的民主,把全球反恐納入在全球內傳播民主價值的軌道之中;五是這種致力全球民主的目標,會使這個新的機構將重新確定為民主價值而進行的軍事干預高於現存的國家主權概念,從而向中東地區推行民主,促進該區域的民主化。而現在依靠聯合國,無法進行,因為聯合國很多成員用國家主權理由,限制對中東為推行民主而進行的干預。

由於這個「民主社區」的新機構的原則是「邀請加入」,即不是所有民主國家都可自然加入,因此像在伊拉克戰爭中杯葛美國的法國,將被排除在外,不予接受。這個新的組織,將建立一個機制,來對那些反對民主的國家實行先發制人的軍事干預。這個機構將更加強調「西方價值」,而不是什麼其他「全球價值」。

第三個方案是,在聯合國內建立「堅持原則聯盟」。就全球反恐,由民主國家為主建立一個國際論壇,來推動全球反恐和限制武器擴散。同時把它作為全球推展民主和正義的一個部份。可考慮強調美國對伊作戰聯軍的「意願同盟」模式,或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堅持原則同盟」,來聯合所有願意反恐的國家,進行多邊合作。

保守派向布殊施壓

美國學界這次專題討論會提出的三種改革聯合國的方案,其基本立足點不是放棄聯合國,而是仍保留聯合國,而側重在其內部改造變革。這三種改革方案,有一個共同處,即要在聯合國內部成立新的、與安理會平行的機構,這個機構由民主國家組成,並以美國為領導核心,採取挑選國家入會的原則,排斥反美的法國,並拒絕不民主的國家。

由於聯合國現有的一百九十三個成員國中,第三世界國家、非洲和美洲國家,加上不民主的國家等,構成多數。因而美國政府如果採納了這些改革方案,在操作上也是相當困難的,勢必會受到那個「多數」的反對和杯葛。而聯合國憲章規定,修改憲章條款需要聯合國成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但值得人們重視的是,在美國內部,即使在冷戰期間,美國對外政策在聯合國處處受到共產蘇聯和紅色中國的聯手杯葛,美國學界也沒有提出過這樣激烈的改革聯合國計劃。因而這次提出的改革方案,更多傳遞的還不是最後這種改革實現程度多大的信號,而是美國內部,尤其是目前掌握權力的保守派共和黨等,對聯合國的不滿已到何種程度。這種不滿在多大程度上將影響美國對聯合國的看法和政策,從而潛在影響美國的對外政策。

美國學界提出的改革聯合國方案中,相當引人注意的一點是,強調在聯合國內成立名為「民主社團」的新機構。這個新機構將致力建立新的世界秩序,並以傳播民主價值為主要目標;同時要將為民主而進行的軍事干預視為高於國家主權概念。雖然這種新提法很難被聯合國內的不民主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接受,但它進一步傳遞出,在對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右翼保守派更加強調和傾向的是,利用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成為唯一世界超前的獨特地位,使用軍事力量來強行推行民主價值的決定和趨勢。美國學界所反映出的右翼勢力的這種呼聲,將可能進一步加強或迫使布殊政府對北韓、伊朗、敘利亞以及中東地區採取更加強勢的政策,以及必要時使用軍事手段等。

聯合國裡的流氓勢力

美國內部保守派所以對聯合國問題有這麼激烈的態度,還和聯合國最近的勢態發展有相當的關係。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曾通過秘密投票,把美國「選」出了這個委員會,然後接納了全球人權記錄最差的國家之一的蘇丹等加入,成為聯合國的醜劇之一(後來美國又被恢復席位)。

去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又「選」出全球臭名昭著的獨裁國家利比亞擔任「主席」,更是鬧劇。每年三月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人權會議上,以往美國都和捷克等國連署,提出譴責中共人權記錄的議案。但今年美國在會議之前就宣佈,不會再連署類似議案,因為今年利比亞當人權委員會主席,任何這種譴責北京人權記錄的議案根本沒有希望被列入議事日程,更不要說被通過。

七月底聯合國又爆出醜聞,其「人權委員會」通過了古巴提出的議案,禁止國際知名的人權組織「世界無疆界記者組織」進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因為這個記者組織近來一直批評卡斯特羅政府逮捕關押了七十多名異議人士的鎮壓之舉。

聯合國的地位將進一步下降

雖然布殊政府從現實主義政治出發,不大可能直接採用這種激烈變革聯合國、而且實行起來難度非常大的方案。但從聯合國上述的演變,尤其是伊拉克問題上的不負責任,以及西方世界的分裂(美英西意和法德俄比的對立)等,可能導致布殊這屆保守派政府(美國共和黨對聯合國的批評一直比民主黨激烈),對聯合國更加採取保持距離的政策,即更不傾向重大事務通過聯合國來解決,而傾向和立場一致的其他國家雙邊或多邊解決。

美國對北韓核武問題的立場,可代表這種不通過聯合國解決問題的趨勢。美國現在主張的是,通過「美日中南北韓」舉行「五方會談」解決,而不是通過聯合國安理會。這種演變趨勢意味著,聯合國在全球安全等重大事務中干預作用和地位將進一步被削弱,向份量更輕、更不被美國重視的方向演變。

──轉自《動向》8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合國駐伊特使戴麥洛遺體專機運回巴西
中國商界女性表現優於男性
英軍巴斯拉遇襲三死 聯合國駐伊人員返崗位
蔡明殿王淑英伉儷舉辦專題報告 談民間團體如何參與聯合國事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