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在北京六邊談判中保持微妙平衡

標籤:

【大紀元8月28日訊】(法新社漢城二十八日電) 南韓在北京舉行的朝鮮半島核武危機談判中,正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既希望使北韓令人覺得可親,又要設法軟化美國對北韓的強硬立場。

在邁向北京六邊談判的崎嶇道路上,南韓演變中的對北韓政策曾在不同時期,觸發其與北韓領導階層以及美國布什政府間的摩擦。

朝鮮大學金姓教授說,南韓總統盧武鉉所訂定的長期立場是,朝鮮半島必須擺脫核子武器,同時目前的危機也必須透過和平方式解決。

他說,「南韓正極力設法縮小北韓與美國之間的分歧」,並指出,南韓在北京談判所扮演的是調停角色。

他說,問題之一在於,華府出現了不同的表態,當地鷹派官員和比較傾向和解的意見正競相爭取外界注意。

金教授說:「美國必須中止發出不同的訊號,以統一口徑,美方自相矛盾的表態只會使目前的談判更加複雜。」

美國的正式立場是,北韓已對世界和平構成重大威脅,而美國可能採取任何肆應之道,包括制裁和軍事行動,以處理潛在的危險。

但南韓人民日益認為,北韓人民乃是離散多年的手足,而非安全上的威脅,特別是對一九五0年至一九五三年韓戰並無記憶的年輕一輩,更是如此。

大力主張與北韓交往的盧武鉉總統去年底之所以能當選,就是藉助了選民的反美情緒;而觸發這種情緒的部份原因,即在於美方對北韓的強硬態度。

此後盧武鉉緩和了反美言辭,並對北韓採取比較強硬的立場,而其部份原因是為因應核武危機對南韓經濟所造成的損害。

亞洲學會專家史奈德說:「這是南韓人感情和理性分道揚鑣的一個情況。」

盧武鉉對北韓轉趨強硬的作法,特別是在他和布什五月間高峰會談之後的強硬轉變,獲得了美國的讚賞,但也招致北韓的強烈批評。

  然而南韓也從未全盤接受美國的立場,只是雙方的歧見必須在盧武鉉和布什的高峰會談中加以掩飾而已。

此後南韓一直在檯面下努力,以減少美國鷹派的影響力,並促使布什政府提出比較富於彈性的作法。

史奈德說:「我們眼看南韓政府努力勸使美國採取彈性作法,結果美國的立場的確比較彈性了。」

盧武鉉延續了前任總統金大中與北韓交往的政策。但儘管他誓言要維持兩韓間的經濟合作關係,此一政策仍因核武危機而動搖。

史奈德說:「即使南韓政府內部的多數官員皆認為,除非核武問題獲得解決,否則其與北韓之間的全面經濟合作就難以為繼。」

盧武鉉今年稍早表示,兩韓經濟合作此後將與解決核武問題的進展狀況掛勾,而北韓則盛怒以對。北韓一直試圖要將南韓排除在核武危機談判之外,並堅稱這是其與美國之間的雙邊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川普轉變立場 要求支持者進行郵寄投票
六四35周年 巴黎民間團體舉行系列活動悼念
尼泊爾學校師生學煉法輪功 體驗平靜祥和
拜登宣布對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實施重大限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