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一言:香港牽著北京鼻子走

標籤:

【大紀元9月4日】香港50万人大游行快兩個月了,雖則經濟沒有好轉,但因為董政府對港人作了讓步,社會祥和多了,民間戾气也不重了。現在可以對香港71事件作一些比較深入的探討了。

港人取得初步成績的50万人71大游行的政治大事,事發香港,但必影響大陸。

香港和在大中國的局勢中,看似頗小。大陸當局也力把香港事局限于香港了結,期待“到此為止”。但政治邏輯則是香港影響運行不息。現今呈現出來的事實已經證明,香港咳嗽,北京感冒。

現在北京知道了港人要求之勢,但不知道(也不愿知道)港人之心。事實是這樣的,七十大游行后,北京看到了50万眾之勢,也理智地明白了不能像十多年前那在天安門那樣,開拖拉机到維多利亞廣場。于是除了由香港土共(必定是經中央同意的)在英文中國日報發表了文革式八股文章攻擊港人外,大體上沒有由中央發出的任對抗或否定港人的聲音。這證明北京已經懾于勢而比過去有所收斂。這是成熟和理智的表現。

但是香港人也看到了事實更重要的一面。這個事實是官方和港人所表達的民意對著干。事實表現如下:

71事件也兩個月了,胡溫陸召集了數以百計清一色的香港左派名流富貴上京訓示挺董,其中沒有一個是反政治反對派。

這在在表現為党的權力重于一切的本質絲毫沒有改變;也在在顯示胡溫和董只是懾于民勢而不是情為民所系,在這兩個月來,胡溫沒有和香港的任何反對派接触過,沒有听取過任何50万人大游行表達的民意。反而是當董回過气后,正在側面和港人對抗。香港的民主人權面臨困境和必將遭受到挫折是顯而易見的。顯而易見,香港民間和北京以及其代理人董建華之間是處于政治對抗中;但是,這种對抗的表現形式是和平而非暴力而已。

在政治上最討厭的官員,北京全力以挺。以最高格調公開挺全港70%以上港人不信任的董建華。

高調在京港兩地塑造港人最討厭、視為神??貓屎、并把她迫下台的葉太為香港英雄。葉太本人上京受到安撫鼓勵和領會京意回港后,謀定而動,大罵港人爭民主運動是一股歪風、顛倒是非、黑白不分。(相對于港人不是因為政治理由而迫其下台的梁錦松,就寂寞得多了。)

董已明說暗示23條不用白紙方案。香港政治檢討無期

無可質疑是胡溫新政領導下的香港英文中國日報公開宣揚港人爭民主是反華亂港的顛覆勢力;用文革語言攻擊以敢言見稱的羅馬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指責他“制造麻煩”和“挑起反政府的情緒”。

所以中央反對香港民意的立場和界線是極之明确的。他們現在做的是擴大自己小圍內勢力,包圍和孤立廣大香民眾。看來矛盾之極,怎么會有小圍內勢力包圍和孤立廣大香民眾?稍安勿躁,他們的慣性思維是廣大民眾=一小撮。這也是他們政治上敗跡根本原因,是失民心之所在。

按照党性,是香港出現“按理應該鎮壓”的政治事件,党也有能力鎮壓而沒有鎮壓;官民間和平的政治對抗趨勢,可以解讀出香港在中國政治發局勢中的邏輯作用。香港政事不可香港了,它必然擴及大陸。現在采取的“小圍內勢力包圍和孤立廣大香民眾”的措施,實質上是對香港民意被動的響應。這響應有沒有效,且看下回分解了。

是甚么力量使到“理應”鎮壓、有能力鎮壓者不敢鎮壓呢?

有人說是因為一國兩制、是胡溫開明、為垂范于台灣所至。這些說法不合理:一國兩制的解釋權在北京,只要當權者敢做,任何做法都是絕對符合一國兩制原則和精神的;上面列舉的胡溫与香港對抗事實無法令人相信開明之說;用打壓壓服台灣是一貫做法,所以避免鎮壓港人嚇怕台灣的說法,不符合統治者一貫思維模式。

其實,不敢鎮壓,原因是:鎮壓可能激起更大民憤而不可收拾、無法彌補經濟損失、當權者無法在國際政治中立足(這點至關重要)、沒有鄧小平那种擔當屠城罪名的勇气。也就是說權者懼于民眾和道義的壓力。民眾壓力表現在當權者已經意識到神州大地民怨民憤到了只能撫不能激的地步,不敢輕易言壓;還有民眾壓力不止于香港,也不止于中國,而是舉世而來的普天壓力,現今當權者沒有“逆流而壓”的勇气。

民意、道義壓力阻止了當權者對“反華亂港”動武,是唯一能解釋的理由。這是第一個訊息。

第二個訊息:不破的原理是民眾壓力是政治演變的動力。世界上絕對不存在沒有權力外壓力的政治改良,只有先有體制外壓力,后才有政治變革。在香港有多大的民意壓力就有多大的政治進步(确實地說是阻止倒退)。這個政治變革原理和香港人的榜樣,明确地表達出一個道理和方向:大陸人民同樣可以用民意和道義壓力、同樣可以表達自己的訴求,同樣可以取得胜利。

這里要指出兩點。一是在專制制度下表達民意是有被鎮壓危險的,但民意最終一定會制胜專權。更重要的是,民意始終是鎮壓不住的;世界上不可能有能夠長期壓死民意的統治力量。二是,并不是要求大陸人民照抄香港人民表達民意,顯示道義力量的做法。原理不變,做法多變。大陸人應有大陸人因應自己現實的切實可行的做法。

第三個訊息:香港良性互動的實例將變成大陸政治改革的樣板,香港有可能變成大陸民主進程的火車頭。

假設香港民主派和香港民眾策略得宜,胡董反扑不至于太激烈;到了“秋后”還能保住“不鎮壓”的現狀,官民良性互動就會成為事實。在這樣情況下,港人必會更理性和策略成熟地爭取權利,良性互動就會成為官民必須遵從的范例。范例一成,人必循之,不管當權者意欲何為,亦莫能逆。

出現這种情況,香港事實上就是充當了中國民主進程的火車頭。

只是,這种良性互動的良好愿望,不是必然的。這有待于香港人的運气和爭取,以及全國人民的支持和祝福了。

從上面所舉的事實說明,有一個不為人重視,但也是不由人否定的事實是,大陸無法擺脫香港自由民主向大陸擴展。在政治上,小小的香港牽著北京的鼻子走。希望牽得自然些,要注意牽牛技巧,不要激起牛脾气。讓牛和人适适服服地往前走。

(議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三一言:人權至上會把世界砸個稀巴爛嗎?
張三一言:正本清源話“體制內改良”
張三一言:你要作主還是要被支使
張三一言:開國門和鎖國門的人權至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