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秋節發起「常哦行動」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香港報道/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傳統的習俗,但月餅鐵盒卻嚴重地污染環境。香港一個環保團體發起回收月餅鐵盒的「常哦行動」(註:「哦」為廣東口語,「常哦」意即經常需要嘮嘮叨叨),呼籲月餅生產商負起回收的責任,市民賞月之餘,積極參與回收行動,一起愛護環境。


「地球之友」研究員朱漢強指出,香港每日掉棄到垃圾堆填區的包裝廢物達1900公噸,佔固體廢物的兩成,而當中每年單是扔掉的月餅鐵盒估計就有300萬個;如果把鐵盒垂直疊起,高度相當於414座中國(香港)銀行大廈總高度,或者等於300多座香港太平山那麼高。

問題是,香港並無回收月餅鐵盒的正式渠道。朱漢強強調,香港生產者在資源回收上應負有責任,亞洲很多國家如日本、韓國、台灣都有包裝法例,要求生產者為產品包裝廢物處理負上責任,但香港卻沒有。在香港一般生產者只要把廢物掉到堆填區,就不用再負責任,廢物每噸830元的操作成本,就轉介給市民,用公帑去支付;生產者的責任被忽略了。

「地球之友」已寫信要求本地月餅銷量第一的美心集團帶頭肩負生產者責任,回收月餅鐵盒,並發起電郵等行動呼籲市民支持回收行動。美心集團仍未作出具體承諾。

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表示,「常哦行動」是長期性,幫助生產者和消費者明白共同在環保上要承擔責任,行動的下一步是帶動婦女參與環境推動工作,一班屯門區的婦女組成「綠色女流」,在該區收集月餅鐵盒,進行「砌佢行動」,將鐵盒堆砌起來。另外,地球之友也聯絡到中學生,將收集回來的月餅盒壓扁,以減少佔用堆填區的空間。


朱漢強批評特區政府保護環境的政策落後和本末倒置。首先,香港推行清潔運動已經30年了,但政府一直只是叫市民把垃圾扔到垃圾筒裏去,並沒有宣傳減少垃圾量。政府數字顯示,從1990年到2002年期間,香港的家居廢物量其實有增無減。其次,垃圾增加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一般市民的消費形態太過注重消費和虛榮,另外就是生產者的責任,生產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裝廢物,如果從源頭減少廢物,就不會出現以後的垃圾。

包裝廢物的背後,代表著大量生產、大量消費以至大量丟棄,而目前大陸和台灣更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兩岸不單止用鐵,更有用實木來做月餅盒,據內地統計,為生產木製月餅盒,每年需要砍伐幾個森林。我們慶祝節日,卻破壞了生態。朱漢強認為,要正本清源,不能只是依靠法律的懲罰,改變人們的觀念也非常重要。


要環境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朱漢強認為,應該去教導消費者關懷土地,對居住的地方有歸屬感,培養市民的公民意識,這樣他們自然不會隨便丟棄垃圾。

有關地球之友月餅鐵盒回收點可參閱以下網頁:
http://www.foe.org.hk/uploaded_files/moon_kick_rohc.html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布什奧勒崗州募款 民眾示威抗議
工研院勘察花蓮固態廢棄物衍生燃料示範廠
洛杉磯汽車經銷站遭焚被列為美本土恐怖事件
泰歌手墜入運河 細菌感染昏迷不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