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隱憂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香港報導) 中國國家統計局長李德水1月20號在國務院新聞辦的記者會上首次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數字進行評估。李德水錶示,2003年在遭受薩斯病和頻繁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百分之九點一。雖然看來形勢一片大好,但香港的經濟學者認為,中國當局應對某些高成長沿海地區出現的泡沫經濟給予高度的重視。

*李德水高度評價中國經濟成就*

李德水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16694億元,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年份,而 人均也達到1090美元。他認為,這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中國已經完全擺脫了亞洲金融經濟的影響,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標誌著2003年是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發展階段,標誌著中國社會的消費價格將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

*段樵稱高增長引發系列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發展委員會主席段樵從政策的層面分析說,中國一味追求高增長,帶來的問題可能包含通貨膨脹、內需失控,此外,中國國內區域與區域之間、農業和非農業之間、不同職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相當嚴重。段樵說:“這種問題包含的可能的某些失業問題,結構性的失業問題,國企下崗工人這一類。”

段樵說,現實的中國經濟政策就是以高速經濟成長暫時將這種問題的嚴重性加以沖淡。他說:“也就是說,讓這塊餅快一點增大。所得雖然不均,可是對於低所得的人或者是沒有工作的人,因為這個餅快速增大,他可以分潤一點,或者令他們有一點希望,不會將這個民怨累積到一些比較不好處理的地步。”

*經濟泡沫易出難收*

段樵同意李德水對當前中國各地發展模式趨同化的批評,即成長率比較高的部門慢慢集中到容易賺錢的領域,比如在房地產領域投資,而高速增長帶動的房地產泡沫一旦出現,收拾起來相當困難。段樵說:“收拾之前我們已經看到資源的浪費。因此中國整個經濟發展在目前來講,是比較任由高成長地區去追求它的高成長。沿海地區大都市,在這方面我們所看到的房地產泡沫也就是這些地方來的。”

段樵說,令人憂心的是中國那些落後地區以高成長地區為模範,千方百計跟它們走。段樵說,每個地方有獨特的資源、人口、人口素質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此這種趨同化很可能轉變為泡沫,導致經濟政策又不得不趨向收縮。他說:“在這個情況下,由於中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這樣一個搞法,它的嚴重性可能比中國入世前要來得嚴重的多。”

*發展經濟不可一窩蜂*

段樵認為,中國當局對某些高成長沿海地區可能出現的泡沫經濟要給予高度重視,並要求後進地區依據資源獨特性規劃發展,不要一窩蜂地搞房地產、搞開發區。段樵認為,中國的成長潛力還是很大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建鐵路為副 發展物業為主 港人接深圳火棒
休市阿扁後援會募款餐會--台南市長許添財主講台灣主權與經濟發展
小泉對國會發表施政演講
歐盟財長討論歐元堅挺問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